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这是一个分心的时代

你已经很难专注做一件事了

所以

每当看到一些人一些专注的故事时

总是太容易就会被打动

羡慕不已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在刚刚结束的草莓音乐节上

我欣喜于那些曾经年少时喜欢的乐队

如今还在舞台上挥洒热血

哪怕十年二十年过去了

那些少年长大变老,有了妻儿

可他们依旧在舞台上发着光

摆弄着手里的吉他贝斯和鼓

不曾改变

再桀骜不驯的人

一旦这样专注很多年

怎么不能成为最酷的那个人呢?

01

在姑苏小城镇湖一座小小工作坊里

有一个男孩儿的手指在绸缎上下翻飞

就像小时候看的电视剧里的绣娘一样

这个小伙子的日常就是在这间工作坊里穿针引线

8年前他放弃了英国留学的offer

辞掉高薪

回到家乡拿起了针线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他的刺绣像雾像雨又像风

一点都不夸张

他可以绣出如画一般的水墨画

可以绣出浩瀚星辰宇宙

他把山河绣在耳机手表

他把四季绣在日常

这个85后男孩的妈妈是姑苏的绣娘

“可惜是个男孩,怕是苏绣无法传承了”

小时候陪着张雪长大的

是妈妈在绷架前飞针走线

两手一上一下

原本空白的布上就游出了两条金鱼

他知道在那些绵密的针脚后藏着多绚烂的世界呢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学国际贸易的张雪

一定也想不到自己将来会跟刺绣扯上关系

一次出国前的探亲他惊讶地发现

“镇湖原来号称是有八千绣娘的

但到如今35岁下从事苏绣的却不足50人”

回到家里看到坚持做绣娘的母亲满是心疼

她依然在为这个2000多岁的苏绣而坚持着

张雪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就这样

他屏蔽掉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回到家乡专心做苏绣手工艺人

为了打好基础他去杭州学美术

去苏州大学念了研究生

大部分时间是在母亲的工作室里

一边观摩一边学着针法

从最开始的一知半解

到后来对苏绣针法如数家珍

他凭着对年轻人和时尚的理解

带着古老的刺绣回归到年轻人的生活中

他坚信刺绣是可以让一样东西变得更美的方式

于是他绣出了太阳的光芒

绣出了星球轨道和星际太空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用了五年六年的时间

这位脑洞大开的年轻人

不仅传承了苏绣还带它走进了寻常人家

像张雪说的

苏绣,这个2000岁的传统技艺是包裹着爱以及美

它带有温度

它不应该没落甚至消失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我们总是佩服那些拥有工匠精神的人

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

而身为85后的张雪

大概是离我们最近的工匠人了吧

“这个绣郎真是太酷了!”

02

还有一个人在吃了小野二郎的一角蜜瓜之后

做了瓜农

花费十年时间去种一只上好的瓜

他自嘲我们广东人嘛天生的吃货

爱把“辛苦揾嚟自在食”挂在嘴边

找工作,叫“揾食”

见面打招呼说“食左饭未啊”

告别时不说“再约”而说“得闲饮茶”

吃过那口惊为天人的日本蜜瓜之后

他用了“终身难忘”四个字

说甜怕漏了香,说脆又漏了瓜心的绵软

于是为瓜而生的苏冠勇成了瓜农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在日本静冈这个日照最多的地方

他来去多回学习那些做到极致的养瓜细节

日本人敏感而柔软地对待身边每样东西

这种工匠精神让他备受鼓舞

他找到了一处四面环山的山谷地带

昼夜温差高达十几度

这样的气候环境利于发育和糖分生长

水分、甜度、香味都可以恰到好处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日本的种子有严格的标准

重质不重量

也就是说这些种子种出来的瓜不抗虫害

需要保证完全消毒

并且每天都要检视每一棵植株

是否有伤口,避免交叉感染。

所以常在夜里起身

戴上头灯钻进棚子里

去检查每朵花的长势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就这样十年过去了

门外汉也变成了资深瓜农

种瓜与吃瓜同乐

不仅种瓜造诣颇深

在吃瓜上也是拥有十足广东精神的人

据说最特别的吃瓜方法

将瓜去瓢加入白兰地,瓜酒同食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他说

10年,一共有315360000秒

一个成年人会有105120000次呼吸

有367920000次心脏跳动

我花了10年,种好一个瓜

03

还有特别多的人

十年、几十年坚守一件事

小到一日三餐,比如我的妈妈

那个几平米的厨房一站就是几十年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小到我们身边看起来每个普通的人

比如我们曾采集过的面点师、采购员

他们用半生的时间去做一件极致的事情

看起来那么普通的人

在你了解后就散发着一股巨大的光

还记得小时候喜欢看的《十八岁的天空》

特别喜欢里面那个叫古越涛的老师

他一直在坚持一个习惯

每天往写着希望的瓶子里面扔一枚硬币

然后说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然后高高兴兴的去上班

这个习惯,一天没落下

所以他满怀激情,是所有人最爱的老师

让剧里剧外的人都羡慕

盼望自己的老师能够变成那样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还有小时候的鸡汤故事你还记得吗

苏格拉底对学生说

每个人把胳膊往前甩,再往后甩

每天做300下

一年之后,只有一个同学坚持下来了

他就是柏拉图

他,85后男孩,沉迷绣花做绣郎;他,因为爱吃种了十年瓜

大概是因为现在的世界太绚烂丰富

我们的想法又总是天马行空

所以“聚焦一件事”和“匠人精神”

总是好像离我们很遥远

时光都变得浮躁起来

于是我们渐渐失去了

“打动自己和打动别人的能力”

这还是挺让人失落的

不如就从现在做好一件事吧

#此时此刻真想打一个十年卡去做一件事#

文 | 大城有小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