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东晋名臣孔愉?

勇敢坚强ygjq

孔愉生于孙吴末期,他十三岁时,西晋灭吴,统一南北;五十岁时,晋室南迁,中原大乱;五十五岁时,“王敦之乱”爆发,东晋经历了第一次大规模内乱;六十一岁时,苏峻叛军攻入建康。

孔愉享寿七十五岁,其人生轨迹,颇似三国时期曹魏的老臣高柔(高柔生于东汉,于汉末入曹操麾下,历仕曹魏五位君主,从一个执法小吏升为三公之首)。他身经三朝,历官显达,尽管在权势上远逊高柔,但如果论及前后节义一致,孔愉是远胜高柔的。

孔愉中年入仕,早在他尚未显达时,便与同郡名士张茂、丁潭并称“会稽三康”(孔愉字敬康,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他偶然的一次善举,又留下了“放龟得报”的千古美名(参见“孔愉放龟”典故)。

孔愉为人忠直,在晋元帝司马睿有意疏远王导时,上疏陈述王导的功勋,因而被外调;在王导授予亲信重要职务时,又出言反对,为王导所记恨。

在一次辞谢勋劳时,孔愉直言朝廷“奸吏擅威,暴人肆虐”(暗指王导比较放纵自己的亲信),王导大感不满,问他此言指摘何人,孔愉毫无畏惧,竟然还要与王导大谈朝政得失。士族出身的重臣陆玩看孔愉这“少根筋”的傻样,赶忙把他“按”了下来,才避免了这场激烈的冲突。

孔愉在年轻时就颇有些避世隐居的行为,待到年迈以后,这种渴望闲适的感情愈发强烈。大约在七十岁时,他就上疏请辞(乞骸骨),但不被朝廷批准。

在外任家乡长官——会稽郡内史时,孔愉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在山阴县鉴湖南的侯山下购了几亩地,盖了几间草屋。三年之后,便弃官归居此地,不受同僚、故旧、门生的任何馈赠,直到七十五岁临终时,仍遗令薄葬。

孔愉被清代李慈铭称为“晋世第一流者”,他才宦俱佳,品行无缺。即使是在苏峻叛军攻入建康时,身为太常的孔愉仍身着朝服,坚守在宗庙之中。正是他的坚持,晋室元勋温太真,才有了温峤一边流泪一边握着他的手感叹的一幕。可以说,孔愉“弘止足之分,有廉让之风”,真正成就了自己的一世高名。


浔阳咸鱼

千古兴废事 一问一答中

青梅闲煮酒 几度夕阳红


孔愉(268-342),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今绍兴)。

名士风度,晚年入仕

少时历经丧乱,颠沛流离。奉养祖母、乐居田园、和邻慕友,颇有名士之风。当时奉行察举制,孔愉的这种做派很容易被当局者征辟,但他屡次推却,直到50岁的时候才正儿八经入朝为官。



50岁才入朝为官,却历仕东晋三朝。经历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动乱中,孔愉能守儒家德操底线,面对入城作乱的叛军,他身着朝服保护司马朝廷宗庙,被时人称赞。平判大将温峤曾执其手涕曰:天下丧乱,忠孝道废。能持古人之节,岁寒不凋者,唯君一人耳。

宦海不靡,山野清风晚照

宦海沉浮,孔愉一直能够保持操守。晚年回到老家会稽任职。在任上,带领乡民复垦荒废旧地,修理毁弃的水利设施,造福一方。在山阴湖南侯山下开出几亩地盖起几间草房,弃官归隐。官府赐予的钱财一文不取。



年老体衰之际,留下遗嘱:以乡野服饰入葬,乡民馈赠一概不受!

综上所述,孔愉虽然不是揽危局于即倒的“大人物”,但综其一生作为,完全称得上是一位乱世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