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司马皇族为何都短命?你怎么看?

芦方文


也不都是短寿,有个皇帝五十二岁驾崩

东晋第八个皇帝,简文帝司马昱就很长寿,他活了五十二岁,在历届王朝中,都算得上是高寿皇帝

司马昱很牛,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小儿子,司马睿死后,因为当时年幼,没能继位,皇位让他大哥司马绍搞去了。按道理讲,以后皇位不太可能让司马昱得去,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当赵匡义的

可这司马昱牛啊,他熬死了哥哥,熬死了侄子,熬死了司马家多代帝王,终于在他五十岁那年,群臣拥戴,一致认为东晋需要司马昱领导才能有出路,就这样,372年1月,老司马当了皇帝,成为东晋第八位帝王

为了能让司马昱当皇帝,当时的大臣桓温,还专门废了东晋第七任帝王司马奕,给他腾位置。这个司马奕是司马昱的侄孙,自己抢孙子位置,有些不好下手,桓温急公好义帮他办妥妥的

司马昱内心对桓温非常感激,每次见面都激动流泪,弄得桓温都不好意思了

有一次桓温找他商议事情,大约是司马宗室有一些人要谋反,桓温想把他们都弄死,聊着聊着,司马昱又哭了,他对桓温说

若晋祚灵长,公便宜奉行前诏。如其大运去矣,请避贤路

不过司马昱虽然长寿,但命不怎么好,才当九个月皇帝,就死了。临终前,还对桓温深情的说

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这句话,让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当初汉昭烈帝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佳话,刘备临死前不也这么对诸葛亮说的嘛

知道为啥都短命了吧


灵石蕴珠宝


遍阅东晋历史,国祚短,国力弱,奇葩多(神经病多)。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史中你都无法找出这么特殊的朝代。如题主所问,东晋司马皇族为何都是短命鬼?究竟有多短命,让我们看下东晋历代皇帝的在位时间和寿命。直接上图:

寿命最长的晋太宗司马昱,52岁,在位2年。寿命最短的晋孝宗司马聃19岁,在位17年。在位时间虽长,不过是个傀儡罢了。其余的各位帝王20多岁,30多岁,40多岁就龙驭升天了。虽然中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可是纵观中国历代帝王,寿命其实并不低。造成东晋皇族如此短命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两点。

一,好嗨哟:酗酒,嗑药,纵情声色。

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凭借长江天险,胸无大志,满朝上下皆是萎靡享乐之风。而且当时的上流社会流行服丹炼药,什么丹药?五石散;何为五石散?实际为东汉张仲景发明一个药方,驱寒散热,主要成分为雄黄,石英石等。据史料记载服用之后,便会浑身燥热,举止癫狂,同时还有壮阳的功效。类似现代毒品。同时服用丹药后,需大量饮酒,以便散热。这种风气在上流社会蔚然成风,魏晋风度,名士风流,说的就是他们服药后的情形。而作为权利和财富以一身的皇族自然不甘落于人后。晋哀帝司马丕司马丕经常服药,以至于不能上朝理政。而且,胸无大志的司马皇族,无意北伐,寄情于声色犬马,酒池肉林。甚至孝武帝司马司马曜被妃嫔所杀,色是刮骨钢刀,酒乃穿肠毒药。短命也在所难免。


二,太委屈:权臣当道,外族入侵,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要说东晋司马氏,其实很憋屈,堂堂皇室贵胄,却要依靠大士族,大门阀。最有名的就是王导和王敦的王氏,当时有句话“王马共天下”。说的就是司马氏的尬境。晋中宗司马睿最后也因为王敦的叛乱忧愤而死。当时军阀不断起兵作乱,权臣当政。而皇权弱小,简直就成了出气筒。大将军桓温废掉司马奕(废帝),同时架空了晋太宗司马昱,致使两任皇帝皆忧郁而死。军阀刘裕更牛叉,接连干掉晋安帝和晋恭帝,彻底推翻了东晋。当时的东晋,还要时刻提防着长江北岸的国家的入侵,这皇帝当得累并憋屈着。
东晋是个短命的王朝,东晋的皇族也是短命鬼,不过东晋的历史却十分有趣。


历史那么嗨


东晋则属于偏安江南富庶之地的王朝,是六朝之一,其地位类似于南宋朝廷。当时的北方处于五胡乱华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再加上少受战争的影响,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加上江南地区独特的军事地位,江南地区具有成为政治中心的条件。晋朝总共传了15位皇帝,有155年国祚。为什么东晋皇帝这么软弱呢?追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司马炎虽然具备成为一个君主的基本素质,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分封制上大分同性王,他吸取了曹魏政权的教训,却忘记了汉朝刘邦分封同姓王的教训,早早的埋下了诸侯反叛的祸根。其次,他害怕自己的老婆杨皇后,而且他们夫妇爱子心切,把傻儿子扶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且还给儿子找了个丑陋无比又蛇蝎心肠的媳妇贾南风,在这个政治欲极强的女性的祸害下,司马家族同室操戈,到了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所依靠的是北方的士族支持,并联合南方的士族地主建立起政权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东晋士族的权利是高于皇权的,依靠政治上的支持建立皇权,那么这个皇权注定是无法稳定的。这也就注定东晋的皇帝们地位远低于权臣,成为名副其实的傀儡。也注定了东晋王朝注定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朝廷之一。

东晋的门阀们权利强大,北方士族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王导掌握政权,而王敦则掌握了军权。因此司马睿得以在建康即位。“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从东晋皇族司马家分享到的权利,是其他朝代大家世族想都不敢想的。而且不仅仅是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先后与司马家共天下。门阀强盛到这个地步,以至于看东晋历史,都不用怎么考虑皇帝的存在,这在中国历史上,一定是绝无仅有的。东晋政权存在那么久,纯粹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好,统治者们短视,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对地方矛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东晋才如一叶扁舟,在时局动乱的大洋里存在了这么久。

所以皇帝们短命这件事就不奇怪了,毕竟大权在别人手里,皇位怎能坐的安稳呢?而且当时的叛乱四起,因为皇帝自身软弱,像桓玄等人造反起来,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皇帝依靠的只是用一批权臣去打另一批而已。这些权臣们选上来的君主大多痴傻和西晋的皇帝们形成了鲜明对比。皇帝成了权臣争斗的牺牲品,他们的存在类似于一个精神象征,一个必要的形式。






一个热爱历史的学生


两晋的事不能分开看,虽然分据南北,但其实是一个事儿。

东西晋践祚156年,除了晋武帝开国20年还像个样子,之后不是朝廷内讧,就是外敌入侵,基本上没有一天安宁。

国家一旦有内讧,外敌必然入侵,木头朽了之后肯定生虫子,墙裂了之后肯定招蚂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西晋4位皇帝,一共52年,东晋11位皇帝,一共104年,合计156年,在中国古代史里,只能算勉勉强强。按说灿若星辰的三国最终归于晋朝,新的大一统国家不应该弱鸡,可为什么晋朝却如此不堪呢?其实就是一点:罢兵。

当时,晋武帝刚降服吴主孙皓,志得意满,他认为天下混一,国家应当承平无事,于是下令各州郡罢兵,从此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人人乐享太平。

大臣山涛立刻上书阻止,说罢兵对国家有害,防务空虚,一定会留下隐患。晋武帝不听。后来大臣郭钦也上书,建议将内附的戎夷驱逐出关,然后派兵把守各个关隘,以备北方动乱。晋武帝也不听。

一个国家放弃了国防,那后果一定很惨。晋朝搞罢兵,最终结果是五胡乱华。

后来亏得淝水之战,打败了苻坚,才保住了晋国半壁江山。但是东晋是个奇葩,胜了一仗就开始开始傲娇,继续内讧去了。

东晋皇族互相残杀,骨肉寻仇,怎么看他们都不会活到百岁。不光司马皇族,世家大族之间也互相攻伐,豪强互阋,道德沦亡,基本上也没有落个好下场。到了唐朝,唐太宗下领编纂了《晋书》,惩前毖后,中国的政治环境才有点改变。

关注厕读大历史,每天分享历史知识,品味历史智慧。


厕读大历史


说到底还是得位正当性不够啊,刘邦好歹是从底层开始,靠着传说中的天命继位,怎么说也有其正当性,传祚四百年。自从曹丕以禅让篡位以来,就开了相当坏的恶例。司马氏也学这一招,这让世阀大族和掌军的将领,王室都心中产生了谁有那个实力都可以这么操作的机会。接着问题又来了,由于这是篡位,要想成功,获得支持者的拥戴,又必须安抚或许以权力他们,造成世阀大族们的势力膨胀,但又防着他们,又需要扩大王族势力,大肆分封诸王,最后造成中央自己的虚弱,一旦有时机就容易被掀翻。想想当时的吕后专权,以及死后的空挡期,还有重量权臣护刘氏王朝。加上当时周边大量的少数民族内附,向心力不足,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只要有机会都愿意趁机搅局壮大自己。所以当时的晋朝的权力并不是很巩固,国祚不长也是当然的。


王磊疯


轻松时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fc9585e8625605d3e276b2e69e20b0f\

382536


家天下的国家,必然失败,最后一定失败。


cjr112803


都是非正常死亡。


雨亦奇956


主要是因为大权旁落,还喜欢磕药,不短命才怪,不过也有活到53岁的,(简文帝司马昱52岁即位53岁死)这哥们在古代算是长寿的,就是当皇帝时间太短了,东晋皇室,怎一个惨字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