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计划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为什么要写,是因为说出来没人听,我大概理解了为什么作家是孤独的,不是成了作家而孤独,而是因为内心有想法而无人理解,所以孤独,有了想法终于要写了出来,才成作家。

思维是很奇妙的东西,我们一直说人与人的区别就在思维方式,而我想说的更精确些:人与人的区别在于思维模型。

思维是有模型的,就像建筑师设计的房子,各有各的风格,我观察了许多人,许多书,大人,孩子,企业家,中国的,外国的,现在的,过去的,各种各样的思维成果,终于发现了“思维模型”这个东西。

入门篇:

横向思维、纵向思维

这是大二学文学鉴赏课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话才点醒了我,原来鉴赏作品是有套路的:赏析一首诗,可以分析写诗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所处的年代,都有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各种诗词都是什么样的风格,然后找到该诗里的闪光点。这就是横向分析。

或者,从时间轴来分析:分析这种形式的表达方式,是从何时起,何时兴,何时没落,这首诗在历史长河中与自己同样表达形式的诗文相比,有何相同与不同,改革,创新,亮点在哪里。这就是纵向分析。

提高篇:

加一个轴

已经有两个维度了,如果再加一个分析维度,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把问题看得更加透彻明白呢?

其实这里我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启发,我发现西方人更加擅长于线性思维,他们有一种思维方式,我是去年才接触到,是用来分析人的,如图所示: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可以看到,分析人,除了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又加了一个深度分析:就是一个人,活到了什么层次,这种加轴的方法,就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人”。

既然是思维模型,那么思维模型应该可以分析任何问题,下面用这种三维分析模型来分析更多的东西,请看图: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可以看到,研究语言,同样可以套用三维模型,至于怎么研究,本文中只拿出一个点来分析:

比如我们分析现代英语与汉语的区别,汉语是块儿状字,而英文是二维文字: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如图所示,英语的发明,灵感来自于西方人擅长的维度思维,如果在图中选长度为3,分别填上m、a、n,便形成英文单词:man.

回头看看汉语的“人”字,和英语的创作思路明显是不一样的,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型,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至于具体是什么样,我以后会讲到。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用三维模型来分析“组织”: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这个模型图的建立,是花了我最多时间的,尤其是深度轴,让我死了好多脑细胞,也许深度轴上的内容,以后还会更加丰富。

这个模型图,我具体讲一下,先讲深度轴:组织往往从树状的发展路线开始发展,然后为了规避风险而转变为网状,到层状而保持稳定。

这个环节不太好明白,我举几个例子: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一种很强的思维模型:维度思维

植物组织:一棵树从主干,到分枝散叶,倍增为树;到树丛的植物间的争斗与配合,为网;到森林,森林有高空植物低空植物,为层。

公司组织:是树状管理倍增开始;后来是网状管理;到最后有人隐居幕后,有人在一线做业务,为层。

生物组织:每种生物是一生二,二生四的倍增模式;不同生物之间关联复杂,为网;高级生物以低级生物为食,为层。

社会组织:人的生育是倍增,为树;人与人的关系复杂,为网;高阶级人剥削低阶级人,为层。

宗教组织:比如佛教,达摩传教为倍增,为树,各个寺庙之间的联系,为网;最后形成佛,罗汉,菩萨,小和尚等,为层。

国家组织:国家创始人开始找跟随者是倍增,为树;建国后,设省、市;教育、公安、工商局、妇联等等关系开始错综复杂为网;国家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人民,为层。

连地球都有层:地核,地幔,地壳。

这里分析一下树和网的特点:

树:树状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倍增,有目共睹,但是你见过地球上有一棵像河南省那么大的树吗?没有吧,因为树有致命弱点,就是主干一损,后面的枝叶,俱损。所以为了规避发展风险,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转向网状结构。树就像乘法:2*2*2……2=?一旦某一个2变成0,整体结果就归零。

网:当组织发展为网状时,网上被抽掉一根线,不影响组织存在,网被捅了一个洞,依然不影响组织存在。网状发展像加法:2+2+2+……+2=?某些2变成0,对结果的影响就相对小得多。

关于层,关于更多内容,下回再写吧。

下一篇文章更加劲爆:一种更强的思维模型:“球形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