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氣勢恢宏

羅田古鎮過去由於離萬州城交通不便,歷史文化遺蹟破壞較少,有很多四合院古建築風貌依然。其中金黃甲大院就是最大的四合院院落。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院內。

金黃甲大院座落在長堰村2組,71歲的張先明老人就住在隔壁。走進金黃甲大院,立刻給人一種器宇軒昂的恢宏氣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幅帶有時代烙印的巨幅標語。一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團結萬歲!另一副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大門前面是一塊青石板地壩,牆上有彩色繪畫,正面有三道門,每道門上都寫有對聯,右大門是:欣卜武文鄉,一庭雍睦榮花萼;幸居廉讓裡,百世盛興茂竹林。左大門是:亭臺縱未建崇宏堪欣繼晉竹,樓閣雖非修壯麗且喜樂田荊。正門的門聯是:祖遺美田園喬梓相承傳萬代,親修華棟宇壎箎同住繼千秋。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裡的壁畫之一。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壁畫之二。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壁畫之三。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壁畫之四。

金黃甲大院坐南朝北,合院式佈局。從外面看是一個統一的大院落,進入裡面卻橫向又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小院落,佔地面積2310平方米,原有56間房屋,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大院建築奇特,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磚木結構,一樓一底,抬梁式與穿式樑架混合結構,青瓦硬山屋面,五開間,木樑架脊檁、梁托架等都施以彩盤、雕刻,工藝精細,兩個青石板天井一共180平方米,大院內設有木構戲臺。東房穿鬥式架構三開間,青石板天井101平方米;西房穿鬥式架構,三開間,青石板天井80平方米,石水池一口;下房三院相通,融合了中西方建築風格。在飯堂正面牆上,繪有一尾栩栩如生、活蹦亂跳的鯉魚,魚的上端是一幅喜鵲鬧梅的小圖案,圖案上繪有掛繩,仿若一幅年代久遠的逼真掛圖。為抗擊土匪,大院內設有16個槍眼。“文革”期間“破四舊”時,大院曾用做糧站倉庫,部分石刻、木雕毀損,至今還保存有木質糧倉。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的青石板天井,左邊是解放後改建的糧食倉庫。

金黃甲大院是大地主向忠士和向朝士兩兄弟修建的。歷時十年,直到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才建成,建成時間在廳堂中樑上有記載。本村村民黃美雲說,兩兄弟的後人向全福和向峰尚健在,分別生活在重慶市和湖北省。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牆壁上的方形槍眼,裡大外小。

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常常發出感嘆:“沒想到這海拔千米的大山深處,竟有規模如此宏大的建築群!”就連原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主任、原市政府副秘書長何智亞教授也同樣歎為觀止,他說:“民國時期建造的金黃甲大院,雕工精美,氣魄宏大,保存完好,是目前為止我在全市看到的保存至今最宏偉的該時期建築。”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金黃甲大院柱頭挑樑上的木雕彩繪,歷經風雨仍鮮豔奪目。

金黃甲大院得名於一個傳說。古代有位頭戴金黃色盔甲的將軍行軍從此路過,當時天色將晚,人困馬乏,便下令在此安營紮寨,不料軍務緊急,天亮前隊伍便提前開拔,將軍連盔甲都沒有來得及穿戴,後來羅田人就把此地叫作“金黃甲”,向氏兄弟在此建立的大院也就命名為金黃甲大院。金黃甲大院所在的村也名為金黃村,直到後來村組合並,金黃村才併入了長堰村。

原羅田鎮副鎮長程萬介紹,金黃甲大院是羅田古鎮的一個“寶貝”,差點毀在了21世紀之初。2002年前後,羅田糧站進行體制改革,金黃甲大院被糧倉的三名職工買了下來。“當時幾名股東正要將大院的房間拆掉,改建為養豬場。”程萬說,“幸虧及時發現了,不然哭都來不及了!” 2006年4月,萬州區政府將其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來羅田鎮政府將其購回,遷出了原來居住其中的居民。2009年,金黃甲大院又確定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金黃甲大院外,羅田古鎮還有很多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大院,這些大院大多建造於清朝年間,距今兩百多年曆史。其中的鍋圈洞大院為四合院佈局,穿鬥式結構,一樓一底,青瓦硬山屋面,牆上壁畫栩栩如生,25釐米高的地樓防潮防水,現有住戶4戶,佔地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石中壩大院佔地面積1100平方米,門外雕有一對石獅,橫向條石鑲嵌的天井面積200平方米,中間嵌著兩道間隔2米寬的縱向條石,形若一條特殊通道連接大門與正廳,這是舊時有功名的人家才有資格建造的。20釐米高的地樓隔潮建築,現住6戶人家,存有部分古建築及雕工精湛的木椅、木床、書桌等。此外還有茂和大院、土牆溝大院、向家大院等,保留著近2000平方米的古建築。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杉樹磅大院舊址。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鍋圈洞大院的由來是因為這兩個底部相連形似鍋圈的河底大洞。這個河溝名叫郎家河,這樣的大石洞很多,專家說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形成的冰臼,而羅田人則稱之為“牛腳跡”。

農民5萬元買一廢舊糧庫,政府花了幾十倍的價錢購回:羅田十四

土牆溝大院古老的門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