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一定要帶小孩子出去旅行,這有什麼好處?

快樂園丁

帶娃旅行對於爸媽來說絕對是件“重體力活”,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各種未知狀況都有可能發生。

我家孩子1歲半的時候,第一次帶他坐飛機去玩,本以為年齡小,會有各種困難,但沒想到,娃在外邊表現很好,我們去的千島湖,爬上爬下基本都是他一個人走的,讓我們很驚喜呢。

有句話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確實,帶孩子出去見見大千世界,更容易讓他認識這個世界,所以我覺得旅行可是意義非凡的家教。

旅行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第一,孩子能在豐富環境下激發大腦發育

即使資質一樣的孩子,在不一樣的養成環境裡,大腦發育的結果也完全不一樣。旅行,恰恰是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環境!他們可以看到真實的大海,高山,不經意間觀察花草鳥蟲,感受世間的千變萬化。

第二,旅行能擴大孩子的眼見

總有人說,孩子小,玩了也不見得真的明白自己在幹嘛,可至少在海邊挖沙子時,能感受到沙子是細軟蓬鬆的;當他爬到山頂俯瞰山下景色時,能感受層山疊嶂的雄偉壯麗;看到花時,可以感受到花朵繽紛的香氣,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敘述給他們的。

第三,旅行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品性

鼓勵孩子自己打包行李,自己揹包。在旅行的途中,按時起床趕飛機,在遊樂場排隊,在餐廳不能大聲喧譁,都能借著旅行,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第四,旅行能增加孩子的見識

孩子大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旅行的攻略,出發前,事先查看天氣情況,給孩子講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讓孩子到達目的地後,再去親自感受。親自參與,讓孩子能感受快樂和收穫。


熊澤

這裡是睿小芝問答時間,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關注留言喔!

1、帶孩子去旅行主要是為了開拓孩子的眼界,見識地多了自然眼界、心胸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沒有見過大海的寬廣,如何能想象地出“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寬容。如果沒有見過山峰的偉岸,如何能體會到父母愛的深沉。

一直侷限在某個地方而不出去走走看看,又和以為天空就像井口一樣大的那隻青蛙有多少區別?

雖然現在互聯網發達了,在家裡可以接收到世界各地的信息,看到世界各地的風景,但是畢竟那只是畫面而已,沒有親眼見到親手觸摸到,很難能夠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人類千百年來的智慧。

以前我住在城區的時候,周圍都是高樓大廈,樓與樓之間間距很小,整個空間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狹窄、沉悶、透不過氣。窗外車來車往非常擁擠,街道也很窄,感覺整個人都被擠在一塊很小的地方,無法伸展。

可是去海邊旅行的時候,沒有水泥森林,有的只有矮矮的小房子,錯落有致;沒有擁擠的人群和汽車,有的只是零星小船和便捷的摩托;沒有充滿尾氣的空氣,有的只是清潔帶著淡淡的海鹽味的新鮮空氣;沒有零碎而不完整的灰色天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完整的藍色宇宙。

站在星空下,感覺周圍都是宇宙,而自己是如此地渺小。一輪明月在當頭,感覺那麼遙遠卻又似乎觸手可及。海水拍打著沙灘,旋律如此動聽,讓人充滿想象。

這些獨特的感受都是真正到外面旅行,看到各種真真實實的美景才能夠獲得的。只有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才能讓他對大自然、對世界有一個真實的印象,而不僅僅侷限在人云亦云當中。

2、眼界拓寬了,自然夢想也會更大更豐滿。

一直侷限在一個地方,可能夢想就只會是獲得朋友親戚的認可而已。可是當你走過世界各個地方的美景以後,可能夢想會變成要到國際上去打拼,博得國際的認可而不僅僅是自己家鄉的認可。

也許以前你想的更多的是改變自己,可是走過許多地方以後,也許你會更想改變世界,讓更多的人獲得幸福,遠離貧困與疾病。

正如一直待在窩裡的小鳥永遠學不會飛翔一樣,只有去過很多地方,見識很多以後,夢想的翅膀才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強。

3、退一萬步說,即使通過旅行,並沒有給孩子帶來更多實際的東西,至少審美也會變得不一樣。

總是在一個地方,接觸的人都差不多,審美也就都沒什麼太大的特色。可是走過許多地方,看過不同的穿搭和時尚以後,整個人的審美就不會再僅僅侷限於老土的打扮,而更多的是色彩的搭配、個性的風格。

我一個朋友從小到大父母從來沒有帶他去過遠的地方旅遊,自己對於時尚根本沒概念,他平時穿衣風格是十分老土的,明明是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卻偏偏看著像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後來工作以後進入了潮牌服裝公司,才發現自己的審美真的有點土得掉渣。在出去旅遊了幾個地方過後,他才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既不會太潮顯得格格不入,也不會太鄉土顯得沒有品味。

所以其實帶孩子出去旅行好處絕對是大於壞處的,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還是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見識一下,從小就豐富人生閱歷,既是不枉此生來這世界一遭,也是為以後的發展埋下伏筆。

用理性看世界,走在逆襲的路上。我是睿小芝,喜歡分享正能量的90後,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歡迎留言評論,互相學習喔!覺得好就關注分享吧~


睿小寶

我分享一個我朋友帶小孩出去旅遊的心得。現在小孩(子航)上高二,重點中學的尖子班,保送清華、北大。

我們平時經常一起喝茶,因為我還沒有小孩,所以他經常給我分享怎麼教育小孩,其中關鍵的就是帶小孩一起去旅遊。

他帶著子航小學的時候,已經把國內的大部分知名的城市旅遊過。初中三年已經把歐洲主要國家;高中這幾個假期是日本、印度一些國家。像什麼西班牙、土耳其等等這些富有激情、浪漫的國家等他成年,自己或帶著女朋友去。

他給我傳授帶孩子去旅遊,主要的好處:

一、培養信任感,建立親密的關係

特別是在叛逆期,孩子的情緒和想法是大家沒法左右的。大人的說教根本聽不進去,而且對父母的話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更不願意跟父母溝通。

但是在旅行的途中,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就產生了。也更願意跟父母溝通,分享他的心情與想法。

每當到一處名勝古蹟,他都會給孩子普及這裡趣聞樂事。這個時候,小孩就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懂的知識特別多。這也是增進彼此感情的地方。

二、開拓眼界,培養氣質,鍛鍊膽量

在旅行過程中,孩子會發現原來世界這麼大,原來這有什麼,跟我們家鄉有什麼不一樣。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飲食文化。這些都是一點一滴內化到孩子身上的,逐漸培養孩子的氣質。

在旅行的過程中總是會發生很多突發事件。一次在法國,在大街上看到有賣類似於我們煎餅的小吃。我朋友讓孩子去買2個,但是孩子拒絕了說:我不知道那些配料怎麼用法語說,我也不知道多少錢一個。 我朋友對孩子說:看我的,不用法語也可以買。 我朋友走到小攤前,用手指筆畫需要什麼什麼?之後給錢的時候,直接拿了一張大面額給老闆。 孩子在旁邊看到自己的父親的方法,感嘆到這麼簡單,以後我自己也可以了。

通過這件小事,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就有了很大的提高。當去英國自駕遊時,跟其他車輛發生一點小刮碰。孩子的英語口語還是非常過關的,整個跟警察和車主的溝通,全部由孩子一人全程處理。

三、讓孩子有目標,有方向

在國內大部分的小孩在面對高考時,是不知道選擇什麼專業,選擇哪個學校的。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父母代勞。

所以我朋友就帶著孩子去劍橋、哈佛這樣的名校去感受哪裡的學習氛圍,感受這裡的文化。講述這些都有哪些成功人士等等。

去參觀現在的高科技,感受科技改變生活,改變社會的案例。

其實,出去旅遊不僅對孩子好,對作為父母的,或對每一個人都是非常有好處的。讓身心得到放鬆,得到成長。


我有刷子

我有兩個男孩,從半歲起就帶著他們出行,自駕臺灣環島,這麼多年也走過很多地方了。帶小孩子旅行,好處當然很多,但也不需要太誇張,畢竟小孩子心智在那裡,和大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有什麼收穫,其實主要看大人怎麼帶。有幾點需要明確:

一、小孩子更多的是關注他眼前的事物。

看風景或者人文古蹟,那是大人才有的全局欣賞能力,小孩子尤其是在學前認知階段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幾乎都在身邊的事物上,地上的一片落葉、一塊石子、一個樹枝、一個沙堆.......,可能比那些大人眼中的絕美風景要有意思的多。

二、少去風景人文古蹟,多去做一些戶外活動和體驗式的旅行場所

如登山、滑雪、滑冰、徒步、騎行等,在鍛鍊身體的過程中體會克服困難到達目標的感覺。體驗式的旅行,比如去博物館參與制作標本、去天文館遙望星空、去農科院栽種蔬菜、去科技館玩物理遊戲、去大象營給大象做藥丸、去垃圾處理廠做垃圾分類。就算去人文古蹟,比如景德鎮,也不要只限於看一看,讓孩子親手去拉坯、上色做一做。

三、體驗式的旅行可以刺激孩子智力發育,提升孩子認知和動手能力

體驗式旅行,即符合孩子的年齡階段學習特點,容易激發孩子興趣和參與度,在玩的過程中刺激大腦發育、提升認知和動手能力,遠比只看一看要有收穫的多。一句話,帶孩子旅行,一定要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讓孩子玩起來。



郎叔旅行志

查查經常出去旅行,徒步登山也沒少去,旅途中總能遇到帶孩子一起出行的父母,其中見過一個年紀超級小的,有多小?如下圖,看這娃這狀態,大概是還在吃奶的時候就開始跟著他爸出來旅行了吧?

這是查查在東西衝海岸線徒步時遇到的一對父子,東西衝徒步行程還挺長的,普通人從早到晚差不多要走一天,或者大半天,海岸線徒步太陽特別大,海風也大,蚊蟲之類的不會少,但這個孩子在他爸爸背上一點都沒有哭鬧,雖不用他自己走,但忍耐力肯定是不錯的,普通孩子你把他綁背上綁一天,估計早就受不了了,另外就是身體素質肯定也是不錯的,外出徒步,免不了風吹日曬,有時還會下雨,孩子經過旅途的磨鍊,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會得到提升,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難得的品質。

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提升是其一,還有一點是,經常跟著爸媽旅行的孩子,會更開朗外向,溝通能力會比一般孩子好。因為旅途中會遇見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狀況,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對,比如查查之前出去玩,路上遇到個小男孩,才五六歲這樣,他媽媽讓他自我介紹的時候話說的可溜了,除了自我介紹他還能跟你聊各種東西,以及露營時能夠獨自來問你借東西等,他不怕生,不怯場,愛跟別人溝通,他媽媽說他以前還挺內向的,但多帶他出來走走之後性格變了好多,這些大概都是旅行的功勞吧。

聽過很多父母不願帶孩子旅行的理由是:孩子這麼小,帶他去看風景他也看不懂,在家附近隨便轉轉得了。但查查想說,年紀小的孩子比你想象的聰明,也更能接受環境對他們的影響,旅行對孩子眼界的開闊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是很正面的,有條件的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出來走走才是。


高傲的查查官方

古人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可知天下。也就是現在說的見多識廣。

帶孩子經常出去旅行,可以增長見識,看盡世間百態。小孩子從小就出去旅遊,看的不僅僅是風景也有人文,會在玩中學到很多書上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在小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出門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外的人和事,這都會讓他的人生多了許多色彩。如果家長會正確引導,孩子會自己思考,會辨別是非,甚至會腦洞大開。

如果經濟不允許,或時間不允許,也要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


七月的雨媽媽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是有很多觀點想跟家長分享,忍不住回答一下:老規矩,先講一個故事,春節期間,我們家先生的姐姐姐夫帶孩子從廣州回來東北探親,我們吃飯的時候還討論到這個話題,我經常看姐的朋友圈,幾乎每年的寒暑假都會跟姐夫帶孩子全世界旅行,孩子現在13歲,已經走了10個國家了。她跟姐夫的觀點一致,把補課的錢花在旅行上…

未來20年拼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

有一天我邊開車邊聽廣播,聽到馬雲在講未來的世界,他說,未來的世界拼的不是知識,而是智慧。我細細體會其中的差別,知識和智慧有什麼不同呢?馬爸爸接著說,知識就是你坐在教室裡學出來的,而智慧是你參與其中體驗出來的。我深以為然,在營養學中,有句很有名的話,叫做“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是“你是你吃出來的”,同樣,在心理學中,也有句話叫做“你體驗了什麼,你就是什麼”。

不同的環境和感受會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

每位家長都特別關注孩子的智力水平,劃分到生物水平,就是孩子的神經系統的發育,把大腦的某一點放大,放大再放大,其實是下圖這樣的。神經細胞和神經細胞之間聯成神經網,這個網絡越密集,神經傳導速度越快,孩子的反應能力就越快,越聰明。想想,從A到B假如只有條路,是不是斷了就過不去了,如果有10條路,是不是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到達?

見多識廣提升綜合能力

每個人都希望孩子成功,那麼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並不是成績,而是好身體、高情商和更多的體驗,旅行的意義就在這裡。

當然,高質量的旅行是要做很多功課和準備的!



晶姐思生活

別說小孩,大人也要多出去旅行,在條件的允許下,多出去走走,看 看外面的世界。

首先,認知方面,多出去走走的孩子知道的,電視上看不如親身觀賞和理會,更多的是親身實踐。增加孩子的認知,觀看外面的世界,更知道世界奇觀。孩子可以從顏色上,聲音,形狀,物品等各種事情,他們都會非常仔細地去關注和探索。

其次,語言方面,經常旅行的小孩,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在旅行中獲得更多的語言表達能力。

另外,知識方面,給孩子增長見識和知識,有句話叫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確實是這個道理,每到一處,孩子接觸到實實在在的各地地理風貌、各地的風土人情,這是比讀書來的真實的多,讀書也可能會搞混。 但是通過旅遊,孩子記得是再清楚不過了。比如今年帶孩子去雲南,在雲南居住的少數民族就有52個,想想我們國家總共也就是56個民族,所以孩子對各地的少數民族很是感興趣,特別是每到一處,對男女的稱呼都要改變,都到一地,都有當地的少數民族來接待,當導遊。孩子和導遊關係打得火熱,學習起少數民族的風俗來很是上心,相信比讀書取得的效果好得太多了。

最後,相處方面,經常旅行的孩子會在大家的影響下,學會怎麼與他人相處,家長帶孩子出去旅遊一般都會選擇跟團,這樣吃的住的比較省心。不過由於是散客拼團,一個團就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需要每個家庭自我介紹,每到這時,家長可以排除孩子,讓他來鍛鍊自己。 另外,還可以讓孩子幫助行李比較多的拿行李,等待晚歸的遊客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

總之,帶孩子出去旅行的好處很多,最重要的是增加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如今社會的步伐那麼快,爸爸媽媽與孩子的親距離越來越少,很少時間陪他,有空帶孩子去旅行,增加孩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洪太太

還是拿例子來說話吧。我家孩子,今年三歲了,到目前為止已去過不少地方旅遊過。雖然不能和特別富裕的家庭相比,動不動就出國。但是國內的旅遊景點可沒少去。過年期間,我們還帶她去了香港、澳門。

要說有什麼好處。首先她不怯場。見的世面多了,見得人多了。她在一般的環境中絲毫不怵。和我女兒接觸過的人,都說她活潑,小精怪一個。

有人說這麼小,去過那麼多地方最後還是會忘記的。雖然我不知道這些旅行時光能在她的記憶長河中保存多久,但是我知道在每一次的旅行中,她都玩得很開心,這就夠了。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在家裡的時候她總是吵吵要看電視玩手機,但每次在旅行過程中她絲毫不記得這些電子產品,那些未知的好玩的地方更能吸引她,她總是會問:接下來我們要去哪啊?那有什麼好玩的?有好吃的嗎?

雖然帶孩子旅行是很麻煩,得帶足夠的衣服,不能讓她熱了也不能讓她著涼。還要備上她要喝的奶粉,她自己的餐具,一些應急藥品。有一次我把她的推車都背上了!因為逛一些走路多的景點時,她還沒走一會就要抱。天啊,真是累死人。

但是無論有多麼麻煩多麼辛苦,我還是享受這種親子旅遊。每次逛完一個景點,聽著她的小嘴在那嘚吧嘚吧地說這說那,真是幸福的一件事。


暖茶tea

古時候,人們就知道了一個道理,叫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見出去旅行對一個人長見識、開眼界有多麼的重要。我們在書本上看到的、學到的知識,當然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是,我們走出去看到的、親身體會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是我們身臨其境了的、切實體會了的,這個單靠書面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再打一個比喻,有個成語叫做畫餅充飢,畫的餅子畢竟不能吃、也是不可能充飢的,但是你要是到小攤子上買一個餅子,你就真的可以吃了、可以充飢了,帶孩子出去旅行,就是這個道理,可以讓孩子增長感性的知識、知道世界之大、知道人間有多麼美好、知道活著的意義有多麼的壯觀。

我兒子小時候就愛玩積木,三、四歲的時候,給他一副積木,他一個人可以玩上半天的時間;五、六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帶他出去旅遊,去張家界、天柱山、龍虎山、東方山,去衡山、廬山、世界之窗、長江大橋;七、八歲的時候,他就愛上了旅遊了,週末的時候,都要我帶他出去玩,去南湖、磁湖、長江、大冶湖游泳,去華新、育才打乒乓球;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去銅錄山考古、去施洋墓朝拜了;等他上大學了,他就更愛旅遊了,我在溫州打工,他敢一個人坐飛機到溫州遊雁蕩山、楠溪江了,我去武漢看他,他就拖著我一起去看辛亥革命閱馬場、去黃鶴樓看大江了;工作以後,我在嘉興那一年,兒子每個月從北京趕過去一次,紹興魯迅故里、西塘古鎮、南潯古鎮、海寧鹽官、徐志摩故里、南湖紅船、西溪溼地、西湖斷橋、靈隱古寺我們更是都玩遍了;兒子參加工作後,幾乎成了一個半專業的旅遊專家了,北上廣深都走遍了,香港、臺灣也涉足了,德國、日本都去過了;更瘋狂的,他一個人單車騎行已環繞磁湖、海南島、臺灣島、青海湖,雙腿爬山已越過貢嘎雪山、梅里雪山、喜馬拉雅山了。

兒子讀的書並不算多的,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大學本科畢業的,但是,兒子樂於周遊世界,樂於用相機、視頻、無人機來記錄這個世界,好幾篇遊記還上了《東楚晚報》,有幾張照片還讓我鼓搗著上了《美國攝影雜誌》,儼然一個旅遊達人了。正是因為走遍山山水水和親近大自然的經歷,一個沒有讀過很多書的人兒,如今憑藉著過人的業績,擔任了跨國公司德國羅曼公司的亞洲華東大區的銷售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