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第一學歷?

白而不痴

就高中那點知識,還要學三年,最後考不上211或者一本,懶、笨至少佔一個。現在抱怨別人重視第一學歷,以前老師家長苦口婆心勸你好好學習的時候你幹啥去了?高中是基礎,而且很全面,高中知識一部分是常識一部分是大學課程基礎。基礎知識沒學好,真的對一個人影響很大。在這個函授、電大、夜校、成教等都可以獲得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歷的時代,在拿錢買學歷的時代,第一學歷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其他的學歷,你真的不知道這個學歷是不是買的。

其次,名校本科教育有一部分屬於通識教育,對學生個人發展很有用,通識課可以按興趣選,擴寬知識面,其他基礎課和專業課也很多,不止英語、政治、數學、專業課這幾門。而某些二三本考研生,四年只學4門考研課,其他都不管,學校各種活動、社團也不參加,也不競選學生幹部,除了這4門課,其他一問三不知,試問這不就是所謂的書呆子嗎?大學四年學4門課和學50門課外加各種社團活動,那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最後導致上了研一還得導師幫忙補本科課程,別說搞研究,就是實驗儀器都不會用,好多基礎知識也沒有,研究效率太低了。所以我們學校老師寧願要320的本校生,也不想要350的二三本生,因為他們專業基礎太差了,面試隨便問個專業基礎知識,居然都答不上來,就像農民不會種田一樣,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學這個專業的,簡直可笑。

為啥要重視第一學歷,就是因為現在學歷注水嚴重,只有高考相對來說比較嚴格,所以高考考的學歷就很重要。而且第一學歷代表一個人勤奮、聰明的程度,第一學歷好的人知識體系全面,又受過重點大學薰陶,眼界寬,見過世面,懂得多,自然就受各用人單位重視。


無己無名

如今很多公司招聘,確實對第一學歷有很高的要求,即使你是研究生,也要要求本科、研究生雙985、211。很多人在感嘆不公平,不給機會,但其實仔細想來,也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且不說考上985/211的人在高中的時候付出了多少努力,單說上大學後享受到的資源都是不一樣的。好的大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高的平臺、更好的資源和更多的機會。舉個例子,實習的時候學校會有崗位推薦,好的大學合作的企業肯定是優於差的大學,那麼學生拿到的實習證明含金量也就高,學到的東西肯定會多。

其次,好的本科所依託的城市都不會差。在大城市上學,即使跟社會接觸比較少,但是見的世面是不一樣的,心中的格局也是不一樣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可能你在一線城市做酒會服務員,你學到的社交禮儀都比在三線城市當一個酒店領班要多。

再者,圈子很重要。其實這是我的切身感受。我讀本科的時候,舍友經常在宿舍看劇看劇看劇。我去朋友所在的211大學,她們宿舍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學這個學那個,這個社團那個實習,大家都在努力地進步,整個的氛圍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處於一個積極向上的圈子當中,你也會被推著走的。那些學霸宿舍不就是這麼回事嘛。當然,如果你身邊都是牛人,你也會慢慢變得牛起來,因為驢不會待在牛圈裡吧。

有的人說,那我考一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還要看我的本科?就很多學校來說,大家把自己學校培養出來的本科生稱作親孃養的,外校考來的都是後孃養的。學院有很多機會會優先考慮自己本科培養出來的學生,因為更瞭解,知道他們的能力如何。本科對人的影響很大,如果你的本科沒有在紮紮實實地努力,只是靠一年的學習考上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雖然學歷向他們看齊了,但是能力上肯定是會有所差別的。因此,如果讓我選,我也會看第一學歷,看他學校所在的城市,問問他身邊的同學都在幹什麼。


大橘二慄

第一學歷就是全日制普通學校的最高學歷,區別於自學考試、成人高考和在職教育等。按照最新的規定,全日制幾乎等同於“雙證”(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大部分非全日制教育只頒發單證(除MBA等之外)。很多企業對於在職研究生是不承認的,評職稱、算薪點只按照第一學歷來記。

在第一學歷中,本科學歷又是最重要的。高校招聘的時候“查三代”的現象尤其嚴重,意思就是招聘一個博士研究生,要看這個人的本科、碩士和博士分別都在哪裡讀書的,如果招聘一個碩士研究生,就要看他本碩分別在哪裡讀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近年來,由於高等教育市場化,以及各高校擴招,“考上大學”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事。上世紀80年代,“大學生”還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詞,各個企業都十分重視;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到處都是。每年都有大量的應屆生求職,但企業的崗位是有限的,在這種供需嚴重不平衡的情況下,企業招聘人才加設各種門檻就是有情可原的了。無論是“第一學歷本科及以上”,還是“只招收985,211”都是為了快捷地篩選出需要的人才。在付出相同多勞動報酬的情況下,企業肯定是更希望招聘到學歷更高、能力更強的應聘者啦。

所以第一學歷非好學校的人就沒有出路了嗎?

當然不是,近幾年由於就業形勢嚴峻,很多已經工作了兩三年甚至五六年的人重返學校讀研的都大有人在。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崗位很不滿意,短時間內有難以找到巨大的提升空間,可以考慮一下讀一個全日制的研究生,相當於給自己多了一個找工作的籌碼。

關於職場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提問~


賀嘉

不僅僅重要的招考,在企業招聘中同樣會存在重視第一學歷的現象。這裡的第一學歷指的是大學的第一個學歷。

但我想澄清的是,大部分情況下,無論是招考還是企業面試,大部分從原則上還是主要看最高學歷的。雖然可能會失一些分,但原則上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學歷不夠, 有升學的夢想,不要因此而放棄。

那麼有了最高學歷,那些面試官們,為什麼還要看第一學歷呢?原因有幾個:


1.第一學歷好的,風險更低

這只是從風險和概率角度得來的,不是絕對。同樣的名校研究生,但本科不一樣,本科好的,一來有可能高中就更優秀,所以上了好的本科;二來,好的本科學校,有可能培養出更優質的人才。完全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從概率和招人風險上是這樣的,甚至用人單位會因此留下刻板的印象。


2.本科對大學生的影響巨大

在大學生涯中,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生,本科是培養時間更長、影響更大的階段。本來從高中大大學,十八二十左右的年紀,從高考中解放出來。這是一個人生的轉折點,這個時候很多學生才真正的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和能力的提升,三觀也在這個階段更加走上成熟。這四年,不同學校的培養理念,不同學校的氛圍,不同學校的師資和同學,都會在無形中給本科學生打上深深的烙印。

而到了碩博階段,更多是的學術的研究,增強的更多在專業知識層面。


3.刷學歷背景者,可能忽視了能力的提升

這是一個很現實,卻有很嚴重的問題。

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本科學歷不夠好,所以想改變命運,剛大一開始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標。然後就制定了瘋狂的考研準備計劃,天天泡圖書館開始、在自習室做習題。大學四年的生活,過程了高中的樣子。很少參加社團活動,不去實習,所以四年的大學生活,在簡歷裡都是空的。

你的時間花在哪裡,都會留下成長的印記。有些人因為全身心準備考研,忽略了社交、忽略了實踐,四年之後,軟性的能力素質落後了一大截。所以,對用人單位來說,最怕的是,你曾經用盡了所有的力氣,才換來這個最高的學歷。你的能力素質,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號。

因此,哪怕你準備考研,也千萬不要放棄自己能力素質和實踐背景的提升——學歷和能力,一個都不能少。


職場大叔Allen

第一學歷為何含金量高。就在於第一學歷的標準衡量直觀,簡單,高效,公平。這是除了第一學歷之外的其他所不具備。

1.高考大學錄取一刀切

高考到大學錄取,絕大多數是唯分數論。在平行志願後更是如此。比如對山西文科而言,北大是610梯度以上的,人大,復旦是595以上,南開,北師大,南京是580以上,中山,廈大,武大等是570以上。去各地的生源層次很明顯。很明顯的區分清生源的區別。

其他省也是這樣,很均衡化。985錄取了一類生源。


就專業差別而言,錄取分最高的專業和最低的在一個維度。

雖然有自招,推薦等九條途徑,一是這些年逐步壓縮比例,一是佔比重小。自然更能體現高考公平性了。

2.研究生的多元

就研究生來源而言,在一線學校半數名額都是保研的。雖然保研很公平,但整體公平度比高考唯分數差很多了,和高考自招接近吧。

就專業而言,各類專業差別很大。經常有985的某些專業招不滿。就舉個例子,某校金融招20個,1000個報名。某專業招20個,200個報名,不考數學。某專業招3,報名4個,不考數學。同等條件下,很容易推斷難易。要是放一塊比,就知道差別在哪了。

就如此而言,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在同等條件下會低於第一學歷,但依然很優秀。

3.在職,專碩,雙學位等

雙學位,在職讀就更復雜了。

比如我們學校雙學位是跟著人家專業學,一樣的待遇,相當於兩個專業。有的地雙學位就是週六日去上課。但這倆都是雙學位,用人單位沒法區分。

在職現在已經成為眾矢之的。有個朋友讀某校mba,給我講,只用週日去一下。然後給的全日制學歷,我都懵了。



至於各種圈錢的學位班,看巡視組通報。

總結

同等條件下,第一學歷更具有客觀性。所以更適合做敲門磚。其他也都很有含金量,多少略有區別。

在社會中,能力佔據絕對地位。英雄不問出身,只要你有能力,幹啥都可以。如果能力不夠,拿個學歷充門面,勉強頂幾下倒也不是不可以。


一枚明粉

如今很多公司招聘,確實對第一學歷有很高的要求,即使你是研究生,也要要求本科、研究生雙985、211。很多人在感嘆不公平,不給機會,但其實仔細想來,也是很有道理的。那麼為什麼第一學歷這麼重要?為什麼現在越來越重視第一學歷呢?

首先,且不說考上985/211的人在高中的時候付出了多少努力,單說上大學後享受到的資源都是不一樣的。好的大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高的平臺、更好的資源和更多的機會。舉個例子,實習的時候學校會有崗位推薦,好的大學合作的企業肯定是優於差的大學,那麼學生拿到的實習證明含金量也就高,學到的東西肯定會多。

  其次,好的本科所依託的城市都不會差。在大城市上學,即使跟社會接觸比較少,但是見的世面是不一樣的,心中的格局也是不一樣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可能你在一線城市做酒會服務員,你學到的社交禮儀都比在三線城市當一個酒店領班要多。

再者,圈子很重要。其實這是我的切身感受。我讀本科的時候,舍友經常在宿舍看劇看劇看劇。我去朋友所在的211大學,她們宿舍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學這個學那個,這個社團那個實習,大家都在努力地進步,整個的氛圍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處於一個積極向上的圈子當中,你也會被推著走的。那些學霸宿舍不就是這麼回事嘛。當然,如果你身邊都是牛人,你也會慢慢變得牛起來,因為驢不會待在牛圈裡吧。

  有的人說,那我考一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還要看我的本科?就很多學校來說,大家把自己學校培養出來的本科生稱作親孃養的,外校考來的都是後孃養的。學院有很多機會會優先考慮自己本科培養出來的學生,因為更瞭解,知道他們的能力如何。本科對人的影響很大,如果你的本科沒有在紮紮實實地努力,只是靠一年的學習考上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雖然學歷向他們看齊了,但是能力上肯定是會有所差別的。因此,如果讓我選,我也會看第一學歷,看他學校所在的城市,問問他身邊的同學都在幹什麼。

所以說,也別說你找工作時人家不要你,你自己真的優秀嗎?你上大學真的努力了嗎?真的學到本領了嗎?

珍惜當下,讓自己變的更加的高效吧,加油。我最近用的一個軟件日事清,可以幫我更加高效的工作,它可以根據我今天要做的事幫我安排好一張計劃表。因為太喜歡啦所以安利給大家~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啊!


neasAte

通常來說,在多少年後我們瞭解到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的時候,有感而發的一種感慨是:高考已經是能夠達到的一種極大的公平了。因為在多少年後的考研甚至考博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很多人工可以幹遇到的部分不由得我們來把控。然而在十幾歲的時候好好努力多做一些卷子,在高考的時候多考幾十分進入一個不錯的名校,就會在那個時候有了一大批同等智力和執行力的小夥伴。這群小夥伴就是將來事業發展的未來合夥人。


再者,人的世界觀基本上是脫離了原生家庭,在大學四年中慢慢形成的,雖然後面的多少年都將對這個基本世界觀施加影響,但總歸基石是在這四年打下了。這時候接觸的老師的水平,同學們的檔次,見過的世界讀過的書,都會在以後的日子裡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品味。當然,也有不少flop掉的,這是人生難免的淘汰機制。還在一起走的小夥伴們,最終還是會有意無意的有著各方面的交集。


對於這個功利的世界來說,為什麼越來越重視第一學歷?因為這是年輕的人第一次對世界發出聲響,來表達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層次的人。當然我們聽說過不少本來可以考上北清復交但是手滑去了中西部默默無聞二本學校的小概率事件,然而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尾部風險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再說了,真的悍者又怎麼懼怕一時的失敗?我當年的同學高考失手後當即選擇復讀,第二年一樣考上了北大法律系。大概率上,人生在高考後翻盤的概率是不大的。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大公司在招聘的時候越來越懶得去翻那些非985 211學校的簡歷的理由。


花神妙

現在越來越重視第一學歷,雖然教育部門沒有具體的規定,按照教育部門的解釋,第一學歷,即國民教育系列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學歷。一般在實際工作中一般將某學生不間斷(當年畢業當年深造)接受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學歷作為該生的第一學歷。例如,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以後直接讀碩士研究生,中間沒有工作,也就是讀完大四繼續讀研一,第一學歷是碩士研究生。如果有間斷,中間工作了,第一學歷就是本科,碩士研究生屬於最高學歷。很多單位對於第一學歷很重視,因為第一學歷是改變不了的,例如,第一學歷是大專,以後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學歷,甚至獲得了博士研究生學歷,但是第一學歷還是大專,博士研究生學歷只是最高學歷。總之,第一學歷對於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


樸實的大車

只有那些不求上進的人,特別是那些所謂名校本科的混混畢業生,才會去炒作什麼第一學歷的問題(大家應知道他們第一學歷所指學歷)。還有人炒作到要看人家中學畢業的學校是否名校,這其實是某些人一個酸溜溜的問題,是那些讀不了碩士博士研究生,也沒能力出國鍍金的自認為所謂名校“高材生”的部分人炒作出來的。

學歷,一般都是說的你的最高學歷,而不是你的所謂“第一學歷”。你的最高學歷是清華碩士研究生畢業,這就是你的學歷,即使你是從其他普通學校正規考進來也沒問題(全日制)。不同學校不同渠道進入學校讀書,只是學歷含金量區別的問題,一般都是低一級向高一級保研或考面(在職學歷例外,社會自有評估),所以最高學歷最有參考價值,他們所謂的“第一學歷”對一個努力的人只是個偽命題,過去式。需知道所謂的名校生,當初大部分也是憑倍努力考上的,並非智力原因。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人類對於人才的需求層次越來越高,滿大街的大學生以後只是最普通的一批打工者。人們對於所謂的第一學歷會越來越忽略無感,而看重你的最後學歷,當然是高學歷。

高考是一場準備了12年的考試,而研考是一個人努力了16年的考面,普通人很難堅持下來。


一道高度

職場有問題,小鱷來幫你!

學歷是對新入職人員進入公司是比較重要的門檻。特別是,對於那些專業性較強的崗位,比如財務崗,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財務知識,對各類賬目怎麼做,怎麼核對,怎麼計算都不瞭解,又怎麼樣勝任本崗位工作呢?


首先,第一學歷是我們在大學期間學習時間最長、學科理論知識掌握更紮實的學歷;因為很多人考第二學歷就是為了給你多一項選擇而已。大學期間,我們花時間最多的基本都是在第一學歷上,並且實習期間也和我的第一學歷是掛鉤的。

再者,第二學歷很多都是我們在外面報的班上的,沒有一定的公信力,如果講求專業對口,就只能選擇第一學歷上了!而且,第一學歷很多都是我們高考完自己填報的志願,什麼是志願呢?除了選擇學校外,必須選擇專業,那我們肯定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認為更適合自己未來工作的專業咯!


因此,於情於理公司都會選擇第一學歷為準。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見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