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比特币,是天使还是魔鬼?

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伴随着怀疑、诟病和风险,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然而比特币的疯狂在全球上演,价格如过山车般暴涨暴跌,已经引起各国监管层的注意。投机风险危如累卵,比特币注定只是少数人玩的游戏。是天使还是魔鬼,还需要时间检验。

疯狂的比特币,是天使还是魔鬼?

挖矿就能挖出比特币,有人用比特币买东西,通俗点讲就是在挖钱呢,让很多人趋之若鹜。按照芯片的算力的大小获得比特币,且不说这种分配方式是否合理,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也没有得到承认。很多人铤而走险,因为被巨大的利润所诱惑。

硬币总有两面性

快速了解一下比特币的特点,大概就能了解其价格疯长的原因。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特点之一就是所谓的“稀缺性”。

比特币之父中本聪是个神秘的人物,至今没有搞清楚真实身份。中本聪设计的算法,限定了比特币的总数,到2140年只能挖出2100万个。由于这种稀缺性和数量的固定性,拥护者认为持有比特币能够抵抗通胀。而实际情况是随着比特币价格的疯长,一些持有人搞一些项目实际为出售手中的比特币找接盘侠。同时,毋庸置疑数字货币更容易遭受黑客的袭击,没有第三方作保障。

疯狂的比特币,是天使还是魔鬼?

其次是比特币的“隐匿性”。通过哈希密码的加密,个人之间转账只需要比特币地址,对于私人财产的保护,确实是一些人的需求。然而“允许财富以纯信息、零成本的形式发送给全世界任何人”,这种想法虽然很酷,但是非法收入和交易更容易逃脱监管,受损失的一定是普通大众。

最后,去中心化,比特币是法币的挑战者。简单地说,各国央行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而比特币“去中心化”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发行方,挖矿的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如果允许比特币购买实物产品或服务,市场中“购买力”突然变多了,显然也是对劳动所得的一种掠夺。数字货币的信用会不会崩塌没人能保证,但是暴涨暴跌一定不利于市场稳定。

比特币赚钱的逻辑

很多人加入到比特币的交易之中,当然是因为有人获得巨额的收益,甚至一夜暴富。但是这种收益不是平均分布的,因为比特币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集中度之高令人乍舌,金字塔结构也常受人诟病。

疯狂的比特币,是天使还是魔鬼?

比特币赚钱的方式,大概有三种:

一是,通过挖矿获得比特币,需要投入买矿机依赖芯片算力的大小,普通人已经很难赚到钱,都是被矿池老板薅羊毛;二是,拥有比特币的玩家进行套利,把比特币卖给后进入的人;三是,提供挖矿设备、芯片以及服务的企业或平台。

如今比特币被炒到上万元风险很高,很多人站在悬崖上还不自知。当然国外有些名人投资了比特币,这与普通人买比特币的风险完全是两个概念。别人只是拿出个人资产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投入一个高风险的项目,即使失败也毫发无损。而普通人押的是生活费,一旦有风吹草动,价格暴跌是很多人难以承受的。

同时,随着算力提高,挖矿的难度越来越大,每年挖矿的电力消耗很惊人,却做着毫无意义的计算,也是监管层“手刃”比特币矿场的原因之一。

新事物是对认知的刺激

由于比特币的出现,很多人在研究它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编程、密码学、信用货币,全新的概念,很快在我们的耳边激荡。就像外来的病毒会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比特币的出现是关于货币、信用、去中心化、私产保护等等,不同理念背后的冲突和碰撞。

疯狂的比特币,是天使还是魔鬼?

不管你接不接受,新事物都会不断地产生,用开放的心态认识新事物,你的适应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同时,比特币的出现也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很多人都知道比特币,但是比特币在大脑里就是个词汇而已,没留下任何痕迹;而有些人把比特币、区块链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知道所以然;还有一些人行动超前愿意承担风险,投资了比特币。事实再次证明了面对相同的事物,大家感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确实不一样,值得每个人继续修炼。

所以,对新事物保持一定的敏感,不仅是认知的不断升级,也是保持对大脑新鲜的刺激。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旧思维认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新事物却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但也没必要变得无所适从,坚持自己的判断原则。

不管比特币是天使还是魔鬼,保持社会稳定、财富分配相对公平,对大多数人是有益的这是底线,不能成为少数人获利的工具,却剥夺别人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