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水码头 今朝新枢纽

交通是一座城市得以长久灵动的命脉,也是城市发展最基础的设施。展开恩阳新区发展的新画卷,纵贯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八方;桥似飞虹,路如蛛网,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呼之欲出。

恩阳新区成立5年来,恩阳交通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用心血和智慧描绘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演奏出了一曲曲大气磅礴的发展新乐章。

发展为本

全域交通初形成

5年里,恩阳坚持发展为本,围绕构建全市“6631”综合交通体系,全区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2.9亿元。

建成巴恩快速通道、恩阳大道等城区干环线公路27公里,升级G244、G347等国省干线公路172公里,建成恩阳新大桥、芦溪河大桥等大中型桥梁7座、隧道2座,完成群乐、兴隆等14个乡镇过境公路黑化,新(改)建县乡联网路224公里、通村通畅公路1204公里,打造产业园区道路386公里、乡村旅游公路293公里,100%的乡镇和行政村通水泥(油)路。

2018年,承载巴中人千年飞天梦的巴中恩阳机场即将通航,机场快速通道雏形初现,巴恩快速通道、恩阳大道将巴城、恩阳新区无缝连接,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大动脉有力激发了新区的无限活力。

新区成立伊始,恩阳区委区政府将构建“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放在了“四新恩阳”建设的首位,通过政策优先倾斜、要素首先保障,全区上下汇聚强大工作合力,恩阳交通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时间的刻度标注着恩阳交通阔步前进的步伐。5年时间,恩阳交通建设一路快马加鞭,高奏凯歌。

“五年里,我们坚持以发展为本,突出‘加密、联网、升级’,以航空、快铁、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干线和城区外环线、城乡中环线、区域大环线三条环线为支撑,以通乡到村、覆盖村组、联网成带的农村路网为衔接,全面构建‘五纵五横三环一航’交通大网络,打造全域交通,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已初步形成。”恩阳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彬介绍。

管养并重,平安交通促发展

从高高的义阳山顶俯瞰恩阳大地,青山绿水间蜿蜒曲折的公路,犹如一条条巨龙盘桓在恩阳大地,它是恩阳经济发展的脊梁,助力恩阳人民脱贫奔康。这一条条巨龙在恩阳交通人手中被打造成了“畅安舒美”的富裕路、平安路、文明路。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恩阳建区以来,累计新(改)建各类公路达1530余公里,全区公路总里程达2600余公里。面对越来越庞大的交通网络,“如何管好、用好公路”这道考题摆在了恩阳交通人的面前。

每一个时代提出的考题,都是时代给予的发展机遇。

恩阳区将公路管理养护作为巩固交通建设成果的重要抓手,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养体系,实现了有路必养、管必到位,责任明确、全域覆盖。实行“三员联动”,强化路政管理。建立了区有路政员、乡镇(街道)有监管员、村(居)有护路员的公路路政管理体系,整合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筑牢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墙。采取“四级分担”,强化日常养护。建立区养护段、片区养护站、乡镇(街道)养护班、村(居)养护队的“四级养护责任体系”。恩阳全区先后成立机械化养护中心1个、片区养护站5个、乡镇交管站27个和通村公路管养队439个,强化公路日常养护。同时,引导受益民众参与养路、护路,彻底改变了过去“政府投、政府养、难管护”的单一方式。

按照“党政领导、多方参与、属地管理”原则,恩阳全面推行公路路长制,由区级领导担任国省县道公路路长、乡镇主要领导担任乡村道公路路长,对联系公路的路政管理、日常养护责任落实情况等进行统筹管理和督促检查,以路长制实现“路长治”。

创新为要,智慧交通惠民生

如今的恩阳,不仅交通硬件实现大跨越、大提升,在交通公共服务、智慧交通打造上也不断探索创新,在便民利民的同时,推动着恩阳交通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恩阳区成立之初,基础条件较差,全区交通滞后,无一家公交公司和出租车公司。面对发展难题,恩阳交通规划坚持顶层设计,从陆运到航空再到水运,布开了一张三维立体式智慧交通网络;从城市到乡镇再到农村,实现了全域覆盖;从外接到内连,路网实现外畅内快。

按照“建制村客运全覆盖”的思路,恩阳区整合农村客运资源,推行“一路一公司”“一片一公司”“长线带短线”“热线带冷线”的经营模式,采取“公司化经营+政府补贴”等方式促进了恩阳农村客运全域发展。

“以前村里没有客车,每次到城里去买东西、办事都得背着背篓走很长的山路,然后到乡上坐客运车到城里,早上就出发,晚上才能赶回家。现在,每次进城来回一趟两三个小时就够了,既方便又安全。”恩阳区石城乡显石寨村民肖映强说。

农村客运全域发展,不仅让恩阳农村村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便捷交通服务,还带动了全区农村的产业发展。公路建设一小步,经济发展一大步。日臻完善的农村公路设施,让恩阳更多贫困村民脱贫增收,走上小康之路。

为加快推进农村物流发展,恩阳区还按照“以中心带园、以园带站、以站带点”的思路,建立了区、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农村物流全域覆盖。全区目前建立区级配送中心2个、乡(镇)物流场站27个,村级物流网点439个,推进了农副产品物流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加了群众收入。

与此同时,恩阳正在积极探索交邮共建、交农对接、货运班线新路子。

五年来,恩阳不仅优化了恩阳至巴中主城区公交线路,增开城区公交线路2条,还组建起4个农村客运运营公司,开行农村客运班线77条,为全区老百姓圆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乘车梦。

如今,在广袤的恩阳大地上,城区内公交线路纵横交织,成网惠民;乡村里,一辆辆客运车直通村民家门口。恩阳全域智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曾经的水码头已蝶变成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新时代、新征程,恩阳区将以全市第三轮交通大会战为契机,继续围绕全市构建“6631”综合交通体系,以“加密、联网、升级”为抓手,建成以航空、快铁、高速公路为骨干、融入全国的对外大通道,以及区域内循环路网,未来五年完成投资230亿元以上,构建“五纵五横三环一航”交通大网络,书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