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早在蒙古统一之前就已经屡见经传。《隋书》称之为“拨野固”。《新唐书》和《旧唐书》称之为“拨野古”“拨也古”。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元史》称之为“八儿浑”、《蒙古秘史》称之为“八儿忽”、《史集》等称之为“巴儿古惕”。清代的各种史料称之为“巴尔虎”,沿用至今。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从巴尔虎作为一个著名的部落名称出现在各类史集上来看,巴尔虎蒙古族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拨野古在公元3世纪就参加了以丁零为核心的部落联盟算起,巴尔虎蒙古族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2]

“巴尔虎”是一个古老的名称,最早见于著名的突厥阙特勤碑上。历史上,巴尔虎蒙古族是一个弱势部落,就像这个弱小的民族部落一直在历史的夹缝中聚聚散散,却奇迹般保留了下来一样,这一古老的名称千百年来能够延续下来并使用至今,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阙特勤碑是公元732年,突厥芯伽可汗为纪念其弟阙特勤的功勋而建立的。阙是人名,特勤是突厥的官号。碑为大理石制成。在阙特勤碑上“拨野古”一词曾出现多次。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说明那一时期,“拨野古”已经作为一个著名的民族部落活动在漠北草原了。从此以后,巴尔虎在中国历代史籍中均有记载。恩格斯曾说过:“部落的名称,在大多数场合下,似乎是偶然发生的,而不是自己选择的”。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巴尔虎”一名,源于巴尔虎的祖先巴尔虎代巴特尔。巴特尔是古代蒙古社会的一种尊称。巴尔虎人认为:他们源于他们共同的祖先——巴尔虎代巴特尔,他的后人以他为骄傲,并逐渐将人名演变为全部落的名称。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陈”“新”由来

后来,巴尔虎蒙古人随着不断迁徙,分散到贝加尔湖的东部和南部。清康熙年间,有一部分巴尔虎蒙古人被编入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广大地区,还有一部分成为喀尔喀蒙古(今蒙古)诸部的属部。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1732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守,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3796人迁驻呼伦贝尔牧区,以防俄人侵扰。其中275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2400多名巴尔虎蒙古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两岸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为区别这两部分巴尔虎蒙古人,便称1732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1734年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

巴尔虎蒙古部落的由来

漂亮善良的蒙古族姑娘娜仁高娃(导游)

新巴尔虎蒙古人居住在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