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為什麼設立直轄市?

一江春水143398735

毫無疑問,重慶是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

只是,長時間以來,人們對重慶這個直轄市不滿,因為僅從經濟地位、文化環境和地理位置而言重慶都不是最好的,為什麼就要設置在了重慶呢?

儘管很多人不服,但我們還是來試著探究原因。

首先一個,重慶這個位置是戰略要地。熟悉歷史的應該知道,重慶在抗戰時期就是陪都,且因為山地圍繞,易守難攻。比如,在近代抗戰,重慶一直是久攻不下,只能靠空襲。另外因為地形的複雜性,很多重要武器都隱藏在這裡。比如現在很多人喜歡如此調侃重慶地域的複雜性,停靠在八樓上的二路汽車。戰爭來臨,我們需要這麼一個大後方。

第二個,這個是因為三峽工程的需要。三峽工程造成了大量的移民,絕大一部分是四川川東這一邊的,而原本川東就很窮,如果一來,即便有國家支持,重慶的發展也會很麻煩。

第三個,重複行政的安排。開始國家是準備設立三峽省的,但後來發現設省的話,會出現很多重複性的行政機構,加重負擔,所以經過多重討論,就設置成了直轄市。

第四個,西南地區需要一座中心城市來帶動西部的發展,而重慶依託長江水道,地理區位優勢明顯。而且作為近代陪都,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另外一個,還需要看著,川藏滇等地區。


鹿遙知林深

中國有四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重慶是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

1985年3月,國務院成立了三峽省籌備組。1986年5月,三峽省籌備組改建為國務院三峽地區經濟開發辦公室。198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撤銷三峽省籌備組的通知。至此,三峽省成為煙雲。而重慶直轄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1995年10月27日,李鵬在與時任機械部副部長、候任重慶市委書記張德鄰談話時,給他交代了中央正在考慮建立大重慶市,同時管好三峽庫區移民的意圖。

1995年12月25日,李鵬和胡錦濤同志商討了重慶建立直轄市的問題。胡錦濤認為這對三峽移民有利,表示贊成。

1996年6月26日下午,李鵬請四川省委書記謝世傑、省長宋寶瑞、省委副書記蒲海清、重慶市委書記張德鄰來談重慶直轄市問題。

1996年9月5日上午,江澤民同志主持常委會,通過了重慶市從9月15日起代管萬縣、涪陵、黔江“兩市一地”,蒲海清為代市長,王雲龍為常務副書記的決定。張德鄰繼續擔任重慶市委書記。會議決定,按照法律程序,由國務院提出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提交1997年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1997年3月14日下午,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與會代表2720人,得票2403張,佔88%。1997年5月21日上午,中央政治局通過任命張德鄰為重慶市委書記,提命蒲海清為市長候選人。

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掛牌成立。

關於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思考:中央認為,設立重慶直轄市不僅有利於解決四川省面積過大、人口過多、難於管理的問題,而且有利於加快四川省和重慶市的經濟發展,帶動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開發,有利於三峽工程建設和做好移民工作。


戴西南

按照我國現在的行政體制,省下面是市,市下面是縣,縣下面是鄉鎮,這就是四級體制;

而直轄市不同,可以直接管縣,是市、縣、鄉鎮三級體制。

從四川省來講,要直接管221個縣確實有困難;而重慶就可以,當時是管42個縣。這樣一來,重慶直轄市就沒有地市級機構這一中間層了。地市這一級五套班子都是齊全的,公務人員不少,撤銷了以後,整個直轄市的編制減少了三分之一,這樣就初步形成了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

當然我只能說是初步形成,今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現在,我個人體會,設立直轄市而不是省有幾大好處:

一是去掉中間層,效率提高了。

二是公務人員少了,現在重慶市公務人員佔總人口的比例是全國最低的,比北京都低。這樣就減少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可以把錢更多地用在建設上。

三是幹部責任感增強了,工作積極性提高。可見其實在中央,重慶還是被當作省來看待,跟北京、上海、天津很不一樣~~


不帶眼鏡的學霸

重慶為什麼設立直轄市,準確的說是恢復直轄市,其主要原因是重慶的綜合實力至1949年新中國建國至今一直很強勢,長期位於全國各大城市前三到六位,渝(重慶)並且和京(北京)津(天津)滬(上海)穗(廣州)一同是唯一處於全國十大城市從未出過列的五大城市,建國初期的大區建制把西南大區首府設在重慶,並且當時的重慶就是新中國定的直轄市,因而在西南第一個建市並擁有陪都歷史原因的重慶是西南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整個西南地區城市的領頭羊,例如1952年四川省定省會於成都,當時的成都市區面僅現在一環以內還不全是,城市小而工商業落後,這時作為大區首府的重慶響應國家及西南區政府關於支援建設四川省省會成都的政策,大力支援成都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把一些學院、科研單位和企業整體或部分遷往成都,有史可查,五十年代初因支援省會建設而遷往成都的重慶人就達到二、三十萬人。但1954年因撤銷大區建制的同時也撤銷了除北京天津上海三個城市以外的九個直轄市,重慶因此被降為四川省省轄市,天津也於1958年也降為河北省省轄市同時也將河北省省會遷到天津,但四川省卻不能將省會遷至重慶,其主要原因是當時國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建設成都,也因當時建國不久還是以農業糧食為主,不可能放棄成都平原這一糧倉也沒經濟實力來遷省會至重慶,隨著中國的開革開放越來越重視工商業,這就造成了作為西南工商業第一大城市的重慶因省轄市的政治地位而得不到更好的發展,有可能會毀滅當時的一個特大城市而造成國有固定資產的流失,國家也極力想辦法挽救,把重慶第一個設為計劃單列城市,第一個定為副省級城市,但效果不大也不好,隨著三峽工程的通過,國家於1967年恢復天津為直轄市後再一次藉機在1997年恢復了重慶為直轄市,為什麼叫藉機?實際上三峽工程與重慶直轄有多大的關係呢,其實並無多大,有更主要關係的是國家對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和重慶恢復直轄市的關係,國家需要重慶這個全國前列的大城市,也更需要重慶這個正省級直轄市來帶領西部大開發,以免西部各相同級別的省會城市相互不服誰來帶領,所以發展好西部唯一的超大城市和拿個直轄城市來帶領西部大開發才是國家從新設立重慶直轄市的真實原因。以上純屬個人看法,歡迎各位來討論,但望各位不喜勿噴。



用戶6002365358618319

重慶位於祖國的西南部,曾經為四川省省內城市,中國著名的山城重慶,城市依山而建,立體感十足,巍巍壯觀。

重慶距離四川省省會城市最短的一條高速公路,渝蓉高速251公里,成都到重慶駕車,只要差不多兩個小時,如果坐成都到重慶的高鐵,也僅要不到一個小時。

1997年6月,為了國家重點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和發展,為了長江三峽沿岸移民的搬遷安置工作,四川的重慶市,四川的涪陵市,四川的萬縣市,四川的黔江地區等四個地級以上城市,總共38個區市縣,人口超過3000萬人,一起劃出四川,一起成為新的重慶市。

當年為了精簡機構,不為國家增添負擔,沒有成立所謂的三峽省,也沒有成立所謂的重慶省,直接成為重慶市,四川的重慶市還管轄了四川省的地級城市四川萬縣市,四川涪陵是四川黔江地區等,面積達到8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中等省級的規模,比中國臺灣省面積還大得多,也比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相加的面積還多的多,與中國浙江省面積不相上下。



見解派

重慶為什麼設立直轄市,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重慶!

重慶,簡稱渝或巴,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

重慶是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

以上可以看出,重慶地理位置重要,是國家現代製造業基地,具有長遠的戰略地位!正好符合直轄市條件

設立條件

成立直轄市主要要具備以下條件:

1、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政治優勢,在國內主要城市中經濟體量靠前,直轄後能夠輻射,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的發展,且應與原有直轄市保持一定距離,例如原省屬時期的重慶市為計劃單列市,國內政治經濟地位較為突出。

2、人口不少於200萬人,且是所在區域最大的城市,因為密度人口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

3、非省會城市優先考慮,且城市和人口規模經濟體量綜合實力等超越所在省省會城市,長期居省內第一位置

4、省會直轄後本省它城有能力肩負省會職責。

5、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至少達到自足水平,便於往後政府調控。

6、儘量不破壞所在省的行政版圖。

所以會設立重慶為直轄市而非直轄省。

我是小冉,一個懷揣夢想奮鬥的人!




手遊狂人張三

為什麼不設立川東省或三峽省,而是設立重慶直轄市?

首先要說的是老重慶市,老重慶自民國開阜以來,一直是西南的重工業城市,工業相當發達。抗戰時期的陪都,工業佔四川的70%。解放初期是西南大區的首府,中央直轄市。

1954年國家撤銷除北京上海以外的所有直轄市,重慶也因此併入四川,降為副省級城市。重慶自解放到上世紀80年代,經濟總量一直在中國第二到第五之間徘徊。經濟收入主要是支持西南地區雲貴川桂臧的發展與建設。到了上世界80年代重慶自身並沒有得到發展,由於重慶長期處於只輸血,自身卻不能用自己的錢用於發展,致使重慶城市建設破爛不堪,這時重慶與四川的矛盾也很快加深,鑑於此,1981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討論過重慶直轄的問題,但是沒有通過(本人當時清楚的記得這件事)。雖說重慶沒能直轄,但是國家還是在1983年2月第一個通過了重慶計劃單列。這比以後計劃單列的瀋陽武漢等城市早了近一年半的時間,成都是1989年才被列入計劃單列城市。另外重慶是從1954年併入重慶時就是副省級城市,而其他計劃單列城市是1994年國家撤銷省會計劃單列市時,將這些計劃單列城市和撤銷的省會計劃單列市同時升級為副省級城市時才成為副省級城市的,所以說從1954年至1994年,重慶市是在中國的城市級別中是僅次於北京上海天津的,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有人說重慶是借三峽工程直轄的,這個可以承認。但是說沒有三峽工程重慶永遠不可能直轄,這個不敢苟同,我認為沒有三峽工程重慶一樣會直轄,只是時間會延後的問題。


遐想不等於幻想


簡述五:

【一】重慶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西南發動機,是西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是工業發展實力和經濟建設規模長期處於全國前八、西南之首的城市。

【二】重慶是老一批的建國直轄市,且長期是西南唯一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四川省會成都直到1994年才升為副省級。

【三】重慶為地方經濟發展建立卓越功勳,但行政低效掣肘,當時計劃經濟大背景下,老四大全線受困(滬漢沈渝),亟待從體制上創新。

【四】重慶是有優秀工業經濟基礎的戰略大後方。抗戰陪都、三線建設基地,擔負國家安全重要使命。

【五】恰逢決策後期出現的三峽建設和移民需求。

第一丶二、四,乃重慶恢復直轄的底子。

第三、第五,乃重慶恢復直轄之導引。

八十年代初,鄧老視察重慶,對當時民生建設震怒(鄧老、劉帥、賀帥曾是五十年代西南軍政委員會負責人。今之重慶人民大禮堂、大田灣體育館即當時修建),即意恢復重慶直轄市。畢竟重慶作為當時西部龍頭、西南最大工商業城市,在五十年代後撤銷直轄市的三十年間,重慶已經完成支援四川建設的歷史重擔。在當時被同時撤銷的10個直轄市中,天津已於1967年率先恢復。讓重慶長期置於行政錯位局面,不利於穩住這個大西南經濟和工業的基石。

可惜的是,恰恰因為太長的決策準備期,八十年代中期到恢復直轄前的這十年,四川省為提前應對重慶直轄而採取了釜底抽薪式"行政干預”,致使重慶遭受集中式重大損失,導致民生、經濟、工業嚴重降速或停滯,從全國前三四降至第六、第七,從重慶為成都的兩倍多降為1.5倍。這是中央決策效率不如地方落地速度的典型表現,也是地方保護主義的經典案例,尤其在當時各省市大家都不寬裕的情況下,地方保護主義猶甚。

正是這十年,埋下了成渝罵戰之根。所以,四川年輕一代朋友應多瞭解歷史。由於成都乃最大受益區,成都人更應感恩。感恩方可解怨。


故鄉廣安

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其實是一種“迴歸”。因為在歷史上,重慶城兩次直轄:民國政府時期,重慶成為陪都也是行政院直轄市;新中國成立後直到1954年,重慶先為中央直轄市,後改為西南地區直轄市。

20世紀60年代的重慶,雖然不再是直轄市,但仍是四川省乃至整個西南地區最好、最大的一個城市,當時的重慶人口有400多萬,而成都還不到200萬。

改革開放初期,重慶市也是朝氣蓬勃的,給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比如1983年,重慶在全國第一個被列為計劃單列市,在試點過程中搞過很多改革。

1980年代中期,中央就提出把重慶從四川分出來,單獨建省的設想。1985年,因為要籌建三峽工程,曾考慮過成立三峽省,把四川分為兩個省,一個以成都為中心,一個以重慶為中心。

中央正式醞釀設立重慶直轄市是在1994年。考慮設立重慶直轄市,主要基於三個原因:一是四川省人口過多1.1億,是當時中國人口第一大省。



其次,是鑑於三峽工程建設的統籌管理,尤其是在移民方面的管理。

再者,重慶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城市,成立直轄市,可以充分發揮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帶動輻射四川省東部乃至整個西南地區。


當時重慶設立直轄市,在行政區劃上有幾個考慮。有的建議把四川的廣安,南充,達川等都納入重慶直轄市範圍。但這個規劃建議,有點讓重慶小馬拉大車的感覺,因為這樣下來,重慶市範圍貧困縣太多了。最後考慮到重慶實際上的輻射力,僅僅將涪陵、萬縣等地區納入重慶市範圍。


紅谷新視界

首先是四川省人口過多,1.1億多人,相當於英國和法國的人口總和;面積大,有57萬平方公里,管轄23個地級行政區、221個縣級行政區,是中國管轄縣級以上行政區域單位最多的省。人口多,地盤大,管理行政效率低下。

其次,是為了便於三峽工程建設的統籌管理,三峽工程百年大計,絕對是千秋大業,有效治理了長江幾千年來的水患,庫區人民為此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國家必須給出相應的補償,將庫區成立直轄市還是三峽省最終決定以重慶作為帶頭大哥成立直轄市,放棄宜昌為省會的三峽省,將庫區所在地大萬州區和黔江,涪陵歸入重慶直轄市,大力扶持庫區重點萬州的發展為重慶第二大城市,這也是為什麼鄭渝,西渝,沿江高鐵都匯聚於萬州的原因。

再者,重慶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城市,現代化以來都是力壓成真正的西南一哥,實力超強,成立直轄市可以充分發揮其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所以國家定位的五大中心城市重慶赫然在列,可見國家對其定位之高,西南是國家真正的大後方,戰略縱深,重慶曆經第二次世界大戰民國首都重慶大轟炸的考驗,山城屹然不倒,這種區位優勢高層不可能總結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