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龙场乡:易扶搬迁搬出幸福生活

别具风格的白族风情建筑、自然质朴的白族风情园、设施完备的安置小区……

走进水城县龙场乡白族风情小镇,眼前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新的家园催生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新生活。

“做梦也没有想到能搬到这么漂亮,生活条件又这么好的地方,现在我在茶叶加工厂打工,一个月工资是1580元,而且到加工厂学到了炒茶手艺,自己也种了十多亩茶叶,以后准备把手艺带回去,自己加工,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增收”。搬迁户李杰说。

龙场乡易扶安置点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分为两期建设,可安置贫困户1147户4410人。安置点一期已建成187栋独立框架结构房屋,现已有206户安置户领钥匙入住,507户2062名贫困群众预计六月底全部搬迁入住。

易地扶贫搬迁,不能一搬了之,还要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深山区的砖瓦房拎包进城,住进了设施完备的小洋楼,从大山深处搬来的贫困户们如何安居乐业?龙场乡自有妙招。

龙场乡将搬迁安置、产业配套、景区打造有效结合,以景区为吸引,以产业为支撑,以就业为保障,正在实现产业、创业、就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确保贫困群众搬出幸福生活。目前,安置点通过茶产业、制衣厂、景区管理等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共850个,可满足易扶安置点550户搬迁户的就业需要。

水城县供销社南部园区制衣厂就是解决搬迁户就业、致富而建设的企业,预计投资500万元,计划年产量达到800万件,可以解决450人的就业问题。

龙场乡易扶搬迁安置点还成立了易扶党支部,负责与园区内各类产业就提供就业岗位进行精准对接,并全程参与和组织就业入职、培训和劳务输出每个环节,保障搬迁群众有充分的务工和就业机会。

从龙场乡麻窝村搬迁来的陈选益,通过常年打工积累,在泥水工方面“有一手”,党支部了解情况后,推荐他去安置点二期项目工地务工,收入有保障。“每个月能有个三、四千,干得多拿得多。”

夏日的水城县南部农业产业园区,2.4万亩茶园连绵起伏,园区打造的一万亩高标准茶园位于南部园区易扶搬迁安置点周围,茶园每年预计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1.2万人次,可为300多人提供长期性就业岗位,当地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吃上“茶饭”走上致富路。

谈到采茶收入,龙场乡麻窝村村民温文花很是高兴,她说:“一个月通过采茶有两、三千块钱,等到两年以后,自己种的茶叶可以采了,还可以卖给公司,这比种苞谷划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