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進入2018,快消品漲聲一片

各大食品巨頭價格紛紛上漲。漲價幅度在20個點左右。自媒體們一片歡呼,就像終於逮到皮幾萬和XXX一起做頭髮一樣,瞬間帶上了娛記的節奏,搞的業內一些中小品牌貌似得到了皇帝大赦,覺得機會終於來了,離起飛只差一把東風一樣。讓老納實在看不懂,大品牌漲價了,對自己品牌是不是利好,難道心裡沒點數嗎?

自嗨的快消

身為一名快消人,對於產品漲價,我自然是表示歡迎的。大企業的漲價,讓小企業的生活空間更大一些,產品漲價是對現在居民消費水平上升的尊重。

然而在各自媒體的宣傳下,我看到的是一片自嗨的高潮——我是不相信會有百姓喜迎油價上漲的,可在我們的自媒體圈裡,我看到好象是全國人民喜迎快消品價格上漲。大有一種“終於等到你漲價”的感覺。

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這幾年快消圈裡的自嗨套路在漲價這出戏中,集中爆發。看一下快消圈這幾年的自嗨手段,我們是怎麼自己欺騙自己的。“這創意好,這設計好,只要上市,一定大賣”“這理念先引,一定能引領時代”,用現在互聯網的話說“操作一頓猛如虎,一看戰績零比五”。

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這兩年快消品賣不好,動銷不好,被消費者嫌棄了。你漲價就能扭轉自己的局面了?你說因為生產成本上升了,所以倒逼著漲價。是的,原材料是有上幅。但是人員成本下降了多少。現在有幾個企業不裁員。多少企業的員工比例下降25%以上;哪個快消人員說自己現在的工資比兩年前工資高?你的企業有多久沒給員工漲工資了?人少了,工資低了。原材料漲個5%頂天了。

這是巨頭們的又一個策略。往每年行業15%的下滑速度,漲個20%的價格,2018年的數據還是能看的。

但能不能看看自己現在的優勢和劣勢。消費者需要的是消費升級,不是產品漲價。漲價和升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好嘛?

這次的漲價,再一次看到了快消品的墮落。要知道當年快消老大要漲價,都要被國家物價局約談的。你為什麼要漲價,是不是想製造消費恐慌,你是不是涉嫌到壟斷,各企業的老闆們象個犯錯的小學生一樣要檢討。

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而如今呢企業有自主定價權,再沒有行政命令干涉了。政府知道“你漲你的,消費者買單,算我輸”。

這個轉變,是這幾年消費者對快消品認識的轉變,也是快消品同行互黑,對消費者關注太少,自嗨的結果。

小企業的機會?

這是快消品前所未有的報團漲價,以前康師傅要防著統一,寶潔要防著聯合利華,青島要防著華潤。但這一次,大家統一步調,一起漲價。

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巨頭們的漲價,對於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可以說更大了,比如康統後面的今麥郎的生存空間更大了。但二線品牌也好,三線品牌也罷,在這個機會面前,依然還要走好自己的規劃,不能貪之過急,機會也伴隨著危險。

以自己親身經歷來說明吧。老納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河南科迪公司。嗯就是那家網紅奶公司。科迪旗下有四大分塊:方便麵、速凍、牛奶、超市。2006年科迪正是最低谷的時期,除了速凍,每個公司都虧損。那年因為棕櫚油上漲,行業老大康、統也都紛紛漲價。這個時候科迪的老闆錯誤的認為這是科迪方便麵的機會:我們的面量更足,還不漲價。

當時科迪速凍從外面貸款3000多萬,本來是用於速凍產品的升級、渠道的建設。可老闆把這些錢都投到科迪面老總上。大量從外面招營銷團隊。以河南白象方便麵集團的離職員工為主。

最可笑的是當時挖來的副總裁,是白象一個得腦血栓的退休經理。至於帶來的團隊,我不過多評價了。當時方便麵這個已經被打入冷宮的產品,突然熱鬧了起來。高薪聘請團隊,兩個月挖幾十名員工,各項福利待遇。感覺面老總要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然而不到半年時光,錢花完了,人也散了。面老總更寂寞了。而如果把這筆費用投入速凍,多買幾個冰櫃,多招幾個人,或許速凍會比乳業更早一步上市吧。

不要因為外部的某個因素,便打亂了你的計劃。在這快消瘋狂的年代,穩定大於一切。小企業的容錯小,更要注意,不要步子大了,扯到了蛋。

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便宜了誰?

這一步飲料的漲價,可以說對瓶裝水企業是又一波利勢。其實這兩年,飲料行業的下滑並沒有影響瓶裝水價格的上升。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認知,瓶裝水的市場會越來越大。只要行業別互潑黑水,瓶裝水的市場至少要再翻幾翻。

快消同行互潑黑水這事,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下來。我們可以看現在的乳企,當年乳企互揭黑料,真是不雅於中統軍統的權利之爭。結果是便宜了境外的奶粉集團。各種奶粉代購,假洋鬼子,紛紛稱雄。

如今意識到錯誤的中國乳企開始抱團取暖,不再互黑,而是團隊一致,槍口對外,各種自媒體都是揭露外國奶粉是怎麼不和中國寶寶的標準。當年他們怎麼互黑的,現在這些手段都用在對等洋品牌了。

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如今飲料的漲價,把消費者推向了瓶裝水。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還認為瓶裝水只是簡單過濾,與家裡的自來水無異;而飲料是水+元素,科技含量、添加物更多,所以才會比水貴,同樣價格買水太虧。可當消費者意識到飲料是一種“汙染”了的水後,飲料的下滑會進一步加劇,水的明天會更燦爛。

只是希望瓶裝水的同行,把水做的簡單點,別弄個喝你的水能長壽,喝他的水是短命,互黑帶來的收益永遠只是短期的。

焦慮能一漲了之?

這幾年快消品生意不好做,尤其是大企業更是風雨飄遙。漲價能止住企業的利潤、銷量的雙重下滑嘛?我看未必。就象我說的,消費者本來就不想消費的東西,沒道理你漲個五毛一塊他們就買了。

大企業真正做的是如何挖掘自己團隊的內部力量,調動內部的積極性,開發出新的產品,這才是真正的升級。

看看2017年,大企業在下滑,但一些小企業做的小而美的產品,卻走出了自己的世界。網紅的火雞面,它的市場操作就是走網絡口啤營銷,並且產品是真的面身勁道,口味勁爽,最主要的是真的讓你忽略它是一款方便麵。

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科迪的網紅透明枕小白奶,靠的是微商團隊和淘寶的運營。把線上旗艦店交給專業的阿里運營人打理,再發動微商團隊。靠著自己獨特的包裝,純奶一樣的口感,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科迪乳業的支柱,雖然如今各大企業都在模仿,但這些模仿者(包括蒙牛)只是把透明奶當成一個豐富自己的品項,並沒有真正重視起來這塊市場。

快消品奇談:漲價就能解決消費者不買的問題?

2017年過百億的大企業都難熬,但那些在10億左右的企業都過的相當的滋潤。舉個簡單的例子,河南有個中沃的體質能量,年銷售額在12億左右。2008年中沃還是一個什麼產品都要模仿,出過玉米汁、山藥汁、冰糖雪梨等產品,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山寨公司。可是在2012年左右,中沃推出的體質能量,雖然也是模仿紅牛推的功能飲料。但卻在市場上逐年上升。請了佟大為為代言人,還贊助了CBA聯賽。

如今我們的紅牛把2018年戰馬目標訂在了15億。如果華彬集團的人,操作戰馬時,還想著紅牛才是我的未來,戰馬肯定做不過體質能量。

其實多少小企業,無論是團隊也好,操作思路也罷,都跟大企業有天遠之別,可是人家就是在你不注意的地方過的相當的滋潤。而大企業,出一款新品,首先自己的業務團隊就有排斥心理,這東西能成嘛。消費者還是認老品的。公司出這個,就是費力不討好,為了KPI,強壓下去,等到了淡季再退貨。

這樣週而復始的想法,產品能成功才見鬼了呢。為何快消品企業不能象互聯網公司,把團隊各出自己的產品呢?網易養了N年豬後,大家關注了網易的雲音樂、網易遊戲、網易考拉等等。這些產品沒有一個是網易郵箱的人去經營的。

為什麼你快消品就認為1個團隊就能把所有的品項都經營好呢?不要說這樣增加人員成本,那些小企業的團隊,跟你一個省區比都小,但貢獻度要比你的多太多。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打造專業的團隊,讓自己和自己競爭起來。騰訊的人看到王者榮耀團隊拿100萬的年終獎,不會想的是,這些人命真好。而是想的,我們的團隊也要出更牛逼的產品,拿更多的花紅。

打破你的大鍋飯,賠養內部團隊,賠養一些一個億左右的品項。內部競爭起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

當互聯網公司為留住人才而努力,快消行業卻天天在想,怎麼把這幫傢伙裁掉而煩惱。阿里、美團都是為他們的一線執行鐵軍驕傲,只有我們快消,把人當成負擔……

這個差別,不是你漲個價就能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