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星爺的林允還不如景甜,《戰神紀》這爛法是致敬張藝謀嗎

文/馬慶雲

新星林允,憑藉《美人魚》和《西遊伏妖篇》已經成為票房50億的女演員,按理說。號召力不會太差。但看完了其主演的電影《戰神紀》之後,我只想說一句話,沒有周星馳的林允,真的還不如一個到處露臉的景甜。

沒有星爺的林允還不如景甜,《戰神紀》這爛法是致敬張藝謀嗎

電影《戰神紀》想要講一個蒙古草原為什麼崇拜鐵木真的故事,結果講成了妖魔鬼怪橫行的打怪獸電影。故事之“單純”,簡直讓人聯想,編劇是不是經常在小學生作文比賽中拿到鼓勵獎。劇情薄弱到令影迷無力吐槽的地步,實在對不起林允和陳偉霆的粉絲們。

想要講鐵木真,其實有很多種講法,但這部電影卻選擇了最糜爛的一種,將鐵木真這個蒙古族的戰鬥人物活生生打扮成了一個玄幻小丑。我之所以認為編劇過分“單純”,也正是因為在劇情中,所有情節都充滿了小孩子式的玄幻邏輯,陳偉霆飾演的男主角沒有絲毫的成熟理智,有的,只有小孩子式的喊口號和打怪獸,像一個躲著父母玩網遊的未成年。

沒有星爺的林允還不如景甜,《戰神紀》這爛法是致敬張藝謀嗎

玄幻打怪的路數,看似討好青少年觀眾,實際上會兩邊不討好。喜歡玄幻的觀眾會覺得,《戰神紀》生拉硬拽什麼鐵木真,搞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總讓人覺得違和,不如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人物來的親切。而另一派歷史考據的觀眾,更會對這種玄幻的敘事方式嗤之以鼻,認為是對歷史的侮辱,繼而認為是對觀眾智商的侮辱。

其實,電影真正構成的,是對草原文化的侮辱。這部電影的立意,是想通過電影的方式構建一個草原遊牧文化,而《戰神紀》的主要出品方也是內蒙古的電影資本。但玄幻本身是玩鬧的,充滿鬧劇氣質的,它會讓真正的遊牧文化覺得其油嘴滑舌。而這類電影構建出來的,又並非真實的遊牧精神,反而是帶著骯髒小丑帽的角色。

沒有星爺的林允還不如景甜,《戰神紀》這爛法是致敬張藝謀嗎

為文化立說,需要的是一種嚴肅的歷史精神。一絲不苟與一本正經地講故事,才能把自己的文化氣質彰顯出來。像《戰神紀》這種依靠玄幻式的胡編亂造來完成故事的,不僅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而且藏著創作者自身對文化的褻瀆態度。如果我們自己不夠嚴肅,那別人則不會尊重我們的文化。

為文化立說做電影,真正的精髓點在於,要抓住這種文化生態中的苦難意志,追問何以苦難,何以避免苦難。這也是包括韓國、印度和不少伊朗民族電影都遵循的基本原則。我們很難看到一部韓國曆史劇會充斥著玄幻打怪的元素。大家都會以這種玩鬧為恥。

沒有星爺的林允還不如景甜,《戰神紀》這爛法是致敬張藝謀嗎

這類創作方式的始作俑者,自然是老謀子和老謀子的《長城》。他們固執地堅信中國影迷的審美只停留在看熱鬧的檔次上,以為樹立兩個可以打架的隊伍然後開打,只要打的熱鬧,便能糊弄影迷了。《長城》便是這種景甜大帝打小怪獸的影片。

這次,《戰神紀》又是陳偉霆帶隊打小怪獸的影片。所謂的鐵木真,騎著馬,掄著斷魂槍,就把地下要跑出來的小怪獸和大怪獸們給終結掉了,不知編劇們自己想想,會不會為這幼稚的劇情而臉紅羞臊呢?

沒有星爺的林允還不如景甜,《戰神紀》這爛法是致敬張藝謀嗎

其實,這類電影,怎麼打併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何而打。無論是張藝謀的《長城》,還是哈斯朝魯的《戰神紀》,都在怎麼打上極盡花架子之能事。他們依靠後期的特效技術,拼命地向影迷炫耀那半老徐娘的風韻。張藝謀執迷於體操式的打怪獸,哈斯朝魯則深陷兩軍對壘就是衝上。一點智商都不講的打鬥。

怎麼打,真的不重要。即使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從打仗到打仗的小說裡邊,也沒有大篇幅地描寫兩軍對壘如何廝殺的。這種廝殺,容易陷入一種特效的複製粘貼當中去。看似是宏大場面,實際上不過是掩蓋自己內心的虛偽:劇情那麼孱弱,觀眾會不會看不起我的智商呢?

沒有星爺的林允還不如景甜,《戰神紀》這爛法是致敬張藝謀嗎

特效就成了遮羞布。而即使打鬥電影,為什麼而打,打之前的準備工作,兩邊都如何做佈局,永遠比打鬥的場面本身更重要。尤其在為什麼而打上,優秀的電影一定可以給觀眾一個可以移情的理由。《戰神紀》裡邊,陳偉霆飾演的鐵木真,就是為了打怪獸,而大喊大叫地打,實際上是為了展示特效而打,觀眾沒有精神上的代入感,只能覺得演員和劇情都好無聊好煩人了。

更為可惜的,是《戰神紀》在特效技術上,真的與老謀子的《長城》都不能比。如果說特效還是張藝謀的遮羞布的話,那《戰神紀》的視覺效果,簡直把編劇導演胡編亂造的底褲都扒掉了。影片最後,一望無際的草原山坡上,眾多的牧民在彈奏起自己心愛的樂器。特效技術再次天雷滾滾,真的是複製粘貼的,一個坑一個蘿蔔的放在那裡。這是多瞧不起影迷的審美啊?

沒有星爺的林允還不如景甜,《戰神紀》這爛法是致敬張藝謀嗎

無論是《長城》,還是《戰神紀》,都是急於學習好萊塢爛片而製造出來的類洋垃圾。試圖拿特效給羸弱劇情爛片做遮羞布的,還是適可為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