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教學成果交流會在青神學道街小學舉行

四川新聞網眉山6月1日訊(劉曉靜 文/圖)2018年5月30日,由四川教智聯(教育人工智能研究聯盟)機構和眉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教學成果交流會”在眉山市青神縣學道街小學舉行,近200名新老聯盟學校代表和專家們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交流。

第三届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教学成果交流会在青神学道街小学举行
第三届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教学成果交流会在青神学道街小学举行

“行動勝於心動,手動勝於嘴動;實幹不如早幹,逼著幹不如主動幹。”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教育的時代,這是張校長學校的應對策略,同時,他也認為,老師們只有不斷學習,掌握人工智能技術,轉型優化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教學。

第三届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教学成果交流会在青神学道街小学举行

講一節新課,最難的是什麼?老師講得筋疲力盡,學生卻沒有聽懂?對此,青神學道街小學王海燕老師有自己法寶來解決。講解乘法運算定律後,王老師運用小勾學習圈·智能課堂布置練習題,學生哪些能一次性做對了?出現了哪些錯誤類型,王老師都能通過小勾大數據即時反饋功能,直觀地瞭解。因此,上課更有針對性,點撥學生更到位,難怪學生們上課積極性高,一個個都爭著回答問題。

第三届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教学成果交流会在青神学道街小学举行

經過多個學期的實踐,人工智能教育聯盟以課題帶動教學課堂智能化研究的探索模式,基地校的成績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實效。

第三届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教学成果交流会在青神学道街小学举行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是未來課堂教學的方向。要達到這樣的效果,老師們不僅要是一個學習者,還要是一個實踐者,引領者!不墨守成規,勇於打破常規,勇於創新,在未來才能是最會適應時代變化的老師。眉山市教科所胡開勇副所長說道:“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要無數的老師前赴後繼,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才能讓未來的智能教學更加成熟。選擇智能教學這條路,未來,我們都將是先驅者!”

第三届教育人工智能研究教学成果交流会在青神学道街小学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