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一)《宣示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宣誓表》三国魏 钟繇 故宫博物院藏 真迹不传于世

点评:

《宣示表》是钟繇楷书中最为精妙之作。相传晋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袋携走,后来传给侄子王羲之,王羲之又将此表传给王修,王修死后带着它入土,此表从此不见天日。此书结构严谨,用笔厚重,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梁武帝萧衍赞誉:“式巧形密,胜于自运”。

《宣示表》的前世今生:

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部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短短十余行字帖便于复制雕刻,彼时或宫廷或官府或民间多有刊刻,然而宋代刻石(或刻木)大多没有流传下来,明清二朝继而依旧拓或临本翻刻伪托,以讹传讹,致使《宣示表》面目纷呈,后人不得不将古拙的刻本视为钟繇亲笔,流美的视为王羲之临本,自欺并欺人,或以书法辩高下,或以藏印定是非,或以题跋寻真伪,或以文献讨依据,或以尺寸度大小,一厢情愿对号入座,致使聚讼纷纭。

《宣示表》最著名者见于丛帖者有:《淳化阁帖》、《大观帖》等,见于单刻帖者有:“宋徽宗刻本”、“贾似道刻本”等。贾似道刻本有两种宋拓,其一原迹曾入北宋政和内府,淳佑十一年(1251年)经俞松装裱,钤有“政和”、“宣和”、“悦生”葫芦印,后续《钟繇还示帖》,尾有董其昌墨跋,此本今不知下落。其二原迹北宋曾入宣和内府,宋徽宗细笔题签“羲之临钟繇帖”,南宋末年归贾相似道,钤有“贾似道印”及“悦生”葫芦印。此卷宋拓本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汉献帝时,他以孝廉入仕,先后担任侍中、尚书仆射,官至东亭武侯,魏初时拜相,因曾官居太傅一职,故世称“钟太傅”。

钟繇工书法,精隶、行、楷三种,尤善楷书。钟繇的书法保留古风,潇洒流畅,浑然天成,疏密有致,骨瘦刚劲,书若飞鸿戏海,鹤舞游天。后人评价其隶书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

(二)《平复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平复帖》西晋 陆机 23.7厘米*20.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点评:

《平复帖》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代表作,字体介于章草、今草之间,属草隶,犹存隶意,但无波磔,秃笔枯锋,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书法真迹,也是除了发掘出土的战国竹简、帛书和汉代木简以外,我们能看到的中国最早用毛笔写在麻纸上的字帖,流传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平复帖》被收藏界誉为“中华第一帖”和“万帖帖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为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

《平复帖》的前世今生:

考证《平复帖》原是《晋贤十四帖》中的一件,曾与众多名家字帖集中在一卷大轴上,《晋贤十四帖》在北宋年间被人从大轴上一一割截下来,归属不同的藏家。基中的陆机帖辗转流入宋徽宗御府,成为皇宫中的一件珍玩,痴迷于书画的宋徽宗,得到此帖,爱不释手,亲自在帖上加盖双龙玺印。从此,人们按照宋徽宗题字所书,将其称为《平复贴》。

在这张手帕大小的字帖上,留有历代收藏者印记或题跋,卷上所钤71方印记,犹如一部收藏简史。最早的一方印记,钤自唐末鉴赏家殷浩。明万历时,被大收藏家张丑拥有,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等人也精心收藏。在清代时,首先为乾隆皇帝的母亲所拥有,然后,又辗转到成亲王手里。同治年间,又转入恭亲王奕诉手中。民国初年,归于末代皇帝溥仪堂兄,溥儒等人名下。

1937年,溥儒先生丧母,欲出让《平复帖》以办丧事。在此期间,一些清朝遗老,如阿联、孟锡圭、朱蓬寿,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等都曾致函溥儒先生对《平复帖》易手表示惋惜,怕像恭王府出让的唐韩干《夜照白图》那样,流失海外。信致溥儒先生,大意为,现已民国,丧事可否从俭,《平复帖》可否暂押盐业银行,云云。并托傅增湘先生向溥儒先生致意此帖为祖传,还是留在本族为好。此事经傅增湘先生从中斡旋,最后张伯驹不惜倾家荡产,从溥儒手中以4万大洋购回此帖,当时,4万大洋足可以买下京城内,恭王府的宅院。后历经艰险,悉心保管,才使《平复帖》未流失海外。

张伯驹得到《平复帖》后,几个日本人表示,愿出5倍价格,以20万大洋的高价收买《平复帖》。张伯驹答复他们说:“金钱易得,国宝难求,我中华民族之国宝,只要到了我张伯驹手里,就绝不会再流入异国他乡,所有外国人就死了这条心吧!”

抗战爆发以后,张伯驹和夫人潘素将《平复帖》缝入衣服夹层中,携往西安避难,一路上担惊受怕,寝食不安。《平复帖》在张伯驹的保护下,躲过了战争的劫难。

1956年,张伯驹夫妇将《平复帖》捐献国家,才使这件流传坎坷的稀世珍宝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官至平原内史,史称“陆平原”。他出身名门,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流传下来有104首乐府诗和拟古诗,以《文赋》最为著名。善书法,《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且真实可信的名人书法真迹。

(三)《中郎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中郎帖》南宋绍兴御书院摹本 23.3厘米*2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点评:

《中郎帖》又名《八月五日帖》,是谢安写的一封报丧书信,心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同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的情感。该帖左边有南宋高宗“德寿”玺印。据此玺印及纸、墨推断,该帖应该是南宋绍兴御书院所临摹的古帖。虽不是谢安的真迹,但依旧宝贵。米芾在《谢帖赞》中称其书法:“山林妙寄,岩廓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政治家,书法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晋孝武帝时,任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进中书监,后被封为“建昌县公”。他年轻时寓居会稽,与王羲之等人纵情山水、谈文论诗数十年。在书法上,他擅长楷、行、隶书,推崇王羲之而轻王献之,有《每念帖》、《六月帖》、《告渊明帖》等书迹传世,存于《淳化阁帖》、《大关帖》、《宝晋斋》等从帖中。

(四)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羲之【唐摹本】(局部) 23厘米*14.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点评:

《快雪时晴帖》和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一同被乾隆皇帝收藏于紫禁城养心殿暖心阁(堂名“三希堂”),并被定为“三希”之首。内容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信札。以圆笔藏锋为主,体式自然优美。或行或楷,或流或止,宛如行云流水。笔法圆劲古雅,无一字不表现出作者的悠闲逸致。虽短短二十余字,却显其和谐中妙合造化的意境,于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前后两次“顿首”作连笔草书,第二行“果为”也作连笔。

作品的前世今生:

《快雪时晴帖》唐初赐丞相魏征,传于褚遂良。宋初为苏舜元、苏舜钦兄弟所得,苏氏世代仕宦,收藏宏富,仅此帖就有三本。曾经宋宣和内府,米芾《宝晋斋》为有“褚”印者。南宋初入高宗内府。明代由朱存良藏,后由卖画者售与王穉登,以后转手吴国廷、刘承禧。刘卒后又归吴国廷。元朝时先为张氏所有,后入元内府,赵孟頫受命提拔。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所得,清时冯铨、冯源济父子所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十八日壬戌,冯源济进献康熙皇帝,入内府。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遂将此贴和《中秋帖》、《伯远帖》同贮于养心殿内,额其室为“三希堂”,此帖为三希之首。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居台湾时除带走大量黄金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其中就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兰亭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兰亭序》 晋 王羲之(唐冯承素摹) 24.5厘米*69.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点评: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以及本家子侄凝之、献之等人在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赋诗,王羲之酒后为此诗集写下了序文手稿,即《兰亭序》。序中描述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换了之情,抒发作者对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人生感慨。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通篇攲斜疏密,错落有致,历代书法家称其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真迹亦佚,传世的有冯承素、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家摹本,其中以冯承素摹本最为精美。

《大道帖》

(晋)王羲之 (传为米芾摹本) 27.7厘米*7.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释文:大道久不下,于先未然耶

点评:

米芾言:“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王羲之的《大道帖》是其草书的代表作。文仅十字,前五字一笔连绵,次两字连缀,复次字两字又勾连,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而下,气势如虹。整体看来,《大道帖》宛若天际行云,潜龙出渊。

丧乱.二谢.得示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羲之 【唐摹本】 28.7厘米*63厘米

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藏

点评:

《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三帖共一纸,日本人称其合称为《丧乱帖》。唐内府双钩填墨摹本,唐代传入日本。有说是鉴真东渡时带去的,也有说是日本“遣唐使”带回。大约成书于永和八年(352),王羲之50岁左右。王羲之此时的书法已经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用笔挺劲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有激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行草体的典型作品。有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接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目。

《丧乱帖》属于信札,随手拟就,信笔而书,更能体现出王羲之的书法特征。该帖作于丧乱时期,作者心情悲愤郁闷。因无意于书,故书法更显率意淋漓,完全不同于《兰亭序》轻松欢乐的格调。该帖先行后草,时行时草;时而迅疾,时而滞顿,充分反映出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此贴在日本流传了1300多年,被视为国宝。由于去日久远,千余百年来国内书法家对此帖竟一无所知。知道100年前,任驻日钦使随员的杨守敬搜集散出的书籍字画并将《丧乱帖》摹成书迹,国内学界才大开眼界,没想到世上还有勾摹如此精良的王氏墨迹。

频有哀祸.孔侍中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羲之 【唐摹本】 24.8厘米*42.8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 藏

点评:

《频有哀祸贴》、《孔侍中帖》二帖共一纸,唐代内府摹本,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全帖章法严谨,布局合理,字间倾侧、俯仰、勾连,笔画轻疾、圆转、牵引,结体多有取横势者,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结体上有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释文:

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初月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羲之 【唐摹本】 26.3厘米*3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藏

点评:

《初月帖》为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其结体谨严,草法规范,颇具古意。即使重复之字,其体式也力求变化。字与字之间,或二字相连,或三字相连,如“老携幼孙,顾盼生姿”。整体见之,行气贯通,流畅飘逸,错落跌宕,具有典型的今草特点。

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今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便通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上虞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羲之 【唐摹本】 23.5厘米*2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点评: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为王羲之中年以后写的一封信札。笔力清劲,体势灵动绰约,点画精到,风格遒美,丰肌秀骨,多数人认为远胜于《何如帖》。该帖历史上曾为南唐内府、北宋内府、明代晋王府、清代梁清标、商载、程定夷等所藏,被《淳化阁帖》收录。

释文: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远宦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羲之 【唐摹本】 24.8厘米*21.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点评:

《远宦帖》又名《有别贴》,是王羲之写给好友周抚的信札。《兰亭序》是王羲之行书书法的代表作,而《远宦帖》是其草书作品中的翘楚。该帖结体形态秀美,用笔转折灵活,曾被北宋大观内府、宣和内府、金明昌内府、南宋贾似道,明项元汴,清耿会侯、安岐等人所藏。

长风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羲之 【临摹本】 27.5厘米*40.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点评:

《长风帖》由四段组成,又分称《长风帖》、《贤室委顿帖》、《四纸飞白帖》。草书是王羲之晚年书法艺术追求的重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其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五)王献之

中秋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献之【传为米芾摹本】 27厘米*1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点评:

《中秋帖》乾隆帝定为“三希”之一,王献之“一笔书"的代表作。”一笔书“是王献之在张芝的章草和王羲之的今草基础上的独创,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之一泻千里。此帖线条牵连,潇洒飘逸,丰润圆熟,气韵鲜润,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

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有人认为现存之帖是米芾临摹本,同样难能可贵。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释文: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鸭头丸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献之 【唐摹本】 26.1厘米*26.9厘米 上海博物馆 藏

点评:

《鸭头丸帖》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信札。“稿行之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是此种书体的代表作。笔迹转折清晰,起落分明,气脉相连。全帖用墨有致,墨色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行笔宛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结体错落有致,妍美质朴。曾经北宋宣和内府、南宋绍兴内府,元天历内府,柯九思,明内府、吴用卿等所藏。崇祯时藏吴新宇家,清光绪时为徐叔鸿所得。

释文:

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廿九日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献之 【唐摹本】 26.37厘米*1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藏

点评:

《唐摹本万岁通天帖》之一,双钩技术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书体上楷、行、草三者混杂,章法生动,显得非常自然。用笔秀媚飘逸,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在漫不经心的挥洒中寄情翰墨,王大令师古创新的风貌跃然纸上。

释文:

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出生于会稽山阴(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诗人。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幼学于父,胸有大志,在王羲之数子中最具禀赋,且勇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后又兼取张芝。诸体皆能,以行书和草书闻名,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与其父相比,二人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今独绝,父子二人并称为“二王”。

(四)

伯远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典碑帖欣赏

(晋)王珣 25.1厘米*1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点评:

《伯远帖》是王珣问候患病亲友的一封信札,是乾隆皇帝“三希”中的唯一晋人书法真迹,被后世评为“天下第四行书”。董其昌称之为“尤物”,在《画禅室随笔》中评价说:“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通篇用笔精熟,疏朗飘逸,从中我们可以窥到晋人“尚韵”之风。该帖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早期行书的典范。

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流落民间,为明董其昌、清安岐等人收藏。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并藏在“三希堂”。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辗转为郭葆昌收藏。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在香港将《伯远帖》、《中秋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释文: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王珣(350-400),字元琳,小字法护。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官至尚书令,卒赠车骑将军。家范世学,在世时名重一时。董其昌评其曰:“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传世墨迹《伯远帖》,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