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上週,我在西安做《激盪十年,水大魚大》的籤售活動,遇到了英雄互娛的董事長應書嶺。

最近,應書嶺把公司一部從北京遷到了西安。

他告訴我,今年年初,英雄互娛計劃在北京招聘100位程序員,可5個月過去了,應書嶺只招到了7人,其中4人還辭職。但是公司搬到西安之後,他的團隊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招聘了25人,而且性價比很高。比如,在西安一個技術總監的月薪為18000元,放在北京這個崗位的薪酬則是現在的3到4倍。

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應書嶺還發現,團隊招聘的25位程序員大部分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所以,他滿世界地諮詢,有哪位朋友與該校校長相識,希望成立程序員獎學金,或者冠名教學樓,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

應書嶺在講故事的時候,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也坐在旁邊。他告訴我,今年以來共有45萬人落戶西安,其中博士研究生876人,碩士研究生12614人,人才引進20259人。毫無疑問這裡已經成為新一線城市搶人大戰的冠軍。

其實,西安是新一線城市搶人大戰的始作俑者。

2017年3月1日,西安首次發佈人才政策,打響搶人大戰的第一槍。今年,西安將戶籍政策進一步放寬:本科畢業生只需上傳學歷與身份證照片;在校大學生只需上傳學生證與身份證照片即可在線辦理西安戶口。

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最近一年多來,中國已經有60多座城市開啟了“搶人大戰”。僅今年前5個月,就有超過35座城市發佈了40多次人才吸引政策。

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發佈人才政策60城

這一輪搶人大戰有3個特點:

➤第一,從城市分佈來看,主力軍不再是北上廣深,而是中部省會城市。

長沙:政府將提供兩年的生活補貼;

鄭州:落戶並工作,便提供3年生活補貼;

武漢:8折買房、租房,免費共享創業工位,限定最低年薪;

天津:本科、碩士研究生不超過45週歲,博士研究生落戶則不受年齡限制,就可以直接落戶。

每一座城市都將搶人政策用到了極致。

➤第二,從年齡結構來看,主要目標是90後、即將進入大學的00後。

政府網站公佈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90後比80後少了4800萬,這相當韓國的人口總和。00後又比90後少了1200萬。

城市的年輕態是由青年人口決定的,他們不僅能夠帶來創業機會、消費機遇、甚至成為新增的購房人群。他們在此結婚生子,也將對城市的教育和醫療設施帶來更多的挑戰和增長空間。所以,這一輪搶人大戰誰搶到更多的年輕人,誰就搶到了未來。

➤第三,從學歷水平來看,各層次人口均受歡迎。

早在2008年,中國各大城市就曾爆發過一場搶人大戰,當時的主要目標是海歸及高端技術人才。但是,這一次無論是高等學歷人才,還是大中專技校人才均受到搶佔。

這與城市的產業結構有關,比如想發展高端製造業、服務業,藍領人才也是重大需求口。

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引進人才只是第一步,把這些人才留下,並能支持城市發展才是最終目的。那麼,這一輪搶人大戰,究竟誰能夠成為真正的獲益者呢?

我們對西安、成都、武漢、長沙、鄭州、天津、杭州、瀋陽、海口這10座新一線城市,從城市GDP、居住環境和職位供給數量三個維度進行了分析:

➤首先, GDP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前景。

對比綜合指標發現,2017年,成都、武漢、杭州、南京的GDP總量均突破一萬億,且增長率也在8%以上,其城市發展規模與速度均處在搶人城市中的前列。而天津、瀋陽、海口處於劣勢狀態。

2017年,天津的GDP規模達到了18600億元,這說明京津冀一體化對天津的發展有助推作用。但與往年相比,其增長率僅有3.6%,也說明其經濟發展速度正在放緩。

瀋陽的GDP增長率只有3.5%,總量為5800億,僅佔天津的1/3,城市發展處於劣勢。

海口的GDP僅有4400億元,主要由旅遊行業創造,這說明其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所以才開出了“創業人才最高可貸200萬”的人才補貼,是鉚足了勁要發揮自己的後發優勢。

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第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房子是歸屬和安全感的來源,所以合理的房價成為很多人考慮的重要因素。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我們計算了10座新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

計算結果顯示,瀋陽、長沙、西安的房價收入比均在10左右。即根據當地的工資水平,在這三座城市買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約需要10年時間。

鄭州、武漢、成都的房價收入比在15左右;南京、杭州、天津的房價收入比則均突破了20,這三座城市依靠工資買房的年限較長,實現買房安居的夢想相對困難。

所以,如果你更關注城市的居住環境,瀋陽、長沙、西安可能是最優選擇,鄭州、成都、武漢也能夠接受。

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第三,看職位供給數量。

最新發布的《90後職場特徵行為報告》顯示,90後對於互聯網行業情有獨鍾,希望在互聯網相關行業從事工作的佔到了24.1%,其次是金融行業,佔到了受訪者的14.5%,第三是傳媒行業,佔比為12.3%。

在新一線城市中,杭州、鄭州、成都能夠提供的相關職位均超過了10萬,處於同類搶人城市中的較高水平。貴陽、武漢、合肥、西安的新興產業,增長速度快,有較大的職位供給潛力。

綜合結果顯示,如果你更在意職業發展前景,可以考慮杭州、成都、南京、武漢;如果追求生活成本低一點,瀋陽、長沙、西安更能解決安居問題;如果你認為教育資源是優勢,天津排在第一;如果你更關注城市是否適宜,海口、昆明的霧霾天數最少,適合養老。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優勢和劣勢。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輪以90後、00後為主的搶人大戰,即將決定這些城市未來十年的發展潛力。

60城搶人大戰:四倍薪水不如落戶為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