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位诗人?按水平排名又是怎么排的呢?

社会我宝宝宝儿姐

初唐四杰虽然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但是他们四人齐名不仅仅限于诗歌,在辞赋、骈文方面也都非常卓越。有的人最为人知的代表作和名句反而是骈文。

王勃,字子安,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县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同乡。主张立言见志,具高情壮思,雄笔奇才。代表作有骈文《滕王阁序》、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很多,最牛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滕王阁序》太长,不引。《滕王阁诗》云: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云: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杨炯,现在的陕西省华阴县人,梁山好汉史进的同乡。主张「骨气」,「刚健」,突破齐梁宫体,反对过分关注声律对仗。以边塞诗见长,也会歌功颂德。代表作有五律《从军行》、《战城南》。名句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诗云: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现在的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国猛将张飞的同乡。以歌行为佳,多表达贫病交加的忧愤,揭露达官贵人的骄奢淫逸。代表作有歌行《长安古意》、五律《十五夜观灯》。最牛的名句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长安古意》太长,不引。《十五夜观灯》诗云:锦里开芳宴,兰红梅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骆宾王,字观光,现在的浙江省义乌市人,宋朝名将宗泽的同乡。诗文慷慨激昂,气吞山河。代表作有骈文《讨武曌檄》、五律《在狱咏蝉》。名句很多,最牛的是:「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和「暗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等等。

《讨武曌檄》太长,不引。《在狱咏蝉》诗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于易水送人》诗云: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关于初唐四杰的排名,杨炯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难不成杨的意思是按照卢、杨、王、骆排序。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还是同意或者习惯传统的王、杨、卢、骆排序。

大约过了50年左右,大唐进入了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有人认为初唐四杰不行,王、杨、卢骆都不行了。在顶级诗人队伍里,诗圣杜甫站出来仗义执言。他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柳如婳

初唐四杰是分别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最早记载排名是“王杨卢骆”,但杨炯本人表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很多人认为王勃是第一位,但也有不同的记载,杨炯排在第一,排名备受争议。


我自己排的话:王勃年少成名,赢在了年纪上,在当时也算是绯闻最多的,所以是第一位,多少有点这方面原因。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谁能想象写下这千古名句的时候,他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

第二位卢照龄,出生名门望族,他是孙思邈的徒弟,一生仕途不顺,他最擅长骈文,最出名的两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据说他因为服用丹药中毒,导致四肢残废了,后来自杀了。

第三位骆冰王,早年也是不受重用,后来有人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冰王也参加的叛军。他受命写了讨伐武则天的文章,把武则天骂成泼妇和娼妇。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一句最出名。


最后就是杨炯,为什么,因为我不认识他,只能把他排在最后一位,只能委屈他。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名动天下的名句吧。连杜甫也说他水平很高,在王勃之上,而他传下来的诗文很少,这让我们怎么评价。


目有余子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四人。这个所谓的“初唐四杰”的由来,最早见于《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同时王勃传里对此的记载也是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的排名之争

  • 杨炯的“争座位贴”

关于他们的排名问题,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杨炯的“争座位帖”。

《旧唐书丨王勃传》中有记载:杨炯少年就被认为是神童一个,可谓少年得志,他对当时所谓的“王、杨、卢、骆”的排名颇为不满。他就经常对别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闻一多对此的看法是,卢照邻年纪大,辈分高,杨炯所以愧不敢当其先。而王勃与杨炯同龄,则心有不甘,所以是“耻居”。而萧涤非的想法就比较腹黑了,他认为杨炯所谓的“吾愧在卢前”只是为了打埋伏,实际上他主要表达其实是“耻居王后”。当然,不管到底是什么意思,杨炯对于这个排在王勃之后,是非常不服气的。
  • “争座位贴”的议论

杨炯这争位贴一出,大家议论纷纷。而且他们这四位在文坛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于《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文艺传》都郑重其事的把这事儿记录下来。而且,在当时的舆论风向是偏向杨炯的。

《旧唐书▪杨炯传》:“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这些舆论不但是当时的龙套文人们的看法,而且一部分大作家也是这么看的。崔融和张说就此事还专门议论过。“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有韵的叫作文,无韵的叫做笔)。这三位大概是什么水平呢?

崔融,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李峤,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张说,策论为天下第一,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这三位可以说是文坛巨擘了,他们也认定杨炯说的对。崔融说: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人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及;杨炯说的对!;张说更是表示我觉得崔融说的还很谦虚啊。这两位都是认为杨炯不比王勃差,起码得并列第一把。当实际上他们的评论并没有改变排名次序。

杜甫的诗还是写作“王杨卢骆当时体”,依然沿用这个排名。


四杰排名的确定

  • 按年辈论

到底四杰是怎么排名呢?如果按年龄排序,就是“骆、卢、王、杨”或者是“卢、骆、王、杨”。而在近人考证中。他们实际生卒如下:

卢照邻(634-684);骆宾王(?-684);王勃(650-676)、杨炯(650-693)。但是事实上当时排名并不是这样,很明显是表明当时对这四位的文章品第是有所安排的。

  • 排名的综合评定

其实一贯以来,对于这种排名高下是非常有主观性的。那么摈弃这些主观性,我们应该从对文体的贡献力、作品水准、甚至是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来判断


从对文体的贡献力来看,四人同为文体的开拓者,所倡导的“四杰体”都是以四人为名。这点,权当四人对文体的贡献力是一样的。


从作品水准来看,王勃作为死的最早的,只活了27岁,但是他的天分是最高。如《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以杨炯目前存诗文来看,无一篇能出其右;骆宾王虽然存诗词文不多,但是名篇却很多,就除王勃之后三人,大致天分水平排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胡应麟:(王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诗籔》
明周敬 谓:四杰并驱,子安 (王勃 )高华最胜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陆时雍: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诗镜总论》

除去这几位的评价,钟惺甚至认为:杨寥寥数作,又不能称佳,其何称焉?大概意思就是能进这个排名就了不得了,还要争啥争?


从当时社会影响力来看,《旧唐书》对杨炯、王勃记载最多,卢照邻、骆宾王陪跑;《新唐书》则以王勃为主,其余陪跑;同时从作品流存看,王勃、杨炯有文集三十卷,卢照邻二十卷,骆宾王有十卷。

综上,除去对文体的贡献力,主要参考的便是天分水平,其次是社会影响力。那么按此排名,大家公论的排名是:

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最后还有一点,事实上王勃和杨炯是基友来着,王勃去世以后,都是杨炯帮他整理遗著,并提了序《王子安集序》。而在序中杨炯对王勃是极力推崇的........后来也就有人说“耻居”是杜撰。但是没人考证,就权当作传闻了。


无聊到巅峰



初唐,所指年代约为公元618年到公元712 年。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骆宾王七岁即能诗,是为“神童”;杨炯十岁即应童子举,次年待制弘文馆;王勃十六岁时,被惊为神童,拜朝散郎;卢照邻二十岁为邓王府典签:四杰齐名,年少、才高、官小,却名噪一时,是因为他们的骈文和赋而言。


王勃(公元649 年一676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子安,是四杰中名声最大的杰出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年少得志, 曾做过唐高宗子沛王府侍读, 后因做《檄英王鸡》被唐高宗逐出王府, 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亡, 主要流传的文学作品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为其代表作。



杨炯(公元650 年一6 95 年), 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如《战城南》、《从军行》等篇都气势轩昂,风格豪健。他的散文多赋、序、表、志等,今
存50篇。“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卢照邻(约公元636年一公元695年), 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字升之,号幽忧子, 居太白山, 食丹药中毒造成手足残废。后买园数十亩、预筑坟墓、堰卧其中, 著《五悲文》,代表作为《长安古意》等。最终因为政治不得已以及身体之痛投颖水结束一生。

骆宾王(约公元640年一公元684年), 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字观光。骆宾王7 岁所著的《咏鹅》是耳熟能详的名诗, 少年时期被誉为神童。武则天当道后, 骆宾王因多次上书而人狱,后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不知所终。骆宾王的一生穷困潦倒, 加之恃才傲物, 但对于诗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闻一多先生的《四杰》一文中首先认为:“四杰无论在人的方面或诗的方面,都天然形成两派,从年龄上说,卢、骆比王、杨年长;从性格上说,卢、骆比较‘浮躁’,而王、杨比较‘沈静’;从友谊的集团看,虽然他们通常被一起称为‘四杰’,但是,卢、骆与王、杨也是属于两个壁垒,这里的壁垒不是我们心中的一种纯对立的关系,而是两个对立而仍不失为友军的壁垒。”


一路鸣鸿

“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文坛四大牛人,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按水平排名第一是王勃。他是一个天才,可惜是到交趾探父落水致死,年仅二十余岁。他的代表作非常著名,《滕王阁序并诗》,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传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积极豪迈,完全区别于一般送别诗的伤感和悲戚。排名第二的当属骆宾王,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时传诵。武则天废中宗自立,其《讨武曌檄》有“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连武则天也称赞不已,直指未得其人乃宰相之过。因参与当时徐敬业起兵,后兵败下落不明。第三名乃杨炯,代表作《从军行》,《战城南》。最后一名是卢照邻。工诗,长七言歌行。代表作《长安古意》,据说得麻|疯病,自投颍水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