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發胖(二)

我們為什麼會發胖(二)

千與千尋

今天,代謝綜合徵的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了偉大的進步,為我們理解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作出了重要貢獻。代謝綜合徵告訴我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並不是由個體的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或甘油三酯過高這些生化指標異常導致,根本原因卻是由胰島素抵抗和血糖水平過高對各個部位的細胞造成的破壞引起的。

它會使腎臟重新吸收鈉(效果與吃過量的鹽相同),從而使血壓升高,還會使血液循環中的尿酸過量積累。胰島素分泌過量還會使動脈壁發生硬化,引發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積聚,導致動脈粥樣化斑塊的形成。

積累脂肪,然後,發展壯大的脂肪細胞釋放出人們稱之為“炎症因子”的物質,它對整個身體都有不利影響。它會使肝臟將糖類轉化為脂肪儲存,這種脂肪(甘油三酯)最終以小而密集的低密度脂蛋白粒子形式進到血液循環中。

診斷代謝綜合徵時,醫生首先要查看腰圍是否太粗,因為代謝綜合徵與肥胖緊密關聯。

“讓身材變肥”的飲食同“結腸癌、直腸癌、食管癌、胰腺癌、腎癌和乳腺癌,或許還有膽囊癌”都緊密相關。

這份報告也提供了幫助我們遠離癌症的建議。第一個建議是,儘可能保持身材清瘦,避免體重增加。成年後,保持腰圍不要增長。第二個建議是,把運動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鍛鍊能防止體重增加,避免肥胖,這樣做也能預防癌症。第三個建議是,限制能量密集型食物的攝入,避免含糖飲料,這也能有效控制體重增加。 也就是說,避免肥胖,遠離癌症。

現在,我們知道了事實,是糖類使我們發胖。

最佳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正是避免攝入富含糖類的食物,特別是那些易消化的食用糖。

我們為什麼會發胖(二)

有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和大多數癌症(包括乳腺癌和直腸癌)往往和代謝綜合徵、肥胖和糖尿病聯繫在一起。

存在著一連串的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糖、肥胖、高血壓、甘油三酯升高和胰島素抵抗。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已經開始了胰島素和高血糖同阿爾茨海默病的大腦退化症狀相關研究,一些研究人員甚至把阿爾茨海默病稱為“Ⅲ型糖尿病”。高血糖、胰島素、相關激素、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是如何刺激腫瘤生長和引發腫瘤轉移的研究也在進行。

一旦你接受我在本書中陳述的事實:是糖類使你肥胖,讓你減肥失敗,而不是吃太多或動太少,那麼,繼續“節食減肥”就不再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與阿特金斯飲食法類似,強調食用瘦肉以及蔬菜源脂肪(例如橄欖油、菜籽油、牛油果和堅果)的減肥飲食也有令人矚目的減肥效益。採用這種減肥法的實驗表明,和預期一樣,實驗者的體重大大減輕。

經過優化:你可以隨心所欲地食用肉、魚、家禽、蛋和各種綠葉蔬菜,但是要避免澱粉、穀類食物、糖以及由它們製成的任何食物(包括麵包、糖果、果汁、汽水等),並且適當補充非澱粉類瓜果如豌豆、菊芋、黃瓜等。如果你想要詳細瞭解哪些食物不受限制,哪些食物必須小心翼翼,那麼,本書的附錄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幾種激素和酶影響我們的脂肪積累方式,胰島素恰好是一種我們可以通過優化飲食來有意識加以控制的激素,但別的激素和酶在新陳代謝中還有更為複雜的機制等待研究。

這意味著,對某些人而言,保持身材或是減肥成功可能僅僅只需要在飲食中避開糖類就行了,

不管你屬於哪一類人,如果你認真對待減肥,或者你希望在未來的生活中保持身材和健康,唯一可行的選擇就是少吃糖類(手術或抗肥胖藥物療程除外),避開其他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的食物——汽水、飲料、奶油、甜點等及其他類似的食物。此外,偶爾為之的全斷食,或者輕斷食[2](間歇性斷食)可能會幫助你突破減肥的瓶頸期,這些還在進行更多實驗。

短時間內看不到明顯的減肥效果,他們就會認定減肥已經失敗。他們要麼轉向另一種減肥法,要麼放棄減肥,自暴自棄。然而實際情況是,試圖恢復脂肪新陳代謝調節的過程或許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相反的過程也要幾個月,甚至幾年。

限制糖類通常會讓你適當增加肉類攝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放棄砂糖、麵粉、澱粉類蔬菜,你的選擇就只有高脂肪、高蛋白質的肉類食品。只吃綠葉菜、全穀類和豆類,你也可以擁有好身材。綠葉菜和豆類有一個優點,它們能快速消化,也就是升糖指數很低,你的血糖負荷不會很高。但是需要注意,如果長期依賴豆類等作為主食來填飽肚子,血糖負荷還是會很高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素食者依然很胖的原因。但是,就算你是一位嚴格的素食主義者,知道糖類和肥胖的關係當然更有好處,你能夠不斷改進你攝入的糖類的質量,更合理地搭配飲食。這種改變肯定能改善你的健康,哪怕你現階段並沒有減肥計劃。

第三種途徑是折中方案,最早由阿特金斯提出。一開始是引導階段,先儘量去除糖類(在阿特金斯減肥法中,一天少於20克)。它的作用是加快體重減輕的速度,給實施者堅持下去的信心。一旦你的身體積極地燃燒掉了存儲的脂肪,再逐步將少量的糖類放回到飲食中。 當減到理想體重後,你也可以增加一些糖類,看一下你的身體反應如何。假如你現在每天加了一個蘋果當糖類補充源,結果你的體重開始增加,那麼你就不要吃蘋果。如果你的體重沒有因為蘋果而增加,你就慢慢再加入其他可接受的糖類。循序漸進,每天再吃一個橘子,或一週吃一次麵條,或偶爾吃點甜食,你再看一下結果如何。一步一步來,這可以使你判斷:你的身體能接受什麼食物。

許多人不屑於限制糖類減肥法的普遍說辭是,所有節食都失敗了,沒有人能堅持。那為什麼他們會受到干擾呢?因為節食理論都按著攝入卡路里要少、消耗卡路里要多的平衡理論來執行,自然都失敗了。

它會失敗的原因是:第一,你吃得少,身體便通過減少消耗來對付;第二,你一直都很餓;第三,因為一直吃得少,很飢餓,消耗得也過少,你會沮喪、焦躁,慢慢變得疲憊不堪。最終你終於放棄了減肥,甚至大吃大喝起來。

一天100克。包括洋薊、蘆筍、西蘭花、捲心菜、花菜、芹菜、黃瓜、茄子、青豆、豇豆、韭菜、蘑菇、秋葵、洋蔥、甜椒、南瓜、青蔥、荷蘭豆、苜蓿、西葫蘆、西紅柿、大黃、扁豆、萵苣等。

食用糖是單一糖類,應該學會避免,如白糖、紅糖、蔗糖、蜂蜜、楓糖、葡萄糖、果葡糖漿、玉米糖漿,還有啤酒(含大麥芽)、牛奶(含乳糖)、果味酸奶、果汁和水果。 澱粉是複合糖類,也要避免,如穀物、大米、麵粉、玉米粉、麵包、意大利麵、鬆餅、餅乾,以及澱粉類蔬菜,如芸豆、胡蘿蔔、玉米、豌豆、土豆等。

我們不限制脂肪。我們推薦烹飪時使用像橄欖油和花生油這樣的健康植物油,但是,不要使用含有反式脂肪的人造奶油及其他氫化植物油。

一般說來,加點脂肪很重要,因為它們口感好而且容易使你感到飽。因此,在吃肉類或家禽時,也可以吃它們配著的肥肉及肉皮;只要肉皮上沒有面包屑就行。不要嘗試採用低脂肪食譜!

要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發出的信號,低糖飲食具有一種天然的降低食慾的效果,自然而然地使你吃得越來越少。因此,不要因為只是看到食物放在盤子裡,就非要統統吃光。可是,也不要捱餓!

強調一下,以下食物不能出現在本食譜中:糖、麵包、穀物、含麵粉食品、水果、果汁、蜂蜜、全脂牛奶或脫脂牛奶、酸奶、速食濃湯、乳製品替代品(如植脂末)、番茄醬、含糖調味品和含糖開胃小菜。 謹防所謂“無脂肪”或“清淡型”加工食物,它們往往糖類超標。警惕所謂“無糖”糕點,它們往往仍然含有牛奶和穀物。多吃蛋白質:肉類或雞蛋。

我們為什麼會發胖(二)

吃少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