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话——河南安阳的发现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记录了语言。

我们应该真诚地感谢我们的祖先,因为若不是他们很早就为我们创制了文字,就不会有古代的文献留存下来,我们也就无法根据古代的文字资料去了解古代的语言。

在汉藏语系中,只有汉语、藏语和缅甸语等极少数语言在古代便创制了文字,而在这少数几种语言中,汉字的创制又要早得多。当然,汉语的历史比起汉字的历史来还要早得多,因为在文字产生前,语言就早已产生了。事实上,汉语的历史少说也有一万年,可惜的是我们今天能够接触到的最早的汉语资料就只有早期的汉字所记载的资料了。

那么,最早记录了汉语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呢?这就是甲骨文。甲骨文虽说是最早的文字,可是它的发现却又是最晚的。而说起它的发现来,还颇有些偶然呢!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这里曾经是殷代的都城,现在称之为“殷墟”——开始出土一些三千多年以前殷商时代的刻有古文字的龟甲兽骨。那时当地的人并不知道这些甲骨的重要价值,他们只是把它们当作药材,用来治疮医病。直到清光绪二十五年,即公元1899年,它们的价值才终于被认识。当时北京城里有一个叫王懿荣的人生了病,医生为他诊脉开处方。当家人按方从中药店里拣回几帖药来之后,王氏在药中发现了一味很不寻常的药,这种药名为“龙骨”。王氏本是金石学家,他发现“龙骨”上刻着文字,于是好奇心起,便追根溯源,到处打听,终于打听到了“龙骨”的货源——河南安阳小屯村。“龙骨”上的甲骨文就这样偶然地被发现了。由于王懿荣的发现和收集,并由于后代有心人及学者的继续采集和研究,终于确定了甲骨文是现今所知中国最古老文字的地位。

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主要都是殷商时期人们祭祀占卜时的事情。当时的人十分迷信,他们认为生活中的一切均得听命于上天、听命于鬼神,因而事无巨细必先占卜。这样,占卜的内容便十分广泛,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年成、疾病、气象、吉凶、出游等许多方面,甚至涉及祭祀时需用牲多少,征伐时用人多少,妇人生男还是生女等事,几乎是无所不卜,无所不问。由于甲骨文内容广泛,因此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上古汉语的资料。

从甲骨文的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汉语与今天的汉语的异同。例如:

壬寅贞:子渔亡祸?又祸?

[大意为,壬寅时贞问:子渔没有祸?有祸?]

癸亥卜:今日雨?

[大意为,癸亥时占卜:今天下雨吗?]

其告秋上甲,二牛?三牛?四牛?

[大意为,告祀秋熟之事于先公上甲,(祭祀时)用两头牛?三头牛?还是四头牛?]

贞翌辛丑不其晴?王占曰:今夕其雨,翌辛丑晴。之夕允雨,辛丑晴。

[大意为,贞问明日辛丑时天是否晴?王占卜后说:今天晚间有雨,明天辛丑时天晴。这天晚间真的下了雨,到辛丑时天晴了。]

从这几个卜辞例可见,殷商时期的汉语在基本词序上已具有了与现代汉语相一致的“主—谓”或“主—谓—宾”的形式(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若有宾语,宾语又在谓语之后),但其文法简单,用的大都是不加修饰的简单句,如“子渔亡祸”、“今日雨”、“之夕允雨”等。另外,那时汉语的词类界限也不清,比如“今日雨”的“雨”应是名词,但在句中处于谓语位置,因而又是动词。这种词语跨类现象在当时是很普遍的。

除了语法简单外,早期汉语的词汇量也不能与今天的现代汉语同日而语。据统计,现在发现的甲骨文字总共只有四五千字,而上古汉语的词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也就是说,一个字就代表一个词,即使算上同音词的因素,那时的词汇量也不会比文字的数目多多少,可谓非常之少。此外,早期汉语里表示具体概念的词语多,而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语少,这也是与当时人的思维水平相一致的。

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语比较起来,甲骨文所记载的是汉语早期的形式。汉语的这种早期形式是简单的,它是我们华夏民族幼年时期使用的语言。随着我们民族的成长壮大,汉语也在成长和发展。汉语在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不论是在语音方面,还是在词汇方面,抑或是在语法方面都发生过显著的变化。

——摘自 陈海东《汉语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