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咋分别一个女的是汉人还是满人?只需看一隐私部位就知道了

自从顺治入关后,为了统治汉族,清朝强迫汉族人剃发易服,这样几代下来,汉族不论男女,在服装和发型上跟满人都没有太大的差异,从表面看满族男人是不好分辨的,不过满族的女人却是很容易就看出来的。因为满族女人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自出生起一边耳朵会被扎上三个耳洞,这样两边共六个耳洞,而不像汉族女子只有一对耳洞。

清朝时咋分别一个女的是汉人还是满人?只需看一隐私部位就知道了

满族起源于女真,女真族男女扎耳洞带耳饰的习俗由来已久,而在后金时期,男子带金环成为一种潮流,而满族女子就更加注意耳朵上的装饰,耳环不但由金、银、珍珠、玉石等制作而成,还流行一个耳朵带多个耳环,数量最多的代到九个。

一个耳朵带四个或者五个也就是一耳四钳或者一耳五钳就成为普遍现象。而到了满族入关之后,耳洞作为满族妇女的服饰习俗而被保留了下来,并且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也就是"一耳三钳"。

清朝时咋分别一个女的是汉人还是满人?只需看一隐私部位就知道了

无论出生时是什么地位,只要是满族女子,都必须在一边耳垂扎三个耳洞,戴上三只和身份所配的耳环,有钱的就带名贵材料制作的,穷人家的也要带上铜制的。宫里选择秀女,首先也是看的耳洞是否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的话父母还会收到责罚。

如果去看流传下来的清代后妃的画像,可以清楚的看到她们所带的也都是三对珍珠耳环,每串两颗,用金片隔开。权贵之家的女人往往都有着数量众多的耳饰,多的甚至有数百件,用来搭配由于季节和场合所穿的不同服装。

清朝时咋分别一个女的是汉人还是满人?只需看一隐私部位就知道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满族女性的服饰收到汉族女人服饰的影响,开始逐渐融合,而对于满族女子"一耳三钳"的习俗却一直没改变,乾隆就曾经明令禁止满族女子沿用汉族的一耳一钳,要求满族女子继续沿用满族"一耳三钳"服饰习惯。

而嘉庆和道光也都在强调满族服饰习俗,一直到光绪大婚,皇后还是三对珍珠耳饰,可以说"一耳三钳"从清朝建立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灭亡。到民间初年还曾有满族女子是"一耳三钳"的。由此可见,这种“一耳三钳”的习俗也算是大清朝满族女子的一个标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