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拜師的重要性及兩儀拳拜師儀式

中國乃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在傳統社會無時不在,古代禮儀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 將師禮列入“三本”之一,可見拜師禮之重要性。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道尊嚴,尊師重道。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以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都要舉行拜師儀式。“入泮宮,出府學,上青雲路”,古之求學者,只有舉行拜師儀式,入了泮,才能夠算正式進入了孔學的大門。武術也不例外,兩儀門更是如此。

兵者,國之器也,武者,止戈也。兩儀拳,不僅僅是一種拳術,更是一種文化,其點穴功夫乃武林絕技,兩儀拳屬內家拳術,需有高尚武德,歷代宗師授徒甚慎,從不輕意外傳,所以此拳在世間流傳甚少,精通此拳的更是為數不多,僅侷限於皇宮及大內高手之間。千百年來,它的傳承一直靠師父口傳身授形式,代代相傳下來,此拳昌盛於宋,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俗話說的好“樹有根,水有源”。傳統文化講究師承,沒有拜師學習,就沒有師承、“不正規”。

淺談拜師的重要性及兩儀拳拜師儀式

拜師儀式的重要性:

  一是一脈相承的精神需要。香菸飄渺,法界蒙燻,面對列祖列宗神像、牌位,莊嚴靜穆,心交神合,滴水匯海,承前啟後,一脈相承。

  二是傳承“真功夫”的親情需要。一日為師,終身如父,師徒關係猶如父子關係,師視徒弟如己出,愛之切切,授之殷殷,唯有對弟子負責之心,才會有不厭其煩因材施教、毫無保密盡心傳授之勞,將原來父子相傳的技術傳給徒弟。而弟子的言談舉止、行為表現、水平展示、社會的口碑等各個方面,也關係著師門的榮辱。這也是一種責任。

  三是明確師徒關係的公證需要。拜師儀式上,引薦師、見證人、鄉紳名流、武林界同仁、同門師兄弟匯聚一堂,共同見證拜師盛況,也是公開公證師徒關係,免得日後糾紛。

  四是學習“真本事”的心態需要。男兒膝下有黃金,只跪天地、父母、師長,如果沒有學藝的精誠、迫切之心,誰也不會輕易給他人行跪拜之禮。這是表明決心,大道如水,水性趨下,跪拜行禮,以較低的姿態,更容易接受師長的給予。

  中國傳統文化技藝只有通過拜師形式的傳承,才被視做真正的薪火傳承,沒有拜師的,只能稱之為“學生”、“學員”,最多稱之為“記名弟子”。內外本有別,親疏當不同,在傳授技藝上,“入室弟子”和“學生”、“學員”當然有所不同。

淺談拜師的重要性及兩儀拳拜師儀式

兩儀門拜師儀式:

一、準備工作

擬拜師的“徒弟”(嚴格說,還不是徒弟)請引薦師、保師向師父引薦獲准,或者“徒弟”直接跟師父表達想拜師的心願後,由師父擇定吉日準備好三牲五果、香裱等供品;擺掛師祖和師爺畫像或牌位,擺香案等。

二、拜師程序

吉時到,主禮人宣佈開始

第一項:師父上香奏告(在此期間,準弟子手抄兩儀拳門派門規、弟子規)

1、上香。師父淨手後,焚香面向西方奉請西天佛祖、面向東南方奉請祖師爺,香插香爐。

2、奏告。行三叩首大禮後,奏告祖師和師爺,今天第xxx代弟子xxx,收納xxx為弟子,為兩儀拳傳承人,請西天佛祖、列位祖師保佑。。。

3、上裱。禱告完後,上裱,行大禮,然後師父端坐於旁側特設的座位上。

第二項:徒弟行叩拜禮

徒弟手持拜師帖跪在祖師爺像(或牌位)前,宣讀拜師帖(讀完後將拜師帖上呈給師父),先向祖師爺像(或牌位)行九叩首大禮;然後向師父行三叩首禮。

第三項:敬茶

徒弟向師父敬茶。

第四項:呈禮

徒弟呈上贄見禮(紅包)。

第五項:簽字

見證人依次在拜師帖上簽字。

第六項:師徒上香叩禮

師父帶領徒弟向西天佛祖和列位祖師的牌位上香,行三叩首的大禮。(從此刻起,就是正式門弟子)

第七項:合影留念

師父與徒弟合影留念,師父、徒弟再與見證人等合影留念。

三、宴會

設宴,慶祝,介紹師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