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不用手,全靠腰胯走!

練太極拳正如其它內家拳一樣,裡面的門道是非常的多的。並不是僅僅表面的動作那麼簡單。這就好像寫毛筆字中的那一橫,看著簡單,可實際落筆,行筆,收筆卻有很多說頭。我們中國人比較喜歡意境上的東西,因為它能給人以精神上的無比遐想和無盡的感受。但意境是層次,不是方法,它來自於方法(具體的行為),這個是我們國人所忽略的。也恰恰是我們現今練太極拳所存在的問題。

我從十五歲參佛禮道。十七歲和馬國相老師學習陳式太極,二十二歲進津門和陳慶國老師學武當隱仙羽化猶龍嫡派太極神功,二十五歲又幸遇吉林張德學老師秘傳我道家南宗青城派內丹法,三十四歲和楊少侯先生的再傳弟子王秀田老師學楊家內傳太極,三十七歲向恩師鄭昭明先生學我李氏太極。和這些完全不同門派的明師,高師學東西,給我感觸最深的恰恰是印證了陳慶國老師當初所言:“任何太極拳都須從體練開始,然後才能進入氣練,最終達到神練的層次。”

提到這個體練,大部分人也許以為是姿勢,這是不對的。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那一橫的道理一樣。在太極拳上,體練階段的內容體現的是對身體各個相關部位的再要求,和獨特的運動屬性的再建立。任何姿勢都能做到了這些才能具備練太極拳應有的價值。否則就是所謂的體操。練著當然就體驗不到它獨有的理趣了。在王宗嶽先師的《太極拳論》當中有“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之說。體練即“著熟”階段的範疇之一。現代人翻譯為“招熟”,讓人以為是招式純熟,這是極為的錯誤的。有時間我會在其它文章中對這個問題做一個著重的闡釋。

打拳不用手,全靠腰胯走!

所謂的“著熟”即指的是這些。所以,太極拳做為我們三大內家拳之一,過去具有極高的武術地位是有其原因的。譬如練太極拳,有太多的人對於尾椎骨的重要性並不瞭解,因此就更勿論重視了。也有一部分人在一開始就信從尾閭內收一說,重視了尾椎骨向內的回收。但這是不對的。不是收尾骨不對,而是習練的一開始就收尾骨的練法是不對的。這就好比都沒有松到一定質量就練發力,都沒有站穩就著急跑,這樣的行為怎麼能是對的呢?還是那句話,收尾骨沒有錯,錯的是步驟不對。

正確的練法是在一開始通過無極樁於胯這裡順著腹股溝進行向內的掖。拳術術語管這叫做裹襠。此時,尾骨要順勢自然形成略向斜下的下插,並插到兩腳之間中點向後的虛處。與兩腿形成三角支撐的力學結構。兩腳有形支撐為陽,尾骨無形支撐為陰。在我們道門的太極秘法中,比較注重蟾功的修煉。蟾在傳說中是三條腿的金貴之物。它的第三條腿就在兩個後肢的中間。也就是我們人類進化完成前的那條尾巴,它的支撐作用和非洲袋鼠一樣。後來,練武術有成的老前輩又發現尾骨的作用像極了大船上的那個尾舵。這個東西能幫助大船改變航向。因此,也就有了尾骨要活,它指向哪,身體就要朝哪個方向變化的練習要求。

而在太極拳當中則是通過以腰帶胯的虛實變轉來實現的。尾骨需要做的就是中正。中正就是不偏不倚。想要做到尾骨在行拳中即有變化又能不偏不倚則必須要先尾椎骨下插,腰椎松平,頸椎貼靠,胸椎內含的前期變化,然後才能於行功走架的練拳當中調控好尾骨內收的幅度。幅度就是度。不變化不對,那是不及。變化大了也不對,那是過。太極要求無過不及。所以,王宗嶽先師在《十三勢行功歌》歌訣當中說的甚為明白:“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尾閭(尾骨)若不中正(變化的無過不及),則所謂的虛領頂勁都是想當然罷了!尾閭一動,下頜一收,腰一鬆,胸一含,周身立刻“靈機上身天地翻”。信而行之,一試便知。這都是秘法。公園,廣場上的是絕對不可能這麼練的。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好玩意豈是動胳膊動腿,打姿勢那麼的簡單!

打拳不用手,全靠腰胯走!

另外,在練拳中還有個海底穴也極為重要。海底穴是拳術家對練拳中藏氣的這片區域最底部的稱謂,實際說的是中醫經絡裡的會陰穴。這裡頭的奧秘,練不到的人感受不到。平常人,或者練不得法的人,會陰這個地方都是一個樣的狀態。但得法練對了的人,功夫積攢到一定階段,這個地方就會呈現出飽滿外頂之勢。自己輕碰會有氣球般的彈性感。這是內部精炁旺盛的表現。你可以試驗,如果放縱性慾它會縮回去成原來的狀態。因此,過去的人講究練拳少行房事,實際是為了保這練出來的玩意。也有練內家拳須重修身之規的要求,因為精氣旺盛若只會生髮精氣,卻不會煉化之法,則難免生理上的慾望。故在我們李氏太極秘譜當中開勢歌訣即曰:“提頂吊襠心中懸,兩膀輕鬆力自然。”一說。得能把練出來的精華吸到竅裡來。

在這裡需要說的是通過我們的站樁方法不僅能解決這樣的問題,還會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睏倦、無力、昏沉、眼皮打架想睡覺的。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就順應它的生理反應。有趣的是,當持續一段時間後會發生相反的變化——之後有新力漸生之體感。這在術語上稱之為:俗力去,神力生——周身有使不完的精神勁力。再練下去,到了一定階段時,會突然發現身體裡面有發空的感覺,這個空好像身體如脫骨的雞,關節開了,肉往下沉,勁會有在肌膚表皮外漲之感,猶如大氣球被吹起來一般。

打拳不用手,全靠腰胯走!

這時就很喜歡走路了,因為怎麼走都不累,這就是內勁漸生了。之前我寫過到底什麼是“虛領頂勁”,你真的做對了嗎?的文章,說的就是這種效果的一個效應。在這之後,行功走架便覺身體有了通透感,特別是每一式都是如此。這就是古拳譜裡說的 :滿身輕利頂頭懸。當整個脊椎骨這套大龍活了起來後,練拳就不是胳臂腿的勁力,而是都從腳下膨著往脊椎骨上來的。這都是身體浮力盡去,內勁初得的景象。再從頭捋一遍,關鍵就是用意不用力,去掉浮力,度過昏蒙階段,漸入明堂。此時,身體就全活了,胳臂腿往哪去都行了,自己就象個萬向節,隨便去,隨便打,隨喜自在。太極拳獨有的柔就有了。

練太極拳有“邁步如貓行”一說。貓步指的是什麼?就是我說的這個輕靈勁。你看看貓走道、或者豹子、獅子和老虎,沒有一個是噗通、噗通走的。都是輕輕提起來,再慢慢放下去,柔柔軟軟地、毫無消息地走向前去。等走到獵物跟前獵物才稍有感覺,可是為時已晚。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種輕靈的勁所實現的走動也是快的體現。任何內家拳練對了都是這麼個輕靈法。凡是做不到如履薄冰,一落腳就是邁大步帶重心去易回難的,都是練錯了。

在教學中,有學拳的人問我湧泉的問題,說薛老師啊,站樁、練拳是不是找湧泉啊?我說找什麼湧泉?是找中,守中,用中。那是一個區域,不是一個點。有意無意是真意。一刻意在一個點就是過,就是著相就是錯。平常要把狀態始終保持住,功在時時,練在刻刻。腳下老是找著中,守著中。周身也是根據腳下的變化而高低,前後,左右的架構適中。

打拳不用手,全靠腰胯走!

那種所謂的發動時,意從湧泉起,氣從湧泉生。讓人誤以為湧泉這裡有多麼大的能量,這實在是玄虛的過了。如果湧泉真能有氣的作用,那得多大的氣量才能支持一百多斤迅捷而動呢?我師鄭昭明先生教我的時候就總講,功夫是實實在在的玩意,練的是人的本能反應。你練的越合理,身體的記憶反應就越是合理的反應。一有應急事件都是本能激發,不能刻意造作,造作就滯,就慢了。比如人走路就不會想著先出哪條腿,再出哪條腿。完全是自然而然的。這就是拳諺裡講的:打拳如走路的含義所在。古傳太極十三勢練的就是這些規矩。這都是體練階段的玩意。太極拳哪是會個套路就行的事!

真正的練家子都知道,內家三拳都是通過練腳下的功夫出來的東西。重點真的不在手上,最起碼先期不在手上。八卦的轉七星,形意的三體式,太極的五步都是明證。但不得其法之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手上,姿勢上,而實際用腳練拳才對。腳上有了,腰胯才會出來。任何內家拳都強調整體力,都以氣海為總機關,腰胯出來了,一抬步就能贏人。太極拳術中所謂的換勁,其實就是把後天的膂力(膀子勁)變成了腰胯勁。故在老譜中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必於腰腿而求之”一說。體練階段的內容還有很多,奧妙也是誰練到誰知道。完全不是體練不到就直接求氣,有了什麼氣感一類所能比擬的。體練到相當程度,氣自然就有變化感應。一本一末,一琢一飲也!希望以上所言對諸位同修有益!

轉自:太極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