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兵團的博物館、團史陳列館你都去過嗎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國際博物館日

博物館、團史陳列館是歷史資料的 “彙集場”, 是兵團文化的 “集散地”。博物館、團史陳列館對發掘徵集妥善保存黨史、 軍墾史、 兵團史等資料至關重要,具有弘揚兵團精神和傳播軍墾文化的重要功能。

今日(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之前我們為各位讀者介紹了兵團幾座博物館、團史陳列館,趕緊來回顧一下↓↓↓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三師圖木舒克市西域屯墾史館:在這裡聆聽駝鈴聲聲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沙山軍墾陳列館:在這裡回望創業的足跡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紅星軍墾博物館:在這裡傳承紅色基因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周恩來紀念館:在這裡流連海棠花香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在這裡凝望璀璨星空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接下來

在這裡品讀金銀川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一師一團展示館

在這裡品讀金銀川

曾經這裡是只有流沙沒有一滴水的“沙井子”,如今,這裡稻浪無邊,棉海如山,已成為流金淌銀的“金銀川”。兵團人駐守的短短几十年,這裡何以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到一師一團展示館參觀,將會為人們揭開謎底。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展示館外景(資料片)。

一團展示館坐落在一團機關附近的金銀川路,據負責講解的井小玲介紹,展示館由原來的“金銀川商場”改建而成,建築面積2849平方米,有效陳展面積為1600平方米,投資資金400餘萬元,從2007年12月開始興建,2008年7月開始布展,2009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展示館摺疊式造型十分獨特,“第一師一團展示館”幾個紅色大字更是搶眼。展示館的外牆上長21米、寬2.1米的花崗岩大型浮雕,表現的是“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的場景,完整地概括了一團金銀川鎮的發展歷程。在展示館門口,懸掛的是“七一八團屯墾紀念館”的牌子,井小玲介紹說,一團的前身就是三五九旅七一八團(1949年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五師十四團),是一支從井岡山、萬里長征、八年抗戰、南泥灣大生產、南下北返、中原突圍、解放大西北、進軍新疆一路走來的戰功卓著的英雄部隊。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南泥灣時期七一八團戰士自制的碗(資料片)。

展示館緊緊圍繞“七一八團”“屯墾戍邊”關鍵詞佈置展廳。一樓展廳主題為“金戈鐵馬”,展示了一團前身三五九旅七一八團浴血疆場、可歌可泣的光輝戰鬥歷程;二樓展廳主題為“屯墾戍邊”,展示這支部隊進駐溫宿、開發沙井子、建設現代化團場的英雄壯舉。

陳展以歷史基本遞進線索為脈絡,以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為重點,通過圖片記錄,場景還原、文物陳列、文字敘述、藝術造型和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多軸線同步表現一團金銀川鎮的光輝歷程。

作為一團的前身,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一直是一團人的驕傲與榮耀。展示館用一層樓的展廳六個單元來展示七一八團的豐功偉績。分別為:揭竿而起自湘贛,紅軍不怕遠征難;八年抗戰,浴血奮戰;南征北返,英雄虎膽;南泥灣畔,生產自給;解放大西北,凱歌進新疆;英雄模範,英名永存。

走進一樓展廳,大廳中央是一個直徑3.8米的沙井子墾區大型鳥瞰沙盤。大廳底部是一團前身部隊的戰鬥歷程圖。大廳右側分別是王震將軍不同歷史時期的經典照片、抗日戰爭時期七一八團團旗、部分團以上領導名單、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前後組織序列沿革示意圖(1949—1956)、從一團前身部隊三五九旅七一八團和步兵五師十四團走出來的38位將軍的照片和簡歷等。

三五九旅開闢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在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使荒山變成良田,一曲《南泥灣》唱遍了大江南北。1944年10月,南下支隊(七一八團編為南下支隊第二大隊)歷時一年,轉戰七省,經歷較大的戰鬥74次,南下北返、中原突圍,被朱德司令員譽為“第二次長征”。1947年又擔負起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的重任,解放大西北,進軍新疆。在展示區,以聲光電的技術手段再現1948年2月攻打瓦子街的戰鬥場面,充分展示七一八團將士的英雄壯舉。

七一八團是被稱為“猛打、猛衝、猛追”的“三猛團”英雄集體,湧現了模範團長陳宗堯、工作勞動模範何澤弟、特等勞動模範李位、特等戰鬥英雄王小丑、全國戰鬥英雄張福祥等一大批英雄人物。在解放戰爭時期三五九旅七一八團、步兵五師十四團381名陣亡將士名錄前,參觀者紛紛感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在一樓和二樓的樓道銜接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從沙井子到金銀川,一條南泥灣的路,從泥濘走向遠天”這句話,這是全國著名音樂家田歌和兵團作家安靜的題詞。它像一條紐帶,連接著一樓和二樓展廳,也連接著七一八團(二軍五師十四團)和一團的歷史。

1949年11月底,二軍五師十四團分別進駐阿克蘇和溫宿。本著不與民爭利、不與民爭水、不與民爭地的原則,部隊官兵到沙井子找水找地。從1951年3月開挖勝利渠,650名戰士加上部分從內地來的職工2000多人用了三年半的時間,用手挖、坎土曼挖、用肩挑,終於在大漠戈壁上建成了這項偉大的引水工程,1954年8月1日開閘放水。時任水利部部長的傅作義參加儀式並講話,他說:“荊江分洪工程是要什麼有什麼,在這裡是要什麼沒什麼。但是,這些困難沒有嚇倒戰士。戰士們自伐木料,自制筐擔,自搓繩索,自開塊石,自打鐵器,自制炸藥,缺乏技術人員就自己努力學習,結果仍是要什麼有什麼。因此,今天所獲得的成績,就更顯得偉大和光榮。”據當時的專家測算,該工程可灌溉耕地40萬畝,可養活10萬人,為此,西部歌王王洛賓創作一首《歌唱勝利渠》,歌是這樣唱的:“勝利渠水嘩啦啦地流下來,勝利歌兒唱呀嘛唱起來,勝利渠我們開,勝利的花兒我們栽,渠水年年流,花兒永遠開不敗。”這首歌在當時風靡全國。勝利渠寬30米,長80多公里,成為沙井子墾區職工群眾的生命線。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老軍墾群像(資料片)。

展示館以半景畫形式再現一團老軍墾開挖勝利渠的艱苦勞動畫面。屯墾初期居住地窩子的艱苦生活實景模型也讓人印象深刻。這些實景模型把人們帶入那個並不遙遠卻恍若隔世的年代。井小玲動情地說:“老軍墾戰士就像在南泥灣大生產中那樣,將所有執著的信念都傾注在了這塊土地上。”

一團從1954年到1956年取得了三年的糧棉大豐收,當時蘇聯專家認為,沙井子真是一片沃土,糧棉確實長得很好,是很有希望的糧棉基地;可是由於大量的開荒、灌水治鹼,地下水位急劇上升,鹽鹼可能把開墾出來的這片沃土變成了稻穀不長、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這時候老紅軍——原農一師師長林海清來到一團,對軍墾戰士們說:“沙井子是我們向塔里木進軍的前沿陣地,是一師的上甘嶺,只能堅守,不能放棄。”一句話燃起了戰士們心中永不屈服的鬥志,戰士們挽起衣袖,扛上坎土曼,走進了佈滿鹽鹼殼的農田,一團軍墾人就這樣展開了一場挖排渠、種水稻、治鹽鹼的戰鬥。通過戰士們的努力,到1959年,土地的普遍鹽漬化的情況得到改善。全團共開挖排渠1356條,總長達1548公里,如果把挖出來的土堆成一米高一米寬的土方,長度可達到2.45萬多公里。

在戰天鬥地的艱苦勞動中,一團湧現出了一批全國先進人物。1956年4月,一團幹部李萬倉被評為全國農業水利先進工作者,進京參加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1978年9月,一團加工廠女職工胡春香進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與黨和國家領導人合影留念。一團十九連職工劉煥奎1989年榮獲“全國勞模”稱號,作為兵團出席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代表,參加國慶觀禮,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白玉倫老人今年93歲,雖然耳朵有些背,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對於自己的戎馬生涯,老人非常自豪。他向展示館捐贈1948年3月發的行軍壺1個;1948年發的榔頭1個;1948年在炊事班挑東西的扁擔一條;1952二軍五師十四團頒發的立功證一本;1957年一團政治處發先進者證書一本;兩枚紀念章:1950年解放華北紀念章,1950年解放西北紀念章。

白玉倫向我們講述了那條扁擔的故事。1947年白玉倫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連長安排他到炊事班,他不願意,說自己年輕,能跑能打的,要參加戰鬥。連長說,炊事班就缺少你這樣一個能跑能打的年輕人,炊事班一個背鍋的戰士,剛犧牲,沒人背這鍋。這鍋很大,可以供130人吃飯。就這樣,白玉倫就背上了大鍋,這一背就是兩年。1949年在翻越祁連山的行軍途中,天氣突變,風雪交加,挑炊具的炊事兵龍超周凍死,白玉倫便接過這條扁擔,一直珍藏在家裡,直到最後捐贈給展示館。

社區徵集館藏時,老人把原本要留給兒子的紀念章捐給了展示館。當個人與組織利益發生衝突時,老人義不容辭地服從了組織。白玉倫用這種方式來傳承三五九旅精神。

井小玲的父親叫井保勤,他參與籌建一團展示館工作。井保勤1958年出生在一團,1976年高中畢業參加工作。因為個子小,領導安排他到營部送信,在電影隊當了15年的放映員,在電視臺工作4年,在宣傳科工作7年。女兒井小玲,1986年出生,2005年在內地上完大學後義無反顧地回到一團工作。這是一戶與一團有著血脈聯繫的家庭。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老物件(資料片)。

像“老八棟”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所以當2006年團黨委研究決定籌建一團展示館時,井保勤是積極的推動者。展示館的每一個單元、每一個展板,都給井保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見證人,井保勤給筆者講述了老團長魏然將軍的故事。1960年,任鐵路指揮部政委、鐵道司令部副參謀長的魏然將軍在運動中受到牽連,由正軍級降至正團級,來一團擔任團長,面對驟然降臨的指令,魏然沒有悲觀,沒有抱怨,對黨依然忠心耿耿,他聽從老領導王震的勸告,舉家遷往新疆,投身邊疆農墾事業。在他的帶領下,1965年,全團糧食產量達到1700多萬斤。1964年一團首次扭虧為盈上繳利潤30萬元,魏然成為一團第一個扭虧為盈的團長。

国际博物馆日,兵团的博物馆、团史陈列馆你都去过吗

參觀者在細細觀看魏然將軍的生平簡歷(資料片)。

井保勤又細數著一團的“第一”或者“唯一”:

一團前身七一八團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徵,南下北返經歷了第二次長征;

一團人從1959年到1983年,共挖排鹼渠1246條,總長達1478公里;

一團從1963年開始使用飛機噴灑農藥治理農作物病蟲害;

1953年3月整編為“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一團”,成為兵團最早的農墾團場……

一團的歷史,被收入到這座展示館裡;三五九旅精神及一脈相承的兵團精神,也被蘊藏在館中,讓後人永遠銘記。(譚現鎖/文 井小玲/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