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購戴姆勒是順應行業變革的姿態,更是邁向世界的實力和決心

吉利收購戴姆勒是順應行業變革的姿態,更是邁向世界的實力和決心

在最初的傳聞中,吉利還是擬收購戴姆勒5%左右的股份,塵埃落定之時,數字陡然翻了近一倍,至此,吉利集團成為戴姆勒最大的單一股東。一石激起千層浪,相比早先吉利18億美元全資收購沃爾沃汽車,以及12億人民幣收購寶騰等動作,吉利此番運作無論在姿態還是引發的震動上,都遠超以往。有媒體以三個“第一”進行了概括,即中國第一大乘用車企業成為全球第一大豪華車製造商的第一大股東。那麼究竟該如何看待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觀點已經很多,但筆者仍有兩點要說。

不是抱大腿,吉利只是自身全球化找到了更好的合作伙伴

本次收購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轟動,奔馳母公司戴姆勒作為主角之一,恐怕是引發巨大關注的重要原因。作為汽車工業極具標誌性和影響力的品牌,相比江淮+大眾,眾泰+福特的合作,吉利+奔馳的合作效應和效果無疑更具看點。據此,有些人不免有“吉利抱上了奔馳大腿”的想法,事實果真如此嗎?

吉利收購戴姆勒是順應行業變革的姿態,更是邁向世界的實力和決心

在商言商,在這筆中國對海外整車的最大投資中,如果不是雙贏的條件和結果,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相關知情人的披露中我們知道,吉利熱衷於獲得戴姆勒公司的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並希望在武漢建立電動車合資工廠,才極力推動這一收購;而戴姆勒則能在合作中規模量產電動汽車所需的配件,同時通過吉利的介入,優化其內部結構轉型,由家族化管理轉變為現代化的控股公司。

在新能源——雙積分的政策背景下,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壓力都非常巨大,而通過結盟方式實現轉變,這幾乎也是目前車企們普遍的認知和作為。這一點上,吉利與戴姆勒合作的出發點與江淮和大眾、眾泰和福特的合作別無二致。區別在於,強者總是互相吸引,吉利與戴姆勒,一個是中國最強乘用車企,一個是世界最大豪華車製造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合作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但是,跳出就事論事的拘囿,筆者更願意將吉利同戴姆勒的合作,與早先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寶騰、沃爾沃集團等一系列動作等同看待。在全球化戰略背景下,吉利已經成功完成一個又一個令人拍案叫好的併購,這些併購不只助力吉利某些階段性任務的實現,更成為吉利邁向終極目標必不可少的拼圖,共同推動了吉利抵達更高目標的腳步。正如李書福強調的,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巨大變革,企業必須擁有危機意識,尋找協同發展的合作伙伴。

可以說,入股戴姆勒,不是誰抱誰大腿,正如收購沃爾沃汽車、寶騰、飛行汽車,此次,吉利只是在自身全球化的前行道路上,找到了一個更好、更合適的合作伙伴。

吉利收購戴姆勒是順應行業變革的姿態,更是邁向世界的實力和決心

背後,吉利

中國企走出去立典範

很顯然,吉利入股戴姆勒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汽車圈內,蔓延到了全社會。在很多國人看來,吉利入股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幾乎是一個要奔走相告的大新聞,這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次重大成功。那麼,為什麼吉利這次的成功就能引發如此高的社會關注和廣泛共鳴?

事實上,自2016年底以來,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就受到了國家的嚴格監管,典型的事件就是2017年監管部門對萬達、海航、復興和安邦的一次公開點名。國內舉債,國外併購,過高的槓桿是監管層和各相關方對海外併購的普遍擔憂。回到吉利本次入股戴姆勒事件上,對於入股戴姆勒的90億美元資金,李書福對外公開表示,收購資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實現收購資金自我平衡;他強調吉利此次入股資金沒有使用中國境內資金,整個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完成,是一場極具價值的入股行為。

吉利收購戴姆勒是順應行業變革的姿態,更是邁向世界的實力和決心

需要注意的是,吉利入股戴姆勒的成功和巨大影響力,不僅僅資本運作的合理,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國家對實業的支持,以及國民對中國經濟硬實力強大的強烈歸屬感。2017年,吉利成為中國最強乘用車企,營業額達2700億,利潤超百億,無論是實力還是地位,吉利都足夠代表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彰顯中國製造實力和民族自信心。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的順利完成,正表明了國家對收購海外實業的支持,對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鼓勵。國家一再強調的“空談誤國,實業興邦”,在本次案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國民也正是在此次事件中,看到了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強大實力和決心。可以說,吉利此次操作,為一直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命題,提供了一次近乎標準的範式。

吉利收購戴姆勒是順應行業變革的姿態,更是邁向世界的實力和決心

自入股戴姆勒消息公佈以來,吉利又一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國內的發展,還是海外併購的自我壯大,吉利一直穩紮穩打、有條不紊。顯然,到目前為止,吉利入股戴姆勒已經和當初全資收購沃爾沃汽車一樣,成為經典的商業案例,而對於後續的效應和成果,我們能做的就是目不轉睛,保持高度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