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摘青,水果行业的灾难!

关于海宁果树产业安全用药、杜绝水果摘青的意见

进入6月,海宁主要水果将陆续进入收获采摘期,做好后期管理,合理采收,是生产精品果的关健,极为重要。

市场环境:

目前全国各类水果全部过剩,精品果高价畅销、劣质果低价滞销,水果消费市场以糖度为王的理念正在树立,以“好吃”为理念的全国最大水果销售联锁超市“百果园”,在采购果品时拿糖度计测糖度就是明证。

近日我市摘青上市的葡萄(成熟度6成,药剂催红),在嘉兴水果批发市场售价比去年下降40%以上,最次的2元一斤,形势极为严峻,说明我市水果摘青现象极为严重,也说明了水果市场“糖度为王、品质至上”的时代已经到来。如摘青现象不加制止,我市精心培育成长起来的水果产业(从1984年的0.2万亩到2017年的4.6万亩),极有可能毁于一旦。

当前工作:

1、确保用药安全:

一是选用高产低毒农药,绝对禁用高毒农药;现在至整个采收期,呼吁果农进行行业自律,禁用残效期长的可用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毒死蜱(乐斯本)等有机磷农药;二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标准,施药后要过了安全间隔期再采摘上市。

2、严禁、杜绝摘青:

摘青就是采收未成熟的果子,是我国果树产业上的一种陋习,在海宁的梨与葡萄生产上问题极为严重,其危害性,足于毁掉我市水果的这两大主导产业。未成熟的果子是最劣质的果子,虽好看但不甜(糖度低)、不香(无香气)、不脆不松(果肉硬),其欺骗、损害水果消费者利益在前,损害本行业在后。地产水果草莓、西瓜因摘青不严重,市场销量与价格稳定,反证了不摘青的重要性。

摘青对我国水果产业造成过灾难性的损失,上世纪90年代,全国性的柑桔摘青,造成90年代有一年黄岩桔子只有几分钱一斤,从此黄岩蜜桔退出历史;海盐的“无核白鸡心”葡萄因为摘青,一个星期内,销售价格从每斤6元降至1.2元,近2万亩“无核白鸡心”葡萄2年内全部挖除。今年市场上海宁摘青的葡萄大幅降价,去年518梨摘青后的滞消与大幅降价,都是沉痛的教训,必须高度重视。

建议:今年海宁梨开采期:518梨花后85天后(约6月25日左右、糖度10.5度以上)开采;翠冠梨花后100天后(约7月10日左右,糖度11度以上)开采。葡萄采收期因封棚时间因素,无法有统一开采期,希望从业人员自律,规模种植者带头,行业内相互监督,保证葡萄成熟度8成以上时开采,其它水果也应至少8成熟后开采。

要求:“海昌”牌梨,在建议采摘期前,不得上市;市场上一经发现,取消“海昌”牌使用资格。各享受过政府补助(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合作社、专业果园、果树专业户,要带头不摘青,起模范带头作用。摘青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消费者利益、损害整个水果行业的利益,到最后价格降、无销路,虽得小利但最后还是损人不利己,行业内应相互监督,人人喊打。由于水果摘青行为既损害消费者利益,又损害整个水果产业,建议各级农技推广组织、生产合作社对摘青者,要在享受政府农业补助政策、农资、技术服务、行销等各个方面进行限制,逼其纠正其错误做法。如娄教不改者,可列入黑名单,对其停止一切服务,逼其退出本行业,维护海宁水果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将与嘉兴水果批发市场协作,共同打击产地水果的肆意摘青行为,保护消费者,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特此建议。

海宁市林业果树技术服务站

海宁市海昌水果专业合作社

2018年5月31日

水果摘青,水果行业的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