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注意!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5元!為啥賣不到這價?

這幾天,河南各地紛紛進入麥收時節,到處都是收割機。每臺收割機後,又跟著幾個等待割自家麥子的農村人。

農民注意!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5元!為啥賣不到這價?

趁著週末,筆者回到老家幫忙收麥子。由於年後三四月份遭遇低溫凍害,以及前段時間的大雨大風天氣,導致小麥倒伏,今年的小麥產量,比往年有所減少。

筆者老家,已經收割的一塊地,畝產比去年少收了200斤左右。但比畝產減少更讓農民難以接受的,是小麥的價格。

筆者家裡收割的小麥,質量較好,因為倒伏時間短,也沒有出芽。經過兩天的晾曬之後,水分達標了,就聯繫糧販準備賣掉。前後找了2個糧販,出的價錢都不高。最後又找一個,好說歹說同意按每斤1.05元的價格收購。

農民注意!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5元!為啥賣不到這價?

這些質量較好的小麥,才能賣到這個價錢。而很多質量較差的芽麥,一斤只有四五毛。這樣一來,農民辛苦一季,一畝地滿打滿算,也就掙個一二百塊錢。

其實,對於小麥、水稻這些主要糧食,為了保證種糧農民的利益,我們是有優惠政策的,其中之一就是最低收購價。

農民注意!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5元!為啥賣不到這價?

早在2017年10月25日,我國有關部門就公佈了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為每斤1.15元。這個是很容易就能查到的。

那麼,為啥最低收購價每斤1.15元,而現在就算質量好的小麥,也賣不到這個價錢呢?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非糧站直接收購,還有中間商

農民注意!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5元!為啥賣不到這價?

最低收購價,是國有糧站收購小麥時,執行的價格。但現實中,糧站不願意一家一戶收農民散戶的糧食,農民也不樂意拉著糧食跑遠路去糧站賣。

這是因為,對糧站來說,收糧時要做樣品抽檢,較為麻煩。一戶賣幾千斤就要抽檢一次,而中間商一次能賣幾十、幾百噸,糧站收同樣多的糧食,收一箇中間商的,就比收很多農戶的要省事很多。對農民來說,拉著糧食去賣,還要裝袋、裝車、運輸,麻煩不說,開車還費油。

2、小麥集中上市,收購商刻意壓價

我們都學過供求關係影響價格的原理,小麥上市也是如此。

農民注意!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5元!為啥賣不到這價?

割麥怕下雨,農民都是搶收,短短几天,整個市、甚至整個省的小麥都收割完了。小麥集中上市,收購商就會東挑西撿,找各種小問題壓低收購價格,自己多掙錢。

3、地頭價低

地頭價,是小麥收割後未經晾曬,直接在地頭就拉去賣。由於含水多,收購商收回去還要晾曬,所以價格也就相對較低。

農民注意!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5元!為啥賣不到這價?

雖然說像筆者家裡的小麥,每斤能賣到1.05元,但相比最低收購價,還是每斤差了一毛錢,5000斤就是500塊錢,不算少了。

那麼,如何才能賣到這個最低收購價呢?也許可以嘗試這個辦法,那就是大戶直接去糧站,小戶多家組團去。

你們那裡,現在小麥每斤多少錢?你願意去糧站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