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3~6歲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有4種不同性格表現

有人說"江山難改,本性難移",認為性格是天生的,很難改變,但其實一個人性格的形成主要受後天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影響。

尤其在孩子幼年時期,性格尚未定型,3~6歲更是人格形成的最關鍵期,如果父母在這個時期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有意識地去塑造,會更容易培養起孩子的良好性格。

要想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都有哪些典型的性格心理。兒童心理學家將孩子的性格分為了4種,表現型、思考型、領導型和親切型。

兒童心理學:3~6歲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有4種不同性格表現

表現型孩子的性格心理:調皮好動,對很多事充滿熱情,整個人活力滿滿,愛表現,卻很難踏踏實實的去做一件事,難精力集中在某一個指定的任務上,老愛闖禍。

思考型孩子的性格心理:心思細膩,遇事沉著冷靜,做事嚴謹,有較強的自律品質,為人理性,但因為愛思考,所以同時又有些敏感、易情緒化。

領導型孩子的性格心理:具有領導能力,凡事喜歡自己做主,有主見,喜歡贏的感覺,不輕易妥協、不服輸,做事果斷,是天生的領導者,但性格倔強,易形成野蠻脾氣。

親切型孩子的性格心理:聽話乖巧,脾氣好是明顯的特徵,很少與人爭吵,願意聽從他人意見行事,但常因為內向膽小,被喜歡惹是生非的小夥伴"欺負"。

兒童心理學:3~6歲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有4種不同性格表現

這4種性格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沒有好壞之分,更沒有嚴格的界限。大多數人的性格中可能同時兼具2種或2種以上的性格特點。

當父母瞭解了孩子的性格特點之後,該如何去教養呢?

面對表現型孩子時:父母們為了幫助孩子克服性格上的劣勢,應做到獎罰分明,這樣他們才能明白很多事都是講規則的,並且還要明確一點:自己闖的禍,必須自己承擔,自己負責。

面對思考型孩子時:需要父母細心一點,能夠觀察到孩子心理情緒上的波動,並及時與孩子溝通,及時解決問題,保證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兒童心理學:3~6歲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有4種不同性格表現

面對領導型孩子時:父母少點責罵,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探索,這類型的孩子還喜歡和父母對著幹,所以父母不能強硬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願行事,需要巧勁,否則只能兩敗俱傷。

面對親切型孩子時:溫和的鼓勵和耐心的陪伴很重要,父母如果過於急躁,會讓孩子產生懼怕心理,遇事不敢與父母溝通,久而久之,性格就會變得柔弱、膽怯。

人人都想擁有一個理想型的性格。不如從小就開始吧,試著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注意不較勁不遷就,智慧教養,別錯過培養孩子性格的黃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