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5個“中國特色小鎮”有這些特色(上)

2016年10月14日,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大通鎮、嶽西縣溫泉鎮、黟縣宏村鎮、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旌德縣白地鎮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銅陵市郊區大通鎮

大通鎮,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據史志記載,大通唐始設水驛,曰大通水驛。南宋時期,由集市形成城鎮。明代洪武初年,大通設巡檢司、河泊所、驛運站等機構。清設大通水師營,同治初,興建大通參將衙,駐參將統帥水陸清軍近千人,還設有“納釐助餉”的厘金局和專征江西、兩湖及安徽中路鹽稅的鹽務督銷局。清末民初,大通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

大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大通鎮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位於銅陵、池州、安慶三市交匯處,是進出皖南旅遊區的樞紐和重要通道,是安徽“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的北大門,是九華山頭天門的所在地,也是銅陵西南及周邊地區重要的商貿、文化、物流中心。

大通鎮已被納入銅陵市規劃的南城區,作為銅陵的南大門,銅青、銅貴公路和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銅九鐵路和銅湯高速即將通車,而且大通是沿江重要港口之一,水上交通十分發達,有碼頭數十座,年吞吐量數百萬噸。

大通鎮境內擁有豐富的金、鐵、鉛、鋅、石灰石、煤炭等礦產資源,尤以石灰石、金儲量極高,銅陵海螺水泥公司和安徽省最大的金礦黃獅澇金礦坐落境內。

大通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土特產品聲譽較好,主要以生薑、蔬菜種植和水產品養殖為主,生薑、沙藝棠小磨麻油、茶乾等早已名揚四海,尤以“大院”生薑最負盛名。大通鎮現已建立起4000多畝的連片無公害蔬菜基地,是銅陵市主要的無公害蔬菜和水產品的生產基地。

大通現已形成集蔬菜種植、水產養殖、選礦化工、建築建材、農產品加工、商貿流通、旅遊業於一體的經濟格局,是礦山建材基地與周邊市縣物流集散地。

先後榮獲聯合國迪拜人居環境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國家重點鎮、國家衛生鎮、中國農村改革典型鎮、全國新農村建設典型鎮等稱號。

大通鎮旅遊資源豐富並極具特色,著名的有:大九華頭天門——大士閣、白暨豚、江豚研發中心、明清古井、天主教堂、古牌坊、水口景點、瀾溪八景(即羊山塔影、紅廟鐘聲、梅冶風帆、南湖勝覽、龍山夕照、鵲渚晨曦、瀾溪罾捕、新洲燈火)。鎮內長龍山、慈堂湖山水相映,天然成趣。瀾溪、和悅兩條古街保存完好,是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被譽為“水中沙漠”的新洲萬畝沙灘和商業步行街集旅遊、休閒為一體。

嶽西縣溫泉鎮

溫泉鎮地處江淮分水嶺大別山南坡,四周群山環繞,中間大部分地區為丘陵和小盆地地形。境內山清水秀、林木蔥籠、溪流交錯、風景優美。

溫泉鎮建制於1992年3月,由原湯池、斯橋、東營三鄉合併而成,位於縣城北郊。該鎮屬於安徽省建制中心鎮,也是嶽西縣新縣城規劃區之一。

溫泉鎮人文資源深厚,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湯池祠堂崗古遺址。境內風景名勝古蹟有:溫泉度假村、王步文烈士故居、王效亭烈士故居、祠堂崗古文化遺址、劉氏宗祠、朝陽寺、龍井水庫、王庵寨、相公廟、龍王廟、觀音寺、節孝牌坊等。

2014年,全鎮已發展企業98家,其中規模企業6家。2014年工業總產值4.2億元,到2014年,全鎮已發展個體工商戶911戶,投資20億元的中國嶽西養生文化產業園初具規模,投資10億元的溫泉現代農業示範區已初見雛形。

茶葉、蠶桑為溫泉鎮經濟的支柱產業,現有茶園8700畝、桑園6500畝,特別是蠶桑發展較快,養蠶農戶8000多戶,居全縣前列,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經濟,2014年該鎮產幹茶130噸,產繭265噸,該鎮還發展板栗1.1萬畝,高山蔬菜2000畝等。

旌德縣白地鎮

白地鎮,位於中國靈芝之鄉、皖東南山水名城皖東南宣城市旌德縣的西南部,是通往黃山的東大門。白地鎮是一個歷史悠久、風光秀麗、人文薈萃、環境優美的山區城鎮。

該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轄區內江村具有1400多年的歷史。村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融為一體,是徽文化研究和旅遊觀光的勝地,2005年被國家評為“歷史文化名村”和“4A級風景景區”,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地鎮與黃山風景區接壤處,有一座“萬畝林海”美譽的馬嶺。它是黃山山脈的延伸,森林覆蓋率達到97%,擁有一千畝茶山、兩千畝竹林、三千畝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該鎮物產豐富,主要農產品有優質糧油、苧麻、蠶繭、木竹、中國肉牛一號等,礦產品有鐵、鋅、石灰石、石煤等,

白地鎮境內擁有東風、旌旗兩大工業集中區,工業門類有汽車修理、五金製作、建材、繅絲、木竹製品等,省明星企業黃山膠囊有限公司的藥用膠囊在全省同行業中名列第一,在全國也處於領先地位。白地牙籤曾出口美國、日本、東南亞各國。黃山膠囊、江村旅遊、白地牙籤、建材商貿(一說為“高甲繅絲”)構成白地鎮發展的四大支柱,遠近聞名。

白地鎮誕生了江上青、江澤涵、譚梓生、江希舜等一批傑出人士。全國曆史文化名村、AAAA級景區江村、人文遺產旌歙古道、風景名勝馬嶺自然風景區等,是黃山東線生態休閒文化旅遊走廊上的璀璨明珠。

主要景點有白茶觀光園、大會山風火洞、豐谷香榧生態種植園、古道驛站、洪川沖霄雁塔、家堡葡萄園、馬嶺自然森林景區、譚梓生故居、淌白水人字瀑、天毛山中藥材種植基地、天天開心家庭農場生態觀光園、鐵帽山、中國宣硯文化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