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千古才子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本文由【讯飞快读】小程序用户创作、分享,点击音频收听:

曹冲

东汉末年著名人物之一曹操,被后人称作“奸雄”。后人对曹操的评价负面居多,但他却生了几个被后人盛赞的好儿子。 “能七步成诗”的曹植是一个,会称象的曹冲是另外一个。

曹冲是曹操与他的小妾环夫人所生,环夫人姓谁名谁,家世如何,一概不知,但根据史书的零星记载,曹操对环夫人极其宠爱。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

曹冲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五六岁的时候,心思就能和成年人一样聪明了。孙权曾经送来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这三位千古才子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得了重病去世,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曹冲死去之后,曹操极为哀痛。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说着就流下了眼泪。曹操还为曹冲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亡女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这三位千古才子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骆宾王

关于骆宾王,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咏鹅》这首诗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生动活泼,描述了鹅的可爱情态。相较于文学价值,这首诗出名的地方在于,这是天才儿童骆宾王七岁就写成的。

这三位千古才子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不久之后,少年盛名,骆宾王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少年盛名,性格里自然有一股傲气。有傲气不说,还喜欢为人打抱不平,写作“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的诗。这种行为,说的好听是打抱不平,说的难听一点,叫多管闲事。

这种性格在官场肯定是不受喜欢的,这一点,初唐四杰倒是有点一致。

骆宾王的官职,主要负责“纠察百官,推鞠狱讼”,这个差事十分容易得罪人,骆宾王就被罗织罪名,诬赃入狱。

在狱中,满腔愤懑的骆宾王写下很多诗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 一作: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秋天里寒蝉叫个不停,被囚的人思乡愁情深。

想着自己当年的模样,现在却满头白发只能自言自语。

霜露重蝉难举翅高飞,大风起蝉鸣声被掩没。

无人相信蝉居食高洁,又有谁能为我表冰心。

这三位千古才子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一年后,骆宾王出狱,正赶上朝廷动荡之时。这个时候武则天正忙着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

于是百姓很不安,文人很浮躁,曾被贬谪的一些人很有想法。

曾被武则天贬谪的唐代开国功臣的后代徐敬业,就把想法付诸了实践。徐敬业自封为匡复府上将,任命骆宾王为文艺令,骆宾王就起草了著名的骈文《讨武氏檄》。

这篇檄文,写得激昂澎湃,犀利独到,此文一出,朝野震惊。

可惜,这场起事仅仅经历三个月,便兵败如山倒。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纷纷逃亡,逃亡路上,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叛变,斩杀徐敬业等25人首级,向武则天投诚。

后来有说骆宾王在此举事中丧生,也有人说,自此以后,骆宾王出家为僧。

无论何种结局,一代神童,黯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从此,世间再无他的传说。

王勃

同骆宾王一样,王勃也是“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这三位千古才子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王勃的入仕经历大概是这样的,十三岁时,王勃决定自下而上开启自己的仕途,于是从长安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给当地父母官,探寻步入政坛的门路。第二年,他直接上书大唐宰相刘祥道,直陈政见,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博得刘祥道的赞赏,夸其“此神童也!”再一年,他又通过皇甫常伯直接攀登顶层,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在大唱赞歌中极力抒发自己想成为大唐官员的强烈愿望。十六岁时,王勃通过李常伯再唱《宸游东岳颂》赞歌一首,应幽素科试及第,被授予朝散郎官职。

王勃的人生短短二十多载,偏偏比很多长寿的人都丰富得多。

入朝当官之前无限风光,直到写作了《檄英王鸡文》一文。文章写得精彩纷呈,可是唐高宗读到文章,脸色也是十分的精彩纷呈,唐高宗觉得王勃十分不务正业,就将王勃赶出了长安。

然后王勃的人生就一直不太顺利了。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所幸命保住了,但仕途终止了。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成,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青年虽然被生活无限打磨,但这些打击并没有磨去他才华的锋芒。于是,王勃在此留下了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

这三位千古才子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一文写成,名动天下。唐高宗读了文章想召见王勃时,太监吞吞吐吐地回答:“王勃已经掉进海里淹死了。”

高宗巍然长叹,可惜,可惜。

王勃去世的时候,年仅27岁。

月满则亏,盛极则衰。

聪明伶俐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希望,然而,平安喜乐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正如苏东坡作的那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工智能为你配音,本文音频由【讯飞快读】小程序生成,感谢您的收听~

使用【讯飞快读】,你也可以制作自己的精彩音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