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军能够打败匈奴,而打败秦军的汉军开始那么弱?

纳斯维纳斯

其实这个药从汉,秦,匈奴三方面来说。

首先看秦朝,经过几百年的战争秦国孕育了一支足以在当时所向霹雳的军队。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秦国大概有一百多万军队,这一百万军队,骑兵,战车兵,弓弩兵等等各种兵种都有,和匈奴打,必须骑兵要厉害,当然经过十几年的统一战争,秦国的骑兵岂是匈奴可比的。蒙恬一战而占领河套,之后秦始皇也不打了就地修筑长城。当然秦始皇不是打不过匈奴,这个时候的匈奴完全没办法和秦帝国抗衡。只是打仗的代价远比修长城的代价要高,所以秦始皇选择防御而不是进攻。这个时候的秦军确实是天下无敌,蒙恬兄弟,章邯,王离等等大将,都是不世名将,蒙恬的长城军团,打匈奴那是绰绰有余。但是秦二世的时候,蒙恬死了,秦军在南方的主力大概有五十万。而这时候王离的长城守备团被项羽灭了,章邯的几十万囚徒军团也被项羽杀了。刘邦只是捡了个便宜,怎么能说秦朝是汉军打败的呢?


汉朝:很多人说秦国打赢匈奴,项羽打赢秦国,刘邦打赢项羽,那自然应该刘邦打的赢匈奴了,如果没有项羽,真的让汉军和秦军打,那也许历史就要改写了。汉朝初年,经过数年的楚汉之争,中原大地上是百废待兴,这时候别说骑兵了,刘邦都是牛车。怎么去和匈奴打,都知道匈奴主要就是骑兵,机动性太强,难道要汉军徒步去追骑兵吗?根本不现实。汉朝这时候能够生存下来就是万幸。南方的赵佗俯视眈眈不承认刘邦,北方的匈奴经常南下。汉朝也是没办法,趁着韩王信造反和去打一仗,结果黄帝还被围了,只能采取和亲。当然这个时候匈奴即使再强大也没有灭了汉朝的能力,匈奴只是骑兵骚扰抢东西,不敢和汉军主力决战的。每次没等汉军主力来,匈奴就跑了。所以说汉朝打的赢匈奴也打不赢匈奴。


匈奴:经过冒顿单于的统一,在汉初的时候匈奴已经不是秦始皇那时候的匈奴,秦始皇时期的匈奴各自为盟,部落太多,内部都不和经常打仗,更别说和秦朝打了。可是到了汉初的时候,匈奴也和中原一样统一了,东起中国东北,西到中亚,统治着八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匈奴这时候也是空前强大。此消彼长,汉军打匈奴自然就费劲了。


小伍讲历史

先来说秦军为什么能够打败匈奴。

秦军战斗力的极大提高,缘于商鞅对秦国军事制度的改革。其中一条就是建立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打破世袭制,以军功来论英雄。从此以后,秦军勇于公斗,怯于私斗,纵横天下,被战国人喻为虎狼之师。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总共七代人上百年的努力,秦军几乎天下无敌。

而当时的匈奴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

秦朝时北方的匈奴单于叫头曼。在匈奴历史上,从淳维到头曼单于上千年的历史,匈奴势力在西北都是时大时小,离散分化。而头曼时代,西北草原上最强大的不是匈奴,而是东胡及月氏。头曼因为被挤压空间,只好在靠中原边境苦苦挣扎。然而秦始皇灭六国后,因为相信燕人卢生不知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亡秦者胡也”,认为边境上的匈奴是亡秦的祸根,于是派蒙恬率数十万攻击匈奴,孱弱的匈奴却退七百里,不敢南下而牧马。

接着,我们再来讲打败秦军的汉军为什么打不过匈奴。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多强大的军队,其背后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稳定的政治统治,一旦失去这两样东西都抵挡不住得道多助之敌的进攻。战国初期,最强大的魏国的魏武卒,然后魏国国力衰弱以后,魏武卒也不行了。

秦军之所以被项羽打败,后来章邯又被汉军打败,打的不是战争,而是人道。失人道者,多强的军队,都是渣。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汉军都打过秦军,后来为什么打不过匈奴了呢?

主要的问题是,匈奴出了一个超级强人。

这个人,就是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是在秦末汉初趁中原内乱起家的。当时,冒顿单于收复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及白羊河南王,将秦朝时蒙恬占领的所有匈奴土地全部收复,且军力之手伸到了燕代之境。从此,冒顿单于成了匈奴史上最强大的单于,而领导下的匈奴也成了匈奴史上最强大的匈奴。

当时的匈奴有多强,看看他的军事制度就知道了。

在冒顿之前,不知何为官号,而冒顿单于时却设了许多官号。比如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都尉,左右大当官,左右骨都侯。从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总共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总兵力至少三十万。

这二十四长各有各的驻守之地,一旦有事,有呼百应,攻守自如。除此之外,匈奴单于还保持着尚武习性,经常不定期的举兵征伐。月满即进攻,月亏就撤退。他们作战规矩跟大秦帝国有得一比,攻伐作战时,凡是斩杀或俘虏敌人就赏一壶酒,得到的战利品就归个人所有,劫掠来的人就用作奴婢。由此,他们简直就是草原上的虎狼之师,一上了战场,犹如虎狼看见了猎物,大放绿眼,奔走追逐。

最初,汉军跟匈奴交手,是韩王信。韩王信都马邑,匈奴围攻马邑,他抵挡不住,就降了。匈奴乘胜追击,攻太原,来到了晋阳下。

当时刘邦刚刚平定天下,自诩武功盖世,项羽都能被汉军搞定,以为打个匈奴应该没问题。于是率三十二万兵力,前往出击匈奴。

刘邦率领的这三十二万兵力,大部分都是步兵。刘邦打前锋,然而天气太冷,路上被冻死的兵士十有二三,再加上刘邦轻敌,他一到平城时,冒顿的四十万骑兵就已经将刘邦围在了白登。

当刘邦抬头望去时,才知道匈奴是多么的恐怖。匈奴骑兵训练有素,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马,北方尽黑马,南方尽红马。如此景象,即使刘邦那三十二万步兵全部抵达,会是冒顿单于的对手么?

一个字,悬。

当时刘邦的心都凉了。

后来,还是陈平设计,派人携重金游说阏氏,然后请冒顿单于放刘邦一马。冒顿单于因为跟汉军降将韩王信属将王黄及赵利相约围攻刘邦,但那两个人又没来,以为汉军有诈,也就顺手推舟,解开一角,放刘邦走掉。

在整个汉朝初期,从刘邦到吕雉到孝文帝孝景帝,汉军都不是匈奴的对手。直到一个牛人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数十年的僵局。

这个人,就是汉武帝。当然,这是后话了。


月望看历史

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秦军肯定比刘邦时代的汉军强,秦灭六国后还发动了远征南粤的战争。项羽等起义军击败的是战线拉太大,大兴土木,又发生内乱之后的秦军。而且项羽背水一战的那场胜利还是险胜。再经过楚汉争霸,其实中原国力已经消耗很大了。接着刘邦又杀了功臣,再次内耗。所以此时的汉朝不是军队强不强的问题,而是国力无法支撑对西部匈奴的战争。打匈奴不同于内地征战,它需要花费很大的后勤补给。汉武帝之所以能打匈奴是经过了文景两代君王休养生息之后才有的实力。

第二、秦人与匈奴的关系其实很微妙,秦人与西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甚至说秦人就是西戎支系建立的国家。就是说秦人本身就属于与匈奴有关的西戎。匈奴是战国时代内地人骂他们的话。如果完全是外族,这么骂就有点奇怪了。而周秦两代其实都是羌人返回的结果,所以今天能轻易发现汉族戏曲服饰里存在与现在藏族的装束。水袖和哈达几乎是汉藏共有。哈达汉族叫混天绫。汉族造像几乎都有这么一根布条缠绕。

日本存在20+%的汉族O3基因,这是历代东渡的汉族流入日本的证明。最有名的就是徐福那次东渡。日本称秦朝就是哈达,而且日本存在与广州五羊一样的本田五羊。本田读鸿的,日本自称尼鸿,而匈奴叫鸿尼或混。藏族有本人、本教之说,就像后来的契丹也有这个自称本人,其实就说明了有西戎北三苗后裔分支流入。

这么一看,虽然不能说秦与匈奴是一体,但确实是有关系。西戎应该是匈奴最重要的一支。后来的蒙古族也的确流入了西戎北三苗,蒙古一词与苗蛮体系的芒勾一致,实为勾芒。契丹的本人称呼可能就是这个源流。除了西戎外,匈奴还有黄种老大支系极北基因N系以及部分白匈奴。有句话叫三一如六,其实就是指黄种老三苗蛮、老大支系N与白种代表六这个群体是一个联姻联盟关系。汉语里也却是存在比如幺为最小,同时又是一的意思。就是说他们曾经是一体的。六本来是读陆,现在读溜,其实是取了牛这个音。就是说三一如六,而且是六如三一。彼此交融了。今天印度那么崇拜黄种的牛文化,可见一斑。白匈奴就是印度白种、伊朗部分、斯拉夫和历史上的斯基泰、古罗马这个体系。

秦人与西戎这一群体关系很大,自然面对别的体系匈奴时不会有太大压力。汉代是灭了秦朝的楚人,至少皇家是楚人,此时需要面对整个西部体系,这肯定会很吃力的。后来汉代持续攻打匈奴,造成匈奴一蹶不振。我们今天可以清晰看到极北基因N系远走了,成了乌拉尔民族,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民族。部分留在蒙古族内叫布里亚特蒙古族以及在满族等东北民族里有很高比例。汉族里也有一部分。还有就是与羌人一道流入西南,目前彝族里N系比例很高。可见他们是唯一没有成功返回的民系,最后不得不远走。这说明汉朝所面对的匈奴很可能以他们为主。

汉朝之所以把古罗马称作大秦就是这个原因。因为秦人与西戎有关,西戎就是匈奴重要分支。只不过周秦两代大量返回了。留下的可能不构成汉代时的匈奴主体。但又构成了后来的鲜卑主体,流入东胡,组建蒙古族。蒙古族文化基本都是西戎北三苗的,也就除了剃头这些为数不多的方面源自东胡。


國病

秦军当时能够打败匈奴,是因为当时秦军在百战之兵,战斗力强悍,在名将蒙恬的带领下,秦统一后,秦朝可以说最辉煌的时候,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令匈奴望风而逃,不敢南下。秦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匈奴,一是秦军的强大了,二是当时匈奴势力分散,无法与蒙恬强大的三十万大军抗衡;

汉军打败秦军,可以说不准确,只能说是项羽的楚军大败了秦军,实际上当年的秦军已经不是秦统一的时候难么有战斗力,而且秦朝的50万大军被赵佗率领驻守南越,并没有救援,无论是汉军还是楚军所对战的大部分是秦朝临时组织的奴隶军队,并不能代表秦军的真实战斗力,就说汉军强于秦军,就一定能打败匈奴;

在秦末,秦军与汉军作战时,匈奴在北方完成了统一,变得今非昔比,实力强大,而汉军本就是农民军战斗力一般,且中原久经大战,国家羸弱,无力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战争的天平就此颠倒,所以汉军在匈奴面前才会显得那么弱。


密探零零发

因为匈奴已经不是原来的匈奴。而中原王朝经历战乱后实力大减。



秦朝时期,匈奴的大单于是头曼单于,即后来冒顿单于的父亲。此时,蒙古高原一代的势力,不仅只有匈奴,根据记载,此时的北方,与匈奴并立称雄者有二,分别是匈奴西方的大月氏与匈奴东方的东胡(鲜卑人的祖先),且“东胡强而月氏盛”(出自《史记》)。因此,匈奴此时连称霸漠北的实力尚且没有,更难以与中原王朝抗衡。


但冒顿单于继位后,乘着东胡不备,发动突袭,一举歼灭东胡的有生力量,而后又向西扩张,驱逐大月氏,杀月氏王,并将其头骨做成酒杯,大月氏自此西迁至中亚地区。从此之后,匈奴已经完全统一了漠北,实力大增,远胜从前。

而在冒顿单于统一漠北的同时,中原大地上正上演着楚汉争霸。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天下之战,以刘邦获胜,项羽自刎乌江而告终。此时的中原,经过了秦朝时期的苛政(无限制利用国家强制力发动战争,北逐匈奴,南定夷越,动辄调动百万大军,使得百姓承担过多的战争负担,社会经济已然疲敝不堪),秦末的战乱,依然是民生凋敝,一片废墟。汉朝采取的无为而治,就是为了回复生产,足以证明汉除国家各种实力的疲软。如此情境,如何与匈奴抗衡?


所以说,二者实力的此消彼长,造成了秦军战胜了并未到达巅峰的匈奴,而巅峰的匈奴则战胜了立国初期疲敝的汉朝。

然而,农耕文明的经济优势一旦显现,则游牧文明便会成为相对弱势一方。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国库充裕之后,立即发动反击,此时中原王朝的战争潜力完全转化为实际的战争能力,一举击溃了匈奴。

【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庭州行者

因为国力国势不同!汉军打败的并不是战胜匈奴的那支秦军!秦始皇时期的秦帝国是封建时代综合国力最强的秦帝国!

秦帝国的强盛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几代人累积的结果。秦国自秦孝公开始,建立一个完全服务于战争的国家体系!整个非耕即战,很是热闹!如此传承一百多年,建立史上最完整的军工体系!比如,秦帝国装甲部队!这是冷兵器时代建立的唯一装甲部队!

一万多辆战车,每辆战车八匹马,驮一台射程500步的机弩车,每车负载2+6名士兵,负箭480支(300+30*6)。每次可以向敌纵深机动兵力八万人。扎营的时候可以把青铜车围成一圈,瞬间成为铜墙铁壁。这支部队几乎无懈可击!而把匈奴虐成菜的就是这么一支部队,这仗完全是一边倒的,五百步的射程,几万支箭同时射出,匈奴骑兵完全被射成刺猬!但是这支部队有一个致命缺点,费钱,还缺工人!因为打造这样一支战车部队需要大量保养物资!而自从秦始皇过世后,这支部队就彻底瘫痪,因为没钱没工人,所有工人都被调去建皇陵。所以在与汉军作战的秦军中并没有这么一支部队!而汉军继承秦国基业后也没有继承这么一支部队!这是历史给人们开的一个大玩笑!


优己

这和时代背景有关系,秦朝的时候对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大一统,这时候的秦朝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关键是秦朝的这一支人马,都参与过灭六国的战争,很能打仗。

当秦把全国统一后,他们就有能力解决匈奴的问题了,以往不打匈奴就是因为国家长期内乱,根本没法和匈奴长期作战,所以,各个国家都开始修建长城,用以阻止匈奴的侵犯。

秦始皇好不容易解决了内乱,国内没有了敌人,正好这时候是对匈奴作战之时,于是秦始皇就开始派了蒙恬率领四十万大军去剿灭匈奴去。这时候的匈奴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他们被赶出河套等地,一连多少年,吓得都是不敢南下牧马。可以说匈奴人对于统一后的大秦帝国的军队,是有阴影的。

在一个就是,这一时期的匈奴也处于四分五裂之时,他们聚集几千上万人就开始自称首领了,因为匈奴人不能团结,各自为政,所以,他们的战斗力也就打打的打了折扣。

到了汉朝时,这种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四分五裂的匈奴被冒顿单于给统一了,可以说这个冒顿单于是匈奴史上最顶峰的时期。

可是,这时候的西汉却是最贫弱的时期,自从秦末以来,国家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先是三年的反秦之战,紧接着又是四年的反项之战,刘邦打了七年的仗才把分裂后的国家再一次的统一到了一起。

因为长期的战乱,人员伤亡惨重,百姓生在水生火热之中,那时候的物资都很匮乏,百姓几乎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百姓的生活都如此的艰难,士兵的生活当然也好不了那里去。

刘邦就是带着这么一群疲劳之师和匈奴最顶峰时期的冒顿单于作战的。这个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

人家匈奴人全部都是骑兵,号称四十万之众,再看看刘邦这边可怜的,据说刘邦当时想找六匹一样毛发的马来驾车,都不能把马凑齐。


刘邦这个大汉的皇帝用马都这么难,更何况打仗用的战马了。所以,西汉初年想和匈奴开战,能战胜的结果是寥寥无几的。

若是刘邦对应的是汉武帝那个时代,和冒顿单于开战,鹿死谁手都不一定,就别说刘邦这一时期来战胜匈奴了。

这就是为什么秦军之所以打匈奴这么容易,汉军打匈奴难的原因。


史学达人

说秦军打败匈奴,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击退部分匈奴部落。事实上,秦军所面对的匈奴,和汉军所面临的匈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秦军和汉军所要达成的军事战略目标,也有所不同。

首先,秦军所面对的匈奴,还是一个处于四分五裂之中的游牧民族,或者说当时的匈奴更多是一个分散的联盟政府,他们虽然厉害,但无法形成一股强大合力,更不用说他们内部还在相互兼并和内耗,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无力与强大统一的秦军抗衡。

其次,秦军的当时的军事战略目的,是为了夺取河套地区,游牧民族最让人害怕和头疼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强大的机动性可以轻而易举的突袭对方,而对方想集中兵力的打击游牧民族,却往往无从下手。

在这种情况下,匈奴显然不敢全力和秦军争夺河套地区,因为让匈奴围绕一城一池与秦军展开争夺,就相当于放弃自己的优势,而用自己的劣势和对方的优势比拼,这不是傻子行为么?这也是为什么秦军能够击退匈奴并夺取河套地区的原因,但却不得不在这里驻扎秦军最精锐的主力部队,因为当时匈奴的军事主力显然没有任何损伤。

而等到汉朝的时候,匈奴已经在冒顿的铁腕之下,完成了大一统。此时的匈奴已经由一个分散的联盟转变成统一的国家,实力和当初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更重要的是,当时刘邦攻打匈奴的战略目的,并不是为了夺取某个城市,而是打击匈奴的军事主力。在这种背景下,刘邦的三十万大军不得不劳师远征,但这就相当于放弃自己的优势,而用自己的劣势来和匈奴的优势比拼,自然会感觉力不从心。

另外,当时的匈奴虽然非常强大,但显然并没有干掉汉军的实力,所以大家也不要贬低汉军的战斗力。很多人在说起白登之围时,总觉得要不是陈平的计谋,刘邦恐怕是凶多吉少。但是,匈奴如果真的有实力干掉汉军,你觉得冒顿会发善心吗?所以,汉军的战斗力绝对是非常强大的,丝毫不逊于巅峰时期的秦军,只不过他们面对游牧民族强大的机动性,实在不知道该往何处下手。

如果汉军不能歼灭匈奴的军事主力,又想有效防止匈奴南下侵扰边境,就必须在整个边境线驻扎重兵,但这种开支和花费实在太大,而且也非常危险,因为当时的汉朝内部还有一大批异姓王存在,他们就类似一颗随时会爆的定时炸弹。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怎么可能把军队全部调往边境,所以他只能向匈奴妥协,总而言之,你们费尽心思来边境抢劫,也不过是为了抢夺一些财物,现在我大汉帝国,主动和你们和亲,把公主嫁给你们,当然,公主带去的嫁妆肯定是非常丰厚,远远超过你们冒死抢来的财物。对于这种事情,匈奴自然是何乐而不为。


小玲子说点史

真正的战斗名族当属秦人,但残暴的统治却将自己的国家推向死亡,短命的王朝印证了兴极必衰的道理!

秦国就如同现在的某些房地产开发商,一夜暴富,却没有完善的制度,从而盛极而衰!秦初秦朝的治国方法是按功行赏,意思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上战场为国家立功,只要击杀敌军就能获得政府的奖励,底层的农民无战事就在田耕耘,有战事便从军立功!那个时候秦国是真正的尚武之国,为了尽快的结束战乱采取的按功行赏制度动员了全国的人民,在利益的驱使下战斗力爆表,有时秦人为了敌军的一个人头甚至同室操戈手足相残,这样战斗部队战斗力当然惊人。而同样也是这种制度葬送了秦国!


由于分封制,各大诸侯逐渐强大,中央集权越来越吃力,而秦王的苛捐杂税也引起了民间的怒火,人心尽失!顿时间狼烟四起诸侯并驱,逐鹿中原!这个短命的王朝只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

再说汉初为什么这么弱,废话!中华大陆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为了打仗农民弃田而操戈,建国初期人口低至1500万,财政收入低得可怜怎么可能强大。而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汉室天下分封亲戚为王,引发的汉室之争也拖延了汉朝的崛起,还好汉文帝文景之治,农田改革,降低税收,财政大幅改善,国家日渐强大起来!之后又出了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这种人才…


(谢谢关注)


新世界观

为什么秦军能够打败匈奴,而打败秦军的汉军开始那么弱?

首先来说,秦军所打败的匈奴人和汉军,所打败的匈奴是不一样的,

秦军面对的匈奴是统一之前的匈奴。

秦军所面对的匈奴是没有统一北方草原的匈奴人。在战国末期,当时北方的草原主要有三大势力,东边的东胡人,西边的大月氏、乌孙,还有处在中间位置的匈奴。所以当时秦军所面对的匈奴人,只相当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1/3力量。

(战国时期北方草原形势)

而汉朝所遇见的匈奴人,是统一之后的匈奴,此时的匈奴人力量已经增加了3倍!

秦军取得的战果并不辉煌。

虽然秦军击败了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但是,并没有深入草原对匈奴进行持续打击,所以才导致不久之后匈奴的单于有力量统一草原。不仅如此,为了防备匈奴人,秦军在北方修筑了长城,并在长城沿线,驻扎了大约无数军队(30万长城兵团+守卫长城的壮丁,如陈胜吴广等)。所以可见,秦军的战果并不辉煌!

秦末战争让汉朝非常疲惫

汉朝建立之初和秦朝建立之初不太一样,秦朝统一六国,虽然持续时间较汉朝长,但国内破坏不严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屠杀,所以国家统一之后,秦朝的几乎相当于战国七雄相加之和,这让秦朝建立之初,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而汉朝的建立是命途多舛的。首先,秦末各路诸侯和秦军互相征战,城池被破坏,人民被屠杀,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如项羽屠咸阳,直接将秦朝的精华部分变成一片白地)。不久,楚汉相争又给本来已经虚弱的,应该休养生息的天下,带来了进一步的破坏,直到项羽兵败被杀!

项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打累了,是因为没有多少人可以拿起武器继续作战,当时人口已经减少到秦朝的一半。所以,汉朝胜利之后,整个国家是极其虚弱疲惫的,以疲惫之师对抗刚刚统一的匈奴,当然会显得很弱了!

所以即便是汉承秦制,也需要休养生息完之后,才能打败匈奴人。经过休养生息之后,汉朝不就打得匈奴较爸爸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