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和李唐血海深仇 间接诱发玄武门之变 又成功策反李世民儿子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想必大家都会想到惨烈的“玄武门之变

”。时到今日人们还对这个话题津津乐道,不少小伙伴都说,李世民弑兄杀弟在前,不顾老父苦苦哀求杀死十个侄子在后,是要遭报应的。也许是巧合,李世民的儿子们的确都没落到什么好下场,好几个死得很惨。其中第五子李祐发动政变抢皇位,最终被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

李祐造反带有很浓的“宿命”味道,且看李祐外祖父阴家,和李唐王朝有着不可和解的血海深仇......

此人和李唐血海深仇 间接诱发玄武门之变 又成功策反李世民儿子

玄武门之变

众所周知,唐高祖李渊子嗣众多,其中有个叫李智云的,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李智云是李渊第五子,善于射箭和书法,跟从李建成住在河东。617年李渊太原起兵,李建成仓促逃回父亲身边,没有带上李智云。年仅14岁的李智云被隋朝官吏抓住押解至长安,被阴世师杀害。不仅如此,阴世师、骨仪等人查访到李渊家五庙墓葬地址,把老李家的祖坟给掘平了。对此,李渊恨得不行。

此人和李唐血海深仇 间接诱发玄武门之变 又成功策反李世民儿子

唐高祖李渊

后来李渊破了长安,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阴世师,夷三族。就这样,阴家无论男女老少统统做了鬼,仅留下阴世师的幼子和幼女。李世民在这场战役中立了大功,李渊便把阴世师的小女儿阴月娥赏给他做妾室,阴月娥后来生下性格暴戾的李祐。至于阴世师的儿子阴弘智,靠着裙带关系当了秦王洗马,因向李世民揭发“昆明池政变”而身居高位!

此人和李唐血海深仇 间接诱发玄武门之变 又成功策反李世民儿子

唐朝历史

《新唐书》:太子与元吉谋:“兵行,吾与秦王至昆明池,伏壮士拉之,以暴卒闻,上无不信。然后说帝付吾国,吾以尔为皇太弟,而尽击杀叔宝等。”

李世民名声之盛,太子李建成不是没察觉。笔者一直认为如果李世民不主动干掉太子和齐王,那么被干掉的就只有自己。李渊被亲生儿子赶下台是必然,只不过历史选中李世民来扮演恶人。史载李建成、李元吉在玄武门兵变前夕,密谋出个“昆明池计划”,想要杀死李世民,但因消息走而破产。阴弘智因揭发政变有功身居高位,太宗登基后官至御史中丞

李祐册藩就国后,阴弘智给外甥当了长史。再加上有那么一段时间,阴妃非常受宠,一时间阴弘智风光无比,能和长孙无忌分庭抗礼,有不少勋贵子弟与之交攀。

老阴的私心很明显:想让李祐当皇帝。

此人和李唐血海深仇 间接诱发玄武门之变 又成功策反李世民儿子

中国历史

招兵买马最重要,造反才有资本。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性轻躁,其舅尚乘直长阴弘智说之曰:“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万岁后,宜得壮士以自卫。”

从那天开始李祐就开始招募死士了,加上他性情暴躁,做了不少出格的事。远在国都的李世民嗅到不对的味道,将吴王李恪的长史权万纪改派到李祐这边。权万纪督导严厉李祐,两次三番后李祐竟把老权给杀了。李祐无法和李世民交代,又有阴弘智等人教唆,决意造反。643年李祐征发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兴兵作乱,不久后就被唐朝军队镇压。李世民写了一封长信谴责李祐的行为,称其禽兽并流泪。李祐被押送到长安,不久即被赐死,国除

也许是见惯了帝王家的恩怨是非,李世民对这件事处理得比较轻,仅仅斩首党羽四十余人,其余既往不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