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兵秣馬大戰養老金市場 保險系公募迎來超級風口

日前,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通知》中提出,“試點期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完善養老賬戶管理制度,制定銀行、公募基金類產品指引等相關規定,指導相關金融機構產品開發。做好中登公司平臺與商業銀行、稅務等信息系統的對接準備工作。”隨著我國關於養老第三支柱配套政策的不斷出臺,第三支柱養老金市場將會爆炸式發展,具有保險背景的公募基金公司,將迎來一次歷史性發展機會。

01

第三支柱養老體系全面啟動

厲兵秣馬大戰養老金市場 保險系公募迎來超級風口

我們國家的養老體系分成三大支柱,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形成“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兩大制度平臺。截至2017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超過9億人,積累基金4.6萬多億元,“全覆蓋、保基本”的目標基本實現。

第二支柱計劃是由僱主(含工會、行業協會)發起設立的養老金計劃,由企業提供的稱為“企業年金”,由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提供的稱為“職業年金”。2017年底,企業年金積累基金近1.3萬億元。

此次《通知》涉及的,是我國目前要大力發展的第三支柱計劃,也就是由家庭或個人發起設立的、各類養老儲蓄計劃,它包括退休目的儲蓄與投資、商業養老保險計劃、以房養老,以及家庭和代際基礎上的非正規保障形式等。相比第一、第二支柱,養老第三支柱無論是規模還是覆蓋面目前都很小,這恰恰是各類資管機構的未來機會,尤其是公募基金行業。

在此次的《通知》中,明確了試點結束後個稅遞延商業養老賬戶對接的投資產品將不限於商業保險產品,還將擴大到公募基金等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人群差異化的投資需求。

我們國家的養老體系借鑑學習了美國經驗,而在美國第三支柱發展過程中,共同基金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美國第一支柱是聯邦公共養老金,即老年、遺屬及殘障保險(OASDI)。第二支柱是職業養老金,主要包括針對企業僱員的401(k)計劃、非營利組織僱員的403(b)計劃,以及針對政府僱員的457計劃。第三支柱是自願性個人養老金,主要包括個人退休賬戶(IRAs)計劃及其他個人補充養老計劃。

在美國三大養老金中,共同基金在養老金資產中佔比達34.6%。可以預期,未來隨著中國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的全面展開,中國公募基金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過去20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募基金已經用諸多實際數據證明了自身的長期投資能力。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從開放式基金問世到2017年6月,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6.18%,超出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5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64%,超出現行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4.89個百分點。

02

保險系公司迎來難得機會

厲兵秣馬大戰養老金市場 保險系公募迎來超級風口

實際上,在《通知》發佈之前,證監會就推出了《養老目標FOF基金指引》,最近開始接受養老目標FOF基金的產品申報,截至目前,證監會已經接收到2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累計報送的42只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的註冊申請材料。這表明證券基金行業已經抓緊準備各項基礎工作。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也在日前表示,目前是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先試點,真正醞釀重大意義的是公募基金產品。預計試點結束後,公募基金產品扣除限額將大幅度提升,從而引導居民透過第三支柱的公募基金,為資本市場提供中長期發展資金,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考慮到養老市場的廣闊性,未來公募基金在養老型產品上的競爭,將會成為改變基金公司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在這其中,保險系基金公司橫跨兩大資管行業,在養老金業務中有著更好的機會。可以預計,隨著養老第三支柱的崛起,雙重基因的保險系公募將風光無限。

長期以來,公募基金主要由銀行系、券商系、信託系構成主力,保險系相對進入較晚。直到2013年,《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發佈,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直接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並啟動保險系基金公司試點。

目前,保險公司涉足公募基金的方式直接發起或通過子公司發起的基金公司,如國壽安保基金;收購現有基金公司,如太平基金;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直接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在其項下設立事業部形式,如泰康資產、人保資產。

近日,保險系公募基金公司又增加一名重磅成員。中國太保3月30日發佈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太保資產通過上海聯交所舉牌受讓的方式,收購國泰君安所持有的國聯安基金51%的股權。近日,證監會核准此次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後,太保資產將正式成為國聯安基金股東。至此,保險四巨頭終於完成了在公募基金業的集結。

03

長跑選手有備而來

厲兵秣馬大戰養老金市場 保險系公募迎來超級風口

作為第一家獲批的中外合資公司,國聯安基金成立於2003年。隨著太保成為股東,國聯安將正式成為“雙保險”公司(另一大外方股東是安聯集團)。作為保險集團綜合化金融的一環,太保的品牌效應有望給國聯安賦能,讓公司有機會在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協同發展中受益。

在《通知》發佈後,中國太保就表示,目前正在積極準備稅延產品的相關工作,將以示範產品為準,報審最全產品類型以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待監管機構下發業務管理辦法和示範產品後,及時上報產品,力爭第一時間提供稅延產品,以滿足老百姓多樣性養老資產配置需求。據瞭解,在太保的養老業務中,國聯安未來將成為太保的投資管理人,發揮其長期投資能力強的特點。

國聯安基金在行業內以長期價值投資見長。目前國聯安公募基金數量達40只,涵蓋多種風險收益特徵的品種。據海通證券的業績評價,截至2017年年末國聯安最近五年權益類絕對收益排名前1/4。國聯安旗下還湧現了一批長跑健將型產品,國聯安穩健累計獲得了4倍以上的回報,近5年業績回報在同類基金中排名第2;國聯安精選累計漲幅達到7倍以上,累計分紅27.6億。在最新的2018年一季度,國聯安旗下基金超額收益在全市場排名第7。其投資總監魏東先生在公募基金從業超過十三年,在行業內也屬於“老司機”。

在太保入局之際,國聯安也迎來了新的掌舵人。2017年9月,基金業老將孟朝霞成為國聯安基金總經理。據公開資料顯示,孟朝霞兼具保險和公募基金兩大金融行業從業經驗,曾歷任新華人壽保險公司企業年金管理中心總經理、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富國基金副總經理,2014年加入融通基金並出任總經理一職。據知情人士稱,在孟朝霞女士歷任的兩家公募基金公司期間,其公司規模與文化都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在全行業“厲兵秣馬”備戰養老金戰役之際,孟朝霞的跨行業背景有望帶領國聯安走出一條差異化競爭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