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版鬥獸比古羅馬版的早了200年(漢書拾遺54)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古羅馬帝國時期,曾經有一樣幾乎所有人都趨之如騖的娛樂活動,那就是觀看鬥獸。

著名的古羅馬鬥獸場是從公元72年開始修建,到公元80年完工的。

西漢版鬥獸比古羅馬版的早了200年(漢書拾遺54)

鬥獸並不是古羅馬帝國的專利,比古羅馬鬥獸場的修建還要早差不多200年,遠在東方的西漢王朝早就開始圈養野獸、鬥獸取樂了。

《漢書》中零零散散地有不少關於鬥獸的軼事。

《漢書·李廣傳》中,李廣的孫子李禹酒後和侍中貴人發生摩擦,李禹拳頭比較大,貴人沒敢吱聲,但回頭就向漢武帝打小報告,結果“上召禹,使刺虎”,衛士們在李禹的腰上拴上繩子,吊下深坑式的鬥獸場,“未至地,有詔引出之”,皇帝可能覺得處理方式不妥,撤回了之前的命令。

到底是李廣的孫子,這時,李禹揮舞手中寶劍,割斷繩子,堅決要和老虎較量一下。漢武帝“壯之,遂救止焉”,這樣的猛士被老虎傷到就不好了。

李禹鬥虎“未遂”。

西漢版鬥獸比古羅馬版的早了200年(漢書拾遺54)

《漢書·儒林傳》中也有一則儒生鬥野豬的故事,不但鬥了,儒生還贏了。這個儒生叫轅固。

轅固是一個有名的儒家學者,但漢武帝的奶奶竇太后只對黃老思想感興趣,不喜歡儒家學說,竇太后找來轅固,問他對黃老學說的看法,轅固直來直去,來了句“此家人言矣”,這不過是普通人的言論罷了。

竇太后大怒,直接一道命令,把轅固扔進獸欄鬥野豬。漢武帝不敢違背奶奶的意思,只好悄悄地給了轅固一把寶劍。你自求多福吧,我只能幫到這兒了。

沒想到的是,獸欄中的轅固並沒有嚇得手腳發軟屎尿橫流,而是沉著冷靜遇事不慌,只一刺,就“正中其心”,野豬“應手而倒”。

轅固實在太彪悍了。

西漢版鬥獸比古羅馬版的早了200年(漢書拾遺54)

《漢書·外戚傳》中記載了一個妃子擋熊救駕的故事。

漢元帝時期,皇帝帶著一幫鶯鶯燕燕,“幸虎圈鬥獸”,沒想到野獸籠子沒關好,一頭熊晃晃悠悠朝皇帝的VIP包房衝過來,群雌四散,只有一個名叫馮媛的婕妤勇敢地擋在皇帝的身前。

好在左右武士給力,及時殺死了狗熊,虛驚一場。

西漢版鬥獸比古羅馬版的早了200年(漢書拾遺54)

西漢皇帝喜愛鬥獸可謂歷史悠久,一以貫之。

漢高祖劉邦在修建長安的時候就留出了獸圈的位置。《三輔黃圖》說:在未央宮中,就有“漢獸圈九,彘圈一”。

漢文帝劉恆不但多次查看獸圈的運轉情況,還親自下場鬥獸娛樂。《風俗通義·正失》記載,漢文帝曾“獵漸臺下,馳射狐兔,果雉刺彘”。

到了漢武帝時期,圈養猛獸用來娛樂更是到了一個高潮,《史記·封禪書》中記載:武帝建造建章宮時,虎圈的範圍有“數十里”之大。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中都有關於鬥獸的描繪。

李禹、轅固下場鬥獸都是漢武帝時期的事情。

在漢朝皇帝看來,鬥獸並不是單純的娛樂,而是兼有測驗勇力和軍事檢閱的目的,當然,也可以作為刑罰的手段。

在皇室的倡導下,鬥獸作為一種考驗勇武的競技項目而盛行一時,貴族中也不少用鬥獸來炫技的。

《漢書·武五子傳》說漢武帝的兒子廣陵厲王劉胥可“空手搏熊彘猛獸”,《漢書·霍光傳》說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也曾“驅馳北宮、桂宮,弄彘鬥虎”。

西漢版鬥獸比古羅馬版的早了200年(漢書拾遺54)

其實,相比於人鬥獸,在中國,人鬥人的歷史更悠久。

人鬥獸還算是簡單直接、彰顯武力,人鬥人就無所不用其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