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实人,是怎么被社会淘汰的?

好人吃亏,坏人得意

财帛动人心,利益驱使人。

在利益面前,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思和选择。

我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测试:如果给你1000万让你去偷拍你的妻子裸睡的照片,并且这张照片不会被传到网上。你会去吗?

当时有人沉默有人坚决说不会,也有人支支吾吾在那分析。

在利益面前,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会有什么选择,因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资格去说。

以前总说好人有好报?但是在这个社会,似乎这句并不那么灵验了,有的时候,反而是投机取巧者占了上风。

举几个例子吧:

《芳华》中的刘峰乐于助人,什么活都干,什么忙都帮,可谓实实在在的老好人,但是到最后却被别人歧视,连起码的家庭和爱情都得不到;

当我们去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规规矩矩排队者永远都只能在最后一个上车,而那些争先恐后、推搡他人的乘客却会有位子坐;

在餐馆吃饭也是一样,踏踏实实坐在座位上等待老板上菜、温和礼貌地叮嘱服务员的顾客,却比后来的大嗓门者晚吃到饭;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虽然这些话语中带了个人色彩,但我们必须承认投机取巧正在让社会倒退。真正做学问做研究搞真货的人不被待见,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备受夸赞,甚至转的盆满钵满。

这种极其不合理的现象,让人绝望,却又无可奈何。

一个老实人,是怎么被社会淘汰的?

-02-

劣币驱逐良币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定律——“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除良币”。

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如果翻译到社会学上,那就是“坏人淘汰好人”。

一个老实人是怎么被淘汰的呢?

还是拿上面的事情为例,当你意识到做一个老好人不但不被肯定,甚至时常被戏弄捉弄,被嘲笑和欺负的时候,你还愿意做一个老好人吗?

当你发现老老实实排队非但不会有座位坐,还会被人推搡谩骂,甚至最后还错过了公交车,你还会文明礼貌讲秩序吗?

当你明白好言好语非但没有效果,还会因此被餐馆老板怠慢,让后来的大嗓门先吃饭,而你却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你会甘心好言好语吗?

一次两次,你可能回答:会;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呢?你还会甘心吗?

一个老实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从他觉得不公平的那一刻起。

一个有才华的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变俗气的?从他看透别人开始。

一个老实人,是怎么被社会淘汰的?

-03-

老实人被淘汰的结果是什么?

请想象一下,当大家都觉得做老好人没有什么用,老实人已经不再适合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了,所有的老实人都已经开始慢慢转变,开始投机取巧,开始为了自己和利益不择手段,会怎样?

我想情况大概如下:

有一天你跌倒了,来往行人匆匆忙忙,却没人愿意扶你一把,甚至连多看你一眼都不会,或许会拿个手机拍个照片借你倒下蹭点热度。

为了能抢到公交车上的座位,所有人都争先恐后,你争我赶,于是车门被堵死了,本来两分钟就能上完车的人过了五分钟还在车站争执不休。

为了能早点上菜,所有人都对餐馆服务员粗声粗气,大喊大骂,终于有一天,服务员和顾客吵起来甚至打起来了。

而等着吃饭的你,已经等不到老板吩咐厨师给你做菜了。

这是最坏的结果,每个人都不愿意当老实人,每个人都耍着自己的小心机,不友爱待人,不遵守规则,不谦让他人,然后自我防备,互相伤害。

归根到底,如不是有一群坚守底线的老实人,这社会秩序早已开始混乱,而那些整体投机取巧还得意洋洋的人才是可悲可耻的。

一个老实人,是怎么被社会淘汰的?

-04-

平庸之恶

外国思想家埃德蒙·柏克曾说:“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同理,社会秩序被破坏,一部分是因为老实人或者说是善良者的沉默和忍受,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规则的某种认可。

1961年,犹太裔美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旁观了以色列政府对纳粹军官艾希曼的审判,之后,她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恶”概念。

而这个概念很适用于阐释我们现代生活中的一些乱象。这种“恶”是不思考、无判断、盲目跟从。

为什么不守秩序的现象越来越多?因为旁观的我们成为了鲁迅笔下的“看客”,麻木,僵化,然后盲从。

为什么房价还在升高?因为有利可图,因为有人炒房赚了钱,所以又有一批人跟着去炒房,形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插队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发现插队可以获得优先权,而且还不会被阻止,可以节省大部分时间和体力,所以一个两个的都去插队。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节目,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会促成什么样的商品。

在很多不合理的事情面前,如果这个一味地默许和置之不理,那么这其实也是在间接扼杀一个老实人。

没有谁愿意一辈子被人插队被人牵着走。

一个老实人,是怎么被社会淘汰的?

愿我们都能坚守内心的底线,毕竟,淘汰一个老实人,就是在做让社会变质的帮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