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文| 老藤

當然要啊

但不是現在泛濫的這樣

在車商和車主之間,存在著一箇中間層,這個中間層的角色主要就是由車評人來扮演。

車商造車賣車,車主開車修車,車評人測車評車。逐漸就形成了一個微妙的三角鏈關係。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觀眾和讀者不用為內容付費,早已成為一種習慣。車企充值成了車評人續命的一劑良藥。

當車平人和車企穿一條褲子的時候,結果可想而知。

就目前來說,國內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汽車文化或者消費理念的時候,消費者還是很容易被廠商的宣傳鼓吹所迷惑。車能不能賣好,先看營銷做的好不好。

比如之前大多車企極為推崇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省油之說,其實只是鑽了歐洲傳統油耗計算的漏洞。2008年當美國EPA的新測試標準出臺後立馬原形畢露。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不僅如此,直到今年長城油耗造假事件也是鬧的沸沸揚揚。國內很多車型上搭載的1.5T發動機,開出十幾的平均油耗都是有可能的。

提到了長城,就不得不說說他的高端品牌WEY,一個以創始人姓氏命名的自主品牌。以中國豪華SUV開創者的夢想和決心,書寫榮耀的積澱和時代的開拓。就是這樣的民族自豪感,足矣讓一眾消費者為其傾倒。上個禮拜,朋友滿清熱血地衝著這驕傲的情懷,開上了一臺VV5。

然而,Wey的那套高故障的動力系統,智障的換擋邏輯,和令人堪憂的安全性能,要撐的起所謂的豪華品質,只能說,進步的空間還很大。但願朋友能開的舒心,一如他坐在車上那神氣的模樣能長久地保持下去。

還有目前主流的防碰撞預警主動剎車系統,被成為車輛安全的黑科技,也並非像車企宣傳的那樣神奇。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當這一切都在悄無聲息發生的時候,需要車評人出來主持公道。車評人的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

作為一個車評人,首要作用是把產品介紹給消費者,一輛新車型的亮點獨特之處都要了解,當然,這些在評測一臺新車之前,就能從廠商哪裡獲得提前準備好的資料。只要按照資料上的內容規規矩矩地順下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不是什麼難事。

難就難在如何發現一臺車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並能捅破廠商鼓吹的牛逼,告訴消費者一個真實的感受。

車評人總要面對兩個糾結的問題。

其一:到底要不要被充值?

充值難以客觀講真話,不充值等著被餓死。

目前來看,國內只有廠家願意為此買單。車評人既然是為車主而生理應收消費者的錢。美國消費者報告在美國堪稱車界頂級標杆。不僅在車企面前能夠挺直腰桿敢說真話,在車主眼裡也是真正的權威,值得信賴。900萬讀者當然也願意為其買單。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反觀國內,網上的用戶早已習慣了免費的午餐,暫且不說那些個車評大V的粉絲群體到底質量如何,靠著車企養活的各個平臺和車評人現在還有幾人能講出點真材實料。靠著車評給平臺搞營銷才是主業吧。

國外也並非一潭清水,插播一條小故事。

知名的車評節目TopGear車圈的人都熟知,之前的當家主持人Chris Harris當年火起來,因為有次在做法拉利的新車試駕,寫了一篇車評《How Ferrari Spins》,沒照著廠家設計好的內容,說了幾句真話,結果就火了。直接上了法拉利公司氣的黑名單,以後連試駕新車的資格都沒了,進而其他廠家也不敢再請他做試駕,因此他也辭職走人做起了自己的車評事業。

故事還沒完,據說後來Chris Harris 把自己的保時捷賣了,跑去買了兩輛法拉利,還公開宣稱:I don't like Ferrari's practice, but I like their products!這下把法拉利給感動了,不僅恢復了白名單,還送了他四套輪胎拿去嗨。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其二:到底要不要講真話?

按規矩來恐怕以後就摸不到新車,不講真話良心難耐。

國內目前很多車評人還要考廠家或者經銷商提供車輛進行評測,所以無論車主多麼支持,如果拿不到新車就什麼別提。所以,僅此一項車評人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約。

為了能夠形成足以抗衡的力量,車評人形成一個集合,成立第三方評測機構,比如德國的AUTO BILD,每年就在做大量的汽車調查報告。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上萬名消費者滿意度調查;車輛召回及故障發生率統計;涵蓋900萬項技術檢測調查,檢測內容包括233個車型總計890萬輛汽車的制動,轉向,懸架,車身和燈光系統 ;廠商質保;車輛10萬公里長期測試結果、車輛定點測試結果、以及讀者來信分析結果。如此大量繁瑣的調查工作憑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

好的車評人,應該是獨立的。能夠拋開所有成見和主觀感受,不帶個人喜好地按照一套詳細的測試標準和測試流程,客觀地去評價一款車型。

對於產品的配置還好說,但是對於車身設計和駕駛感受這些純主觀的東西,只能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想法各異,審美各異。甚至像百公里加速、剎車距離、噪音控制等這些通過測試就可得出具體的數據,還會受到氣溫、溼度、路況的影響而出現變化。更別說轉向操控,形式品質這些純主觀感受的評價。你嫌動力差,可能別人就覺的夠用了;你覺的雙離合頓挫明顯,有人就能接受;你覺的行駛隔音不好,有人就覺的並不礙事。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由於只能談及主觀感受,對車主購車真正能起到多大的幫助作用暫且不去衡量,最主要的是無法及時有效地獲取車輛質量安全信息,就不能對車輛安全性能做到全面的分析,這樣的車評本身就市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速騰和翼虎的斷軸事件,僅靠車評人短時間的評測更本發現不了問題。Jeep自由光的燒機油,切諾基的不靠譜,DSG變速箱的問題也只有等車主開上幾年後才會顯現。車大有勁,寬敞舒適的昂科威,存在設計缺陷的懸架和傳動軸,會對行車安全產生影響的問題,並非車評人的試駕就能測的出來。

論專業,最懂車的人都在車企裡。論體驗,開車最好的都在賽道上,車評人到底能幹嘛?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車評人要做的就是當好這個“中間層”。

車界的江湖是需要中間層的。有一定武功,知識儲備和經驗值,還有一定的專業性,能夠勾連上下兩層,上傳下達,把基本的實情傳達出去。

上能連通車企,下能傳達車主,遇事有調查能力,深入淺出,把自己獲知的信息直白地廣而告之,保證車主能有充分的知情權。即使車評人的信譽再有問題,他們口中所言車主至少還有的可信,如果全是廠家的一面之辭,恐怕就沒人信了。

至於文中說到車評人普遍擔心的那兩個問題,什麼時候可以置之度外了,那麼離做一個合格的車評人也就不遠了。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野生車評的觀點和看法,文責作者自負

立春談談心,我們還需要車評人嗎?

©野生車評

人車生活│不吹不黑

中國新銳非職業車評人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