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些投資理財項目

近年來,非法集資犯罪分子不斷變換花樣,以各種明目誘騙公眾上當,越來越多的案件體現出攀附國家政策,以國家倡導的創新、扶貧、慈善互助、養老等政策為幌子從事犯罪活動,欺騙性越來越強。

對此,民警提示,有10種投資、理財項目要特別注意:

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的;

2.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

3.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

5.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

6.以“扶貧”、“慈善”、“互助”等為幌子的;

7.在街頭、商超發放廣告的;

8.以組織考察、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9.“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

網警提醒:當前,互聯網傳銷犯罪活動有極強的隱蔽性、欺騙性。廣大群眾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警惕利用高科技產品、公益慈善等噱頭的新型網絡傳銷。無論打著什麼樣的旗號,如果其經營的項目並不創造任何財富,卻許諾只要交錢入會、發展人員就能獲取“回報”的,請保持高度警惕。防範網絡傳銷,遠離騙局,最根本的還是要克服貪慾,不要幻想“一夜暴富”。如果抱著僥倖心理參與其中,最終將會落得血本無歸、傾家蕩產,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警惕這些投資理財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