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公元765年正月初三,杜甫的辞职申请,终获批准。杜甫接到通知,立即给同僚们写了一首诗,这就是《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诗曰: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

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药许邻人斸,书从稚子擎。

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将杜甫此诗翻译成白话如下:

在野之人居住草堂宛如竹林七贤或陶渊明,

东篱之外芸芸众生向往都市生活像水流东。

家中所酿米酒浮着绿沫冬日味道依旧很浓,

水上鸥鹭陶然忘机拍动翅膀演奏春天和声。

与邻居约好上山采药在白云深处隐没行踪,

和孩子一起读书背诗享天伦之乐笑语盈盈。

别再像流水向城那样白发苍苍还追逐功名,

摧眉折腰负我志向还不如在乡野度过平生!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杜甫为什么要辞职幕府?说白了,就是“此处不留爷”。据史料记载,主要领导严武很欣赏杜甫,但幕府中的一些同僚,却对杜甫羡慕嫉妒恨,更重要的,杜甫身怀大志,曾在皇帝身边工作,本想大有作为,但因过于直率,因此才沦落至此。所以,即便在幕府工作,也难酬倒海,加上这里人事关系复杂,想干事也难以干成事,所以杜甫无奈才提出辞职。

这首写于正月初三的诗,是杜甫版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隐居竹林、饮酒盟鸥、采药深山、做孺子牛,其实也非杜甫本意,这些事情表面让杜甫“开心颜”,其实依然不甘心。

怎样才能不负平生?除非重登“天子堂”、“致君尧舜上”。这才是杜甫真实的想法。写该诗这一年,杜甫53岁。

赵新月写于野草书屋,转发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上图:赵新月演讲你来西柏坡看什么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上图:本文作者赵新月讲毛体书法

正月初三:杜甫辞职—赵新月读杜甫诗

上图:本文作者学者型演员赵新月

(赵新月,一介书生,河北作协会员、美协会员、书协会员,党史研究专家,西柏坡学创立者,毛泽东特型演员,广播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数学教师。主要著作:《西柏坡来电》、《你来西柏坡看什么》、《大西柏坡赋》、《开国第一城》、《西柏坡学发凡》、《画家书法八大家》、《悯生论——主持人书简》等,主要研究方向:文史哲经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