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咖论道:不关心员工学习体验,何谈培训效果?

你在台上滔滔不绝,学员在台下跳得不亦乐乎…… 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此次论道嘉宾:

培咖论道:不关心员工学习体验,何谈培训效果?

吴少勇:云学堂培训功夫馆特邀培训专家。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学院院长、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

培咖论道:不关心员工学习体验,何谈培训效果?

洪阳:笔名徽骆驼,云学堂培训功夫馆特邀培训专家。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二级培训师、国家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员、国际CG培训师、DISC认证讲师与顾问、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认证品牌经理、诗人。“我是好讲师”大赛2015-2017年连续三届总决赛评委。安徽培训经理人俱乐部会长、新零售落地辅导专家等。

培咖论道:不关心员工学习体验,何谈培训效果?

贺丹:云学堂培训功夫馆特邀培训专家。北京慧之桥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培训》杂志主办“云学堂”杯全国企业微课大赛获得“最佳导师奖”、CEFE 全国微课大赛北区唯一培训导师。

主持人:白静恩,云学堂新媒体主编


主持人:据某项关于企业培训的调研数据显示,70%多的企业还是传统的授课培训为主,都面临着难以达到培训效果的困境。在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企业培训管理者该如何为我们的用户(员工)打造良好的学习体验呢?无论是培训的形式和方式的转变,还是讲师的授课风格的改善会直接影响到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度,怎样才能把员工的注意力从手机转到讲师的授课上?怎样的培训设计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培训效果?

培咖论道:不关心员工学习体验,何谈培训效果?

第1招:创新培训形式,让学员乐在其中

吴少勇:

随着员工对学习体验的要求提升,培训形式也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视频、主题研讨会、交流座谈会之外,还有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团队解决问题、现场观摩学习、管理经验交流、管理沙盘演练、户外训练、在线学习、游戏化学习等等。每一代人的学习习惯是不一样的,要想创新培训形式,就要结合培训主题,了解每一时代的要求和每一代人的学习习惯。如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其管理的关注点是以乐为本,强调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和学员的乐趣性(即学员会否主动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因此这个阶段的信息流是多向的,企业与员工在学习管理中的关系表现为平台搭建者、组织者、引导者VS平等的参与者、贡献智慧的共创者。如当前的“Y-代”则喜欢最简单的学习模式,只喜欢简单地“玩”,然后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所需学习的相关内容。

在《游戏化革命》一书中提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佳方法,就是尽可能给予你的员工和顾客有趣、专注的体验。要做到乐趣性体验,需要做到联结(即联想+结合,比如,学习主题与学员的连接、学员与同伴的连接、学员与世界的连接、所思所想与工作的连接、传统与时尚的连接等)、自主(与众智化有关,即学员要参与构建学习内容)、反馈(如《游戏改变世界》中提到的,所有游戏都具有四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设计学习过程的“反馈系统”和“驱动力系统”是乐趣化学习的法宝之一。

比如各种评分、评级、评奖、抢各种稀缺资源、通过音效、色彩、明暗光线、各种不同符号……正向反馈与负向反馈交织在一起,赋予参与者多种身份、角色、多种情绪体验,呼应了人们的娱乐需求、高反应需求和自我分裂需求。

总而言之,培训形式需要不断地创新,要与时代、学员年龄、培训主题等相契合,不能简单地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始终相信适合的培训形式才是最好的培训形式。

洪阳:

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填鸭式培训,难免会让学员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学习兴趣可言。如何让学员愿意学习,并乐在其中,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就培训形式方面而言,我有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

1.培训场景的更换。从室内走向室外,比如拓展这种形式,利用体验式培训,融合更多有趣的、开放的方法,还可以到大学校园农家乐、风景区等地方进行培训。

2.从单一的培训形式到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比如可以融合沙盘模拟、世界咖啡、案例萃取等学习形式。还可以在培训流程、培训纪律、积分制、奖惩等方面升级。考察参观是最有益处的培训补充形式。标杆企业学习,跨界交流等,让管理者看到差距,也让学员耳目一新。

3.从线下走到线上学习。鉴于线下学习的成本非常高,为了让更多学员可以有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而且线上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因此更加便捷高效。

贺丹:

我个人认为培训形式的创新,其根本在于讲师要“因教而教”转变为“因学而教”,帮助学员进行学以致用。所以在形式方面,需要更多地将培训从学生被动地学习,转移到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学习包括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内或现实工作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工作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 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 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掌握相关的工作方法。例如,通过萃取工作中的易错点、关键点,设计相关的教学游戏,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帮助学员快速地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迁移、内化,甚至通过团队的合作,形成二次创新。


第2招:增加互动设计,改善员工学习体验

主持人:要想转移学员的注意力,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学员参与到培训内容中来,无论是参与讨论,还是分享,或是参与到培训情景的体验中,那么,怎样做好培训的互动性设计?

培咖论道:不关心员工学习体验,何谈培训效果?

吴少勇:

培训的互动性设计是我们每一个培训项目在做项目设计的时候都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从实践经验来看,增强培训的互动性设计通常培训效果会比较好,能给学员更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增强学员与老师、学员与学员、学员与内容的连接。所以探讨如何做培训互动性设计很有意义,在企业实践中,我们可以围绕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专家辅导与小组互动,采取诸如世界咖啡、结构化研讨、圆桌对话、成果汇报等形式,做好培训主题的互动性设计。

总而言之,培训互动性设计要紧密围绕培训主题,充分调动学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并创造融入相应的激励或竞赛机制,使他们乐于参与并全身心投入其中。

洪阳:

关于培训互动性设计有以下几种思路:

思路一:互动的方向性上,可以围绕讲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学员和事情、学员和环境展开。

思路二:基于互动的流程,可以在激发兴趣、提供信息、加工处理、得出结论、渴望实践环节展开。

贺丹:

培训互动设计的形式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互动性设计形式包括:提问方式,游戏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模拟演练与评估等。


第3招:改善讲师的授课风格来提升学习体验

主持人:众所周知,讲师的授课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专注度,有的讲师激情满满,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娓娓道来,有的则沉稳古板,什么样的授课风格才能提升学习体验?

培咖论道:不关心员工学习体验,何谈培训效果?

洪阳:

改善讲师的授课风格,原则上是为了培训的效果更实用、更贴近业务需求,改善的方向,以终为始思路反向改进,或优化。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与改善:

1.基于培训需求的分析,不同学员接受的授课风格会有不同,充分了解学员特征,做针对性改善,势必会提升授课的满意度;

2.基于培训组织方培训课题或项目的分析,比如销售类、研发类、财务类等不同课程和课题,本身就决定了培训内容的不同,授课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在基层、中层、高层或经营层等不同层级的培训,授课风格或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就需要讲师有所调整和改善。

吴少勇:

从培训讲师选择来看,我们会关注讲师授课风格是否与授课主题相吻合、是否是学员所感兴趣的。从培训评估内容来看,我们也会关注讲师的授课风格是否受到学员欢迎。

从培训管理者角度看,我们会根据培训主题、受训学员的特点及培训目的等内容,通过PK的方式来挑选合适授课风格的讲师,而不会刻意要求讲师改变授课风格。不同讲师的授课风格适合不同的培训主题,也适合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参训学员。可以说,授课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当然,讲师的授课风格也是可以改善的,关键是培训管理者要跟培训机构和外部讲师沟通充分,使之明晰企业的行业背景、项目信息、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等内容,这样会有助于帮助讲师适当调整授课风格。

总而言之,讲师授课风格的选择取决于培训管理者、培训机构与讲师间的良好互动。但是讲师授课风格一般难以改变,应当充分发挥讲师所长,因为讲师授课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所以,根据授课需要,可能选择相应授课风格的老师更好。

贺丹:

一些讲师的授课容易变成自言自语的单向沟通,因此,要改善授课风格,首先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先入手,将课程设计为互动性的课程,然后再完善演示课件,让PPT来说话,最后就是讲师的互动式授课技巧提升。


总结:无论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都需要不断优化学习体验,让员工想学,愿意学,感觉学习很自在,乐在其中,并学有所获。

培咖论道:不关心员工学习体验,何谈培训效果?

但是任何培训形式的创新,或是讲师授课风格的改善,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员去吸收培训内容,内容才是培训真正的核心,要想学有所用,其核心关键是培训内容“有用”,一是通过有效的需求分析,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匹配度上下功夫,保证学的内容对学员业绩提升有用;二是通过后期的培训效果跟踪机制,保证学员学完后,有在用,并逐渐发生了行为转化和业绩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