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有病得治,得找醫生治,這一點總是沒錯的,但談到疾病預防,情況就不同的,80%的致死性疾病的預防,你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一、慢性疾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最主要的一類疾病

抗生素和疫苗的發明,使得傳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而隨著人們身體活動的減少,腦力勞動比例增加,生活方式的變化和精神壓力的增加,以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為代表的慢性疾病成為危險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而這些疾病的發生,很大程度與飲食是否健康、是否經常運動、生活習慣是否良好有關,因此,又被稱為生活方式疾病。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1、中國居民頭號健康殺手——高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患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已經超過30%,也就意味著每3個成年人就有一個高血壓。我國目前約有高血壓患者超過3億。按照2017年美國心臟協會將高血壓診斷標準由140mmHg/90 mmHg下調為130 mmHg /90 mmHg,預計我國成年人中超過一半的人都是高血壓人群。你恐怕都很難想象這個恐怖的數字。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2、中國人只要肚子大了就非常容易得的疾病——糖尿病

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長肉最容易長在肚子上,我們俗稱“腹型肥胖”,肚子大了不僅影響形象,帶來更麻煩的健康問題就是引發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的後果就是糖尿病,換句話說大肚子=糖尿病,而中國人種具有的代謝特徵使得我們更不耐受腹型肥胖,老外大肚腩很多,但不見得個個都是糖尿病,而中國人一旦肚子大了,十有八九都會演變為糖尿病。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超過1億,這還不包括處於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糖尿病發展到後期會引發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引起腎小球病變,最終發展成為尿毒症;再者就是引發周圍神經病變,發生皮膚潰瘍或壞疽導致被迫截肢等等。

3、肥胖不僅僅是脂肪多了,肥胖更是一種明確的慢性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超重、肥胖定義為一種慢性病,同時它也是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肥胖的評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BMI指數,小於18.5為體重過低,通常與營養不良有關,18.5~23.9為正常體重範圍,24~27.9為超重,大於28為肥胖。我國成年人超重率超過30%,肥胖率接近15%,也即3-4成的成年人,特別是成年男性都是超重或者肥胖。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肥胖還是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梗塞等)的重要危險因素。肥胖還與高尿酸、脂肪肝、膽囊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骨質疏鬆等的發病有關。也就是說一胖得百病,肥胖不僅僅是體型不好看的問題,更是健康的大敵。

4、中國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癌症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二、大多數慢性疾病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

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這類嚴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人類80%的死亡都跟他們有關,慢性疾病的發生跟遺傳、環境都有一定關係,但是這些因素並不可改變,能夠改變的就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前文也說了,我們把這類疾病稱為生活方式疾病,意味著這類疾病的發生很大程度跟生活方式的選擇有關,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你當然會遠離這些疾病,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則會導致發生這類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那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1、規律地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是積極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以至於人們往往把健康和體育鍛煉相提並論。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能讓人充滿活力,同時帶來身體、精神、心理、社會適應等全方面的有益效果。如果沒有體育鍛煉,那麼積極的、很高水平的健康將無從談起。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是不是要通過非常辛苦、高強度的鍛鍊才能促進健康和預防慢性疾病呢?當然不是的,按照美國運動醫學會、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的統一觀點,只要每週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大強度運動,同時每週進行2次力量性鍛鍊就足以有益健康。步行就是一種典型的中等強度活動,而跑步則是一種大強度活動,這也就意味著每週步行達到150分鐘,或者跑步達到75分鐘就很不錯啦!當然,除了有氧運動,也不要忽略每週要進行2次力量性運動,怎樣實現呢,你可以到健身房舉鐵,或者跟著KEEP進行碎片化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2、合理多樣健康的膳食

飲食與運動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是健康的兩大基石,只有運動沒有健康飲食,或者只有健康飲食而忽視鍛鍊都不利於健康。飲食作為一種最具爭議的話題,大眾很容易被各種各樣的宣傳所迷惑,比如妖魔化某些“不健康”的食物,又亦或是迷信某些“絕對健康”的食物,其實對於大眾來說,沒有哪種食物絕對好或者絕對不好,也幾乎沒有一種食物包含所有的營養成分,只要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飲食就是健康合理的,那麼指南有哪些核心要求呢?包括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總結起來,健康飲食的核心是多樣、均衡、適量。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3、避免某些明顯危害健康的行為,比如吸菸、飲酒和久坐

眾所周知,吸菸是最危險的行為之一,吸菸具有明顯的致癌、致心腦血管疾病、致呼吸系統疾病、致消化系統疾病等危害。我國男性吸菸人口仍然比例極高,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同時我們對於菸草的控制也做得很不夠。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長久以來,關於飲酒,我們接受的觀點就是:“酗酒傷身,但是適量地喝點酒,尤其是喝點紅酒,是有益健康的,特別是可起到軟化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事實上,近年來的研究無不表明,這種說法其實對於大眾極大的誤導,酒精無論多少就是有害健康的,哪怕少量飲酒也是有害健康的。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隨著控煙運動在全世界的普及,加之社會本身的變革,事實上,現在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行為問題已經不是吸菸,而是轉變為“久坐不動”。問題來了,無論你久坐多長時間,只要運動,都可以對抗久坐的危害嗎?或者說,每天上班一直坐8個小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能夠被下班拼命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抵消嗎?目前的科學證據告訴我們,不能!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連續久坐能容忍的最長時間是多少?這方面不同學者尚有爭議,有人認為不超過45分鐘,有人認為不超過1小時,也有人認為不超過2小時。較為權威的是美國糖尿病學會發布的 2016 版指南中就明確指出:所有人都應該減少久坐時間,特別是避免久坐超過 90 分鐘。也就是說,每坐下90分鐘,你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哪怕活動量不大,也比一直久坐幾個小時好。

4、充足良好的睡眠

對於成年人而言,每天睡眠要保證8個小時,中學生要達到9個小時,小學生則要達到10個小時。經常熬夜會導致思考能力下降、警覺力與判斷力會削弱、免疫功能失調等等,目前已經明確睡眠不足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我們似乎總能找到比睡覺更重要的事情。無休無止的加班,繁重緊張的工作,讓人心癢癢想要繼續看下去的電影,讓人慾罷不能想要一直玩下去的遊戲……在許多人的生活中,這些事情的優先級是高於睡眠的。最終你會發現,那些你用睡眠換來的東西,不過都是浮雲。

預防80%的致死性疾病,你自己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三、預防慢性疾病,你能做的比醫生多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