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狂草是諸書體中最能反映時代特徵和書家性情的"心電圖"。改革開放以來,是中國歷史上最具變革意義的時期,也促使不少書家用狂草來書寫時代內涵和生命體現。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先生篆隸楷行草皆能,尤擅魏碑和狂草,畢生致力於將北碑風貌引入狂草之中,與沈尹默合稱“北大書法史上兩巨匠”,與林散之並稱“南林北李”。他的書法探索之路,大致可分三個階段。60歲以前,他遍臨諸體百家,探求時代書風,以碑入手志圖引碑入草,作品雄強樸拙、大墨淋漓,但碑之用筆過露,草之意韻不足,碑草融合未及渾然一體。60到65歲,他偏於今草探索,尤重唐草筆意,輔參北碑氣象,用筆縱橫恣睢,點畫生澀老辣,章法貫通意連,頗顯癲素風神。65到69歲,他致力將碑之筆法和神韻徹底引入狂草之中,兼融“流放姿縱”與“蒼茫雄渾”於一體,力求化碑魂於狂草自由之境,最終開創引碑入草獨特書風。縱觀現當代書壇,書法境界每五年時間既能風貌大變、上大臺階者寥若晨星,而李志敏先生以書論和書藝兼修、篆隸楷行草五體皆能的堅實根基做到了。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曾評價“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籬。而李志敏先生對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方向。”法籍華裔書法理論家熊秉明曾說:“當代書法要從碑帖結合上找出路,狂草就應該像李志敏先生這樣寫,引碑入草價值不容低估”,受到書法理論界的重視和關注。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李志敏臨懷素《自敘帖》

狂草本質上是遠離實用性、注重藝術性的,即雖難辨識,卻可從筆法、結體感受的藝術。李志敏偏愛草書,猶重書之精神內涵,故所書唯求任情恣性,不備六體。有人曾對他的書法提出批評,認為難以認讀,不“大眾化”,甚至連署名落款都各不相同,有時猛然一看,不知何許人也。實際上,持此論者往往缺乏深厚的書法審美能力,特別是對草法的認識較淺,甚或只停留在“標準草書”和不多的幾家名帖層面。而李志敏對歷代草法都有精深研究,他取法高古、引碑入草、筆法老辣,是需有一定書法藝術修養、精通草書語言符號和逐漸體味才能發現的一種大美。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會長張辛教授就說過:“雖然有些人對李先生書法不以為然,或有非議,但除去見仁見智原因外,多少還是因為有些人對書法之‘理’缺乏應有認識。什麼是書法的‘定理’?還是孫過庭說的‘人書俱老’,即內實,老到,點畫質量高;結字高古,字字有出處;章法行氣貫通,血脈相連。李志敏做到了。”佛教界領袖、書法家趙樸初先生也曾感慨地說:“我是先見李志敏其書,後見其人。最初看到他的草書時,覺得實在難以認讀,並略顯生澀。可放在一邊,偶然再來觀時卻感佩其點畫老辣蒼勁,不乏神來之筆。故仔細端賞,甚感神品也!”正所謂,“高書不入俗人眼”,外行看不懂,內行看不夠。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李志敏自作詩手札:獨抱寒衿思不眠,長思死前二九年,愛國忠誠如烈火,舍......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李志敏:釣罷歸來不繫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 只在蘆花淺水邊。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李志敏: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李志敏藁書:《標準草書指南》序言手稿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李志敏:飛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李志敏書北京大學校訓(學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國學大師、哲學泰斗張岱年評李志敏書法

盛世狂草之李志敏

中xuan部原部長王忍之書“李志敏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