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下,家電產業會有多大影響?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宣佈即將同中興達成和解協議,這場持續數月,關乎中興數萬員工未來的禁售事件,終於迎來了一個較為圓滿的結局。往大的方向看,禁售事件順利解決,或暗示著中美貿易戰將迎來和平收尾。

幾個月來,中美雙方仍處於相互試探底線的階段。儘管貿易戰還未完全打響,但中興被制裁一事,已然給國內製造業敲響了警鐘。近些年,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國內企業紛紛出海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家電企業為代表的第一批先行者,更是取得了極佳的成績。但面對貿易戰,家電企業還能平穩度過嗎?

讓人欣喜的是,家電行業雖然將承受一定的壓力,但也不會在貿易戰中受到較大的衝擊。

中美貿易戰下,家電產業會有多大影響?

什麼是貿易戰?

按照維基百科給出定義,今天廣義上的貿易戰指的是不同國家通過施加稅收(關稅)對其他國家地區的經濟政策施加壓力的爭執。可以簡單理解為,特定國家通過對進口商品徵收高昂關稅限制其進入該國市場。

通過提高關稅,進口商品或提高售價維持利潤,或維持價格降低利潤。無論是哪一種,均會對企業的正常運轉造成衝擊。最終,企業或被迫放棄這一市場。

貿易戰帶來的次生傷害,更是值得企業警惕。貿易戰往往會帶來匯率戰。在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的今天,家電企業必然會面臨貿易結算方面的問題。如若操作不當,對利潤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極端情況下,甚至會造成虧損。

其次,貿易戰對於相關產業上下游供應鏈都會帶來影響。家電生產,會用到銅、鋁、鋼等金屬。相關原料一旦受到制裁,將帶來成本的上漲的壓力。如何平衡供應鏈,也是家電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最後,便是商業環境問題。假使美國打響貿易戰,是否會引起其盟國的跟隨?一旦形成連鎖徵稅反應,對於企業將是毀滅性打擊。

可見一旦打響貿易戰,會給相關企業帶來相當的麻煩。但必須指出的一點是,貿易戰,終究是一把雙刃劍。

中美貿易戰下,家電產業會有多大影響?

美國為什麼沒對國內家電行業下手?

中國家電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是中國家電業出口第一大國。2017年,中國家電產業累計出口額為624.5億美金,其中對美國出口額為144億美元,佔比約為23.1%。

儘管家電出口數額巨大,但出人意外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的建議加徵關稅產品名錄中,卻並沒有涉及多少家電相關的產品。根據中國家電協會評估,受清單限制的中國家電出口到美國的金額僅約佔出口總額的5%。

可以說,即使貿易戰全面打響,也不會給國內家電行業帶來較大沖擊。

前文提及,貿易戰是一把雙刃劍,殺敵一千必自損八百。

民生證券指出,美國家電產品消費量約佔到全球家電消費量的18%,僅次於中國的30%。而根據Trade data online的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11月,美國空調、冰箱、洗衣機三類家電產品年度累計進口額為185.8億美金,其中中國貢獻了48.7億美元,佔比26%,在所有貿易國中位列第二。

美國本次放棄對國內家電行業徵稅,是因為美國在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國內家電產品合適的替代者。若制裁相關家電產品,先受影響的會是美國民眾,這並不是美國政府想看到的結果。

其次,美國本土品牌多數產品是在國內進行組裝生產。一旦開啟貿易戰,相關企業勢必會遭到“反擊”,受傷害最大的會是美國本土品牌,日韓家電品牌則會成為受益者,這與貿易戰“保護本土品牌”的思想並不符合。

 國內家電企業早有應對佈局

在國內家電企業出海之時,便對未來可能遇到的貿易摩擦做出預判,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經過多年的摸索,國內家電企業已經構建起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解決方案。即全球地區全面發展,不押寶某一市場。通過技術升級,穩固國內製造中心的地位,實現戰略威懾。

我們平時說出海,下意識會想到歐美等發達市場。但對國內家電企業來說,北美市場是重點,但卻不是現階段重要的戰略市場。如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區域的前景顯然更加優越。事實上,包括海爾、美的、格力等家電巨頭在內,國內家電企業出口美國的營收比並不高。據瞭解,美的與格力出口美國的產品額僅佔總額的10%,受到的影響自然就很小。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家電企業的技術升級,家電企業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扮演製造、代工的角色。如今國內家電企業正向著自主品牌推廣、技術創新、本土化供應等方向升級,通過品牌併購、聯盟等方式,試圖建立起主導地位,最大程度上規避貿易風險。

如海爾在美國建立了生產基地,可以直接供應美國市場。在收購GE(通用電氣)家電公司後,對北美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強,最大程度減少了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類似的案例還有美的收購日本東芝家電等。

國內家電企業的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直接帶動了國內實體經濟的發展,穩固了中國作為全球製造中心的地位。圍繞著如廣東、青島等地域製造中心,形成了從原料到零部件,從整機組裝到銷售的完整供應鏈。

根據產業在線2017年統計數據,中國在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的產能佔全球分別達到了78%、52%、37%和49%。而在零部件上,中國旋轉壓縮機產能1.89 億臺,佔全球產能86.5%,冰箱壓縮機產能1.23 億臺,佔全球產能63.71%。

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家電產品都已經打上了中國印記。即使貿易戰全面爆發,國內家電企業仍能從上至下牢牢把控局面,維持正常運作。

中美貿易戰下,家電產業會有多大影響?

家電企業的下一步要怎麼走?

經過多年的打拼,國內家電企業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國內家電企業在掌握核心技術方面仍同日韓等頂級家電企業間存有差距。如何縮減這一差距,是國內家電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國家已經在政策層面上給予了支持。相關政策落地,為攻堅高精尖技術提供了助力。

家電企業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研發實力,以創新為目標,努力探索。通過加大科研方面投資,力爭實現技術突破。對於部分國內基礎薄弱的技術,通過資本介入收購國外先進解決方案,轉回國內加以研發升級,也是極佳的選擇。

國內消費者也要拋棄國貨只做低端、只走性價比路線的固有印象,通過實際行動對國貨予以支持。力爭實現國貨發展的良性循環,助力國內家電廠商取得突破。

 總結

一場沒能完全打響的貿易戰,卻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家電產業真正的實力。隨著中國智造的全面展開,未來家電企業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多。家電企業想要更進一步,需要堅定不移推進全球化進程。更需要不斷創新,將核心技術掌握到自己手中。唯有如此,才能在下一次危機到來時,做出完美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