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的用藥及檢查常識,你都瞭解嗎?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其發病率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瞭解高血壓病的日常用藥、檢查常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堅持用藥

高血壓一經形成,須終生服藥,因此,高血壓患者不可掉以輕心、隨心所欲地用藥。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定要堅持用藥,堅持用藥,堅持用藥!

除此以外,還有以下注意事項:

1.降壓藥物儘可能口服,逐步降壓,以防血壓聚降而產生心、腦、腎的供血不足。

2.現有的降壓藥種類和品種很多,各種抗高血壓藥物的藥理作用不盡相同,用藥要因人而異,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3.必須堅持長期用藥,並瞭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應用排鉀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塞時,注意低血鉀的出現;

○卡託普利有乾咳、味覺異常、皮疹等;

○心痛定類藥物有顏面潮紅、心動過速、雙下肢水腫等。

當出現這些現象時應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用藥。

4.應用降壓藥物過程中,宜向病人說明,從坐位起立或從平臥位起立時,動作應儘量緩慢,特別是夜間起床小便時更要注意,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暈厥而發生意外。

加強監測

加強監測,可瞭解用藥情況,防止意外發生。

1.血壓的監測:不能以發生的症狀來進行血壓水平的估量。必須通過測量血壓,瞭解血壓的情況,作為調整用藥的依據。

測血壓應每日二次,做到定體位、定部位、定血壓計,並做好記錄。

2.高血壓往往與肥胖、血脂、血糖異常並存,應定期監測血脂、血糖變化。

長期高血壓者可引起腎功能減退,應定期進行尿常規及腎功能檢查。

如出現心前區疼痛或一側肢體麻木、無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應及時就診。

定時檢查

高血壓的危險程度並不在於高血壓本身,而在於高血壓的併發症,即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腎等多個臟器和系統的病變。

調查發現,60%以上的腦卒中與高血壓有直接關係。

眼底檢查

眼底血管硬化程度可反映全身小動脈硬化情況,視網膜病變可反映高血壓進展情況,血壓降至正常範圍時,視網膜病變也可改變。

因此,眼底檢查是判斷高血壓病的病期、類型和預後的重要手段。

腎功能

通過病人血液中的尿素氮、肌苷、尿蛋白檢查,觀察蛋白、紅細胞、管型等改變,可以瞭解病人腎臟功能情況。

血糖、尿糖和糖耐量試驗

另外,複方製劑的降壓藥及有利尿作用的降壓藥,如雙氫克尿噻可以使血糖升高,或糖耐量降低。

血清膽固醇濃度及甘油三酯水平

血鈣及尿酸水平

有助於瞭解降壓作用的利尿藥導致的高鈣血癥及高尿酸血癥。

心電圖檢查

X線檢查

胸部正側位片有助於觀察主動脈有無擴張、延長等,以瞭解心臟血管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