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成功洗白的趣店 也曾有這些過往歷史

如今成功洗白的趣店 也曾有這些過往歷史

文/楊舒芳

9月19日,趣店向SEC提交了IPO申請。不出意外的話,趣店將早於拍拍貸等,成為2017年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上一家是4月底登陸紐交所的信而富。

趣店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上半年,趣店總營收約18.33億元,營收淨利潤約9.73億元。以利潤規模來看,趣店超過了大多數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同時,趣店的主營業務“來分期”綜合年化利率最高控制在36%,符合監管要求。

坐擁這樣一個合規又造血能力強的現金牛業務,趣店怎麼看都是一家漂亮的公司。

可如果向前回溯,卻能發現這家公司有不少值得推敲的歷史。很多事情,並非一句“試錯”就可以解釋。

校園貸業務因逾期費太高遭約談

2016年9月5日,趣店宣佈已於當年早些時間暫停了校園地推業務,退出校園分期市場。

當時,趣店對外公佈的原因是“業務轉型”。甚至有人認為,趣店是提前順應監管趨勢。畢竟,銀監會真正要求網貸機構退出校園市場,是2017年6月的事情。

外界所不知道的是,在趣店宣佈停止校園地推業務之前,監管曾經約談了趣店。原因是趣店分期業務的逾期費用太高,經常超過100%。

這一點已被媒體詬病許久。

《法制週末》2016年06月的報道稱,湖南省長沙市某高校的學生尹力(化名) 在趣店(當時叫趣分期)逾期的6000元借款在14個月後,本金加逾期費變成了13354.8元。

並且,這種逾期費用接近或者超過本金的事情並非個案,他們同時列舉了其他幾個案例,3000元借款逾期128天后變6500元,1000元借款逾期兩個多月後變成近2000元。

這一消息得到了多個交叉信源的證實。當時正是校園貸負面頻出的時候,各種山寨校園貸遍地開花。體量較大、也一直相對高調的趣店首當其中,成了殺雞儆猴的靶子。

《法制週末》稱,趣店的逾期費用之所以如此高企,核心原因在於計算逾期費用時,不區分到期欠款和未到期欠款,而以“所有未償還價款”為計費基準,並且另有追加的懲罰措施。

消失的電商宏圖

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挑戰京東在3C領域的地位,曾是羅敏給趣店定的目標和方向。

2016年7月,趣分期宣佈完成30億融資,同時品牌升級,成立趣店集團。

36氪的報道稱,羅敏之所以放棄了“趣分期”品牌,啟用“趣店”這個新名字,是為了突出電商屬性。他要對標京東。“挑起一場戰爭,在高客單價3C數碼商品上和京東對戰。”

這一度在當時引起不小的反響。儘管大多數人表示並不看好,卻依然為此留了神,希望看到趣店轉型電商之後,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徑。

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講了這樣一個宏偉藍圖後,趣店轉身把精力放在了當時最賺錢的業務上:現金貸。

現在看來,這更像是一個玩笑。

電商始終沒有成為趣店的核心業務。趣店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上半年,來自於商品銷售的相關佣金的收入為2.51億,收入佔比僅為13.7%。

挑戰京東的夢想,如今只能算是羅敏曾經講過的故事之一。被寫入趣店名字的電商宏圖,就這樣變成了邊緣業務。

現金貸年化利率曾超100%

如今,現金貸是趣店最主要的業務模式,也是這兩年營收和利潤高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園貸時期出現過的超高費率,同樣曾經出現在趣店的現金貸業務“來分期”中。最高的時候,綜合年化利率達到了104%。

我們以2016年8月的數據來計算。1000元的貸款,一週的手續費是20元,綜合年化利率104%。按照現金貸借款期限越短、綜合費率越高的邏輯,這是資金成本最高的借款方式。按照同一時期的費率標準,一個月借款的綜合年化利率為60%。

如今成功洗白的趣店 也曾有這些過往歷史

當然,在今年4月銀監會點名現金貸後,來分期已經做了合規調整。最短借款週期改成了以月計,一個月的借款綜合年化利率為36%。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趣店和現金貸行業所面臨的環境並不一樣。

關於現金貸的利率是否要以高利貸的36%為限,行業內仍在討論。36%被大多數從業者認為是一個不可能的數字,對多數小平臺來說,現金貸的邏輯就是用高利率覆蓋壞賬和流量成本。

但是,趣店是個例外。它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在流量高度依賴支付寶、風控依賴芝麻信用的情形下,成本被大大節約。

招股書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趣店的營銷費用分別為1.92億、1.82億和1.49億,對應的新增貸款人為113.8萬、545萬和335.3萬,由此得出的新客成本分別為169元、33元、44元。

很顯然,歸功於支付寶的流量入口,2015年之後,趣店的獲客成本已經得到大幅下調。但在2017年之前,來分期並沒有嘗試給出優於同業的費率水平。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並非要把趣店歸到壞公司的行列裡。創業為了賺錢,這是亙古的真理。只是天高水長,希望更多創業者都能在回顧往昔時,可以摸著胸脯說,我的良心不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