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7——14天 母豬採食量上不去 仔豬拉油 怎麼解決?

在豬場的管理當中,產房的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因為產房實際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節點,產房管理的好,一方面母豬斷奶後可以順利發情,配種,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仔豬斷奶後過渡順利,保育成活率和後期生長速度都有保障!

目前許多豬場在產房當中最為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產房母豬在產仔7天后達到最大采食量!

母豬產後,我們都會採用階梯性加料的一個過程,要求在產後7天左右達到理論上的最大采食量。母豬維持自身基礎需要4—5斤料,每哺乳一頭仔豬需要增加1斤,也就是說如果母豬帶12頭仔豬,那麼滿足母豬需要的採食量是4+12=16斤(最低要求每公斤母豬料 3300卡能量,粗蛋白17% 賴氨酸 0.92%)。然而,我們目前許多豬場最多隻能做到12斤,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連這個量也保證不了。

母豬採食量不足,首先就會影響到母豬奶水的質和量。母豬奶水的成分包括蛋白質1.15%,脂肪3.26%,糖7.5%,礦物質0.2%。很多飼餵4%哺乳預混料的養殖戶不重視在飼料裡面額外添加油脂,那麼,蛋白質和糖類可從豆粕和玉米中獲得,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從飼料裡面獲得,唯有脂肪不能從飼料中獲得。為了滿足產奶需要,母豬就只有動用體內儲存脂肪,一方面可能造成奶熱,另一方面也加大哺乳期母豬減重,造成斷奶後發情延遲等繁殖障礙性疾病的幾率也大大增加。

母豬飼料營養不能滿足產奶需要(採食量不足或者飼料中營養濃度主要是能量偏低),母豬動用自身存儲脂肪,脂肪首先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在肝細胞中的氧化不完全,會出現一些的中間產物,即乙酰乙脂、β-羥丁酸和丙酮,統稱酮體;乳中含有過多的酮體,就會導致仔豬腹瀉甚至酸中毒,俗稱“奶熱”。(母豬分解自身脂肪製造的奶水,奶水中脂肪由原來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脂肪變成了難消化吸收的大分子脂肪)。也就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的產房仔豬腹瀉,拉油狀糞便!

產後7——14天 母豬採食量上不去 仔豬拉油 怎麼解決?

產後7——14天 母豬採食量上不去 仔豬拉油 怎麼解決?

要想徹底解決產房仔豬油便的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根本上解決母豬的採食量問題,尤其是脂肪的吸收利用,保證足夠能量攝入!

龍昌膽汁酸,天然提取物,膽汁的主要成分:作為消化液,促進脂肪及脂溶性物質的的消化吸收與利用;作為排洩液,排出肝臟內蓄積的毒素,保肝護膽,維護動物健康。

我們建議,從母豬產前換哺乳料開始到斷奶後配種,在母豬料中添加龍昌膽汁酸,產前500g/噸,產後1kg/噸。

母豬產後7天採食量明顯增加,膽汁酸作為天然消化液,不僅僅增加採食量,還能夠促進飼料中營養物質的轉化吸收!不但能夠保證母豬有足夠的能量攝入,分泌足夠奶水,而且作為排洩液,膽汁酸能夠加強肝臟解毒排毒功能,減低母豬奶水中的毒素(細菌,細菌內毒素等),提升母豬奶水的質量!

產後7——14天 母豬採食量上不去 仔豬拉油 怎麼解決?

產後7——14天 母豬採食量上不去 仔豬拉油 怎麼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