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4月15日,宜信财富管理公司(下称“宜信财富”)在海南三亚召开年会并发布《2018中国高净值人群海外生活白皮书》。与这厢的大张旗鼓、热闹喧哗相比,宜信财富联合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诺德基金”)、喆颢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喆颢资产”)发行的喆颢定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喆颢定增1号”)正深陷投资人联名投诉危机。

据公开资料显示,喆颢定增1号是宜信财富、喆颢资产与诺德基金于2016年2月合作发行的。其中,宜信财富是销售方,喆颢资产为基金管理人,通过诺德基金将资金投向二级市场,托管方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金流向见图1)。该定增基金类型为“契约型基金”,起投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图1 喆颢定增1号资金流向图 制图:《今日财富》杂志

涉嫌欺诈及违约

喆颢定增1号漏洞颇多

投资人王明(化名)介绍,喆颢定增1号是宜信财富主推的总募资近5亿的一款定增基金产品,有400余位投资人投了该基金,目前已亏损近1.8亿。基金已过了锁定期限,但直到现在仍未兑付。曾经推荐得天花乱坠,如今问题频现,一众投资人悔不当初。

宜信全球资产配置委员会专家成员、喆颢资产管理执行董事吴振中在视频介绍中曾明确表示,“精选优质定增标的,投资5只标的股票,且折扣一定要在8折以下,8折以上不拿股票。”

投资人瞿可先生反映,大多投资者都是看中了该基金管理人提出的8折以上不参与定增的允诺,本着对宜信的信任购买了该产品。但是实际操作中,没有哪只股票在8折以下,最大标的探路者(占52%)折扣价为94折,另一标的鸿路钢构(占6%)折扣价为84折,其余两只标的没有折扣。宣传和实际情况不符被投资人看作是严重的欺诈行为。

该基金宣传初期表明定增标的为5只,且明确分散平均投资。但事实上只投资了4只标的,而探路者一只股票就占比52%,所投四只标的无一是拟定标的。投资者认为这样的安排风控严重不合规,这也直接导致因探路者的单边下跌造成了净值的巨大损失。

更为异常的是,有诸多投资人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提前付了资金,这并不符合基金销售的正规程序。另据投资人王明反映,该基金本应于2017年9月11日到期,加上6个月的延展期,最晚可延至2018年3月11日(合同约定期限见图2)。而在没有召开投资人大会的情况下,喆颢资产单方将产品期限延至2019年12月31日。

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图2 喆颢定增1号合同内容

与违规延期相应的,是违规不减持造成的巨大亏损。本该在2017年6月6日解禁的探路者,解禁时基金净值0.86,因延期不予减持,到2017年12月31日净值下滑至0.7以下。据了解目前仍未减持,而探路者的股票也一直在下跌。目前,投资人已联名向证监会和证券基金业协会投诉宜信财富、喆颢资产及诺德基金(见图3)。

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图3 投资人公开对喆颢定增1号的投诉书

此外,销售基金的合规程序是,先签定书面合同,再进行销售付款。宜信财富先付款后签合同的操作属于违规行为。按照规定,结合签订的基金合同,除遇到无法变现的情况外,在未取得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同意、未取得投资人同意变更合同期限条款的情况下,基金管理人无权擅自延长基金运营期限。现基金管理人喆颢资管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自行延长基金存续期限,属于严重违约行为,违反了《合同法》。

拟投标的无一命中

最大标的背后恐涉利益输送

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图4 诺德定增1号拟定标的

宣传视频里,吴振中也曾明确表示,该基金的定增策略之一是利用平台优势进行定增标的组合投资,降低定增参与门槛,分散投资标的,以求有效平滑风险。

但实际上,所投四只标的(探路者、海南海药、湖南黄金、鸿路钢构)无一是拟定标的(见图5),且最大标的探路者占比达52%,而探路者属于纺织服装行业,并非朝阳行业。这样的投资安排着实令投资人难以理解。

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图5 喆颢定增1号标的及折价情况

对于储备项目都是000打头主板的股票,最终主要资金却投资在创业板上,与前期宣传资料不同的原因,诺德方面的内部解释为“储备项目由于诺德基金在报价中考虑到控制风险进而控制报价而未能中标,前期宣传材料中的储备项目是意向性项目不能作为对最终所投项目的承诺。”

而探路者和海南海药作为占比分列第一、第二的两大标的,公司及股价表现却实在令投资者恼火。探路者自购入起股价一路下滑,董事长减持并更换;海南海药出现违规被证监会立案,目前已停牌。投资人不明白这样的标的有何投资价值

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5亿基金亏损近1.8亿,宜信财富或遭遇信任危机

图6 探路者十大流通股东情况

负面消息早有流传

宜信财富商业模式弊端仍在

据工商资料显示,喆颢资产为宜信财富全资子公司,两者法定代表人均为唐宁;另据天眼查显示,诺德基金法人代表为潘福祥,2015年7月,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宜信惠民”)入股诺德基金,持有其49%股权。其中,宜信惠民法人代表也为唐宁。宜信惠民与宜信财富分属唐宁控制的宜信旗舰队下的两个子舰。这意味着,喆颢定增1号的核心公司其实是宜信财富。

而此番危机并非宜信财富首次被爆负面消息。早在2017年1月,宜信财富就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伍治坚先生质疑过,并将其对宜信财富房地产母基金及宜信财富商业模式的分析整理成文,发布于知乎。结合本次兑付事件可以看出,伍先生提及的宜信财富商业模式弊端直到现在仍然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