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再碰见你,碰瓷党!

“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当然是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驶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言辞”要求马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

大清朝都已经灭亡了,但或许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几百年后,碰瓷又会以另外一种方式重出江湖。

今年六一儿童节这天,平谷畅观楼的一位车主收到了一份“大礼”,当他开车准备右转弯的时候,一位骑自行车的大妈突然出现并飞出两米多远后,大妈躺着不动,高喊我起不来了要赔钱,而等司机给完钱之后她就麻利爬起收拾收拾骑车走了,路过行人表示司机根本就没碰到人。

别让我再碰见你,碰瓷党!

不少人都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碰瓷,很多车主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只能吃下哑巴亏。碰瓷俨然发展成了一种职业,套路也是层出不穷,堪称广大车主的梦魇。

别让我再碰见你,碰瓷党!

识破几种碰瓷套路

古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不被碰瓷,就要先了解碰瓷的套路。

诈伤式碰瓷

别让我再碰见你,碰瓷党!

通常而言,碰瓷并不是个体行为,都会有一个小团队,并且有着明确的分工。他们先安排“受害人”A某在马路上寻找目标,一旦发现开小差的司机,就赶紧冲过去倒在车前,然后发出痛苦的哀嚎,声称是被撞倒了,需要赔偿医药费。

这时,团队里的“煽动者”BCD(甚至EFGH……)就会出来 “主持公道”。一些人会假装关心伤者,然后故意用惊叹的语气将伤势形容的很严重,让司机先慌神;一些人则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唱黑脸,给司机施加压力;剩下的人则唱白脸,劝导司机赶紧付钱了事,破财消灾,大事化小。多数司机看到那么大的阵仗,都招架不住太久。一方面当时确实有些分心,无法第一时间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撞到了人;另一方面,由于现在交通法规惩处严格,走司法程序又费时费力,多数车主在心里没底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选择公了。最终让碰瓷团伙得逞。这样的套路,我们称之为“诈伤式碰瓷”。

自残式碰瓷

别让我再碰见你,碰瓷党!

有一天碰瓷团队的B总结发现,诈伤式碰瓷的成功率并不高,遇到头硬的如果一验伤没有问题的话会大大影响“收入”,于是他一咬牙决定,是时候来点“苦肉计”了,新的套路“自残式碰瓷”就这么出现了。和诈伤式不同的是,这回碰瓷人会提前自残制造伤害,或者用石头砸自己脚或者先把身上的皮磨破,然后找到合适的场景,故意制造被撞伤或是被碾压的假象,这回“人证物证”俱在,司机更是有苦说不出了。

诱导式碰瓷

别让我再碰见你,碰瓷党!

随着碰瓷事件的数量越来越多,司机也变的愈发谨慎,“团队领导”决定再次改进碰瓷方案,这回他们把心理学应用在了碰瓷场景中。考虑到很多人在开车的时候都会容易心急,喜欢超车,而诱导式碰瓷这回采用了协作作案,一个负责开车“激怒”司机,另一个则在旁边等待碰瓷时机。前车缓慢行驶来诱导后车从己方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穿过,通过非机动车驾驶者假摔,让人以为自己撞了人,进而索取钱财,这种套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甚至能让车主意识不到自己是被碰瓷了,而碰瓷团队也靠着这个套路赚的盆满锅满。

反碰瓷组合拳

第一招:及时报警

碰瓷手段的常用手段就是吸引群众围观,其中很有可能还有他的同伙,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及时报警,如果有警察威慑的话,碰瓷团体也就不敢这么猖狂了。

第二招:冷静处理

撞到人的时候想必大家都会慌张而不知所措,而很多碰瓷团体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当遭遇老赖怪你撞了他,这时候你就要冷静寻找证据证明清白,而不是乖乖交钱。

第三招:装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可以说是碰瓷者的“天敌”,也是广大车主的福音。有了它之后无论是出事故还是偶遇碰瓷者,都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证据。它就成了你保护自己,洗刷冤屈最有利的武器。如今行车记录仪价格也不贵,也请还没装行车记录仪的朋友们不要嫌麻烦找时间去配一个。

第四招: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碰瓷团体也是会挑人的,如果你开车经常违章就更有可能被碰瓷团体盯上。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你平时做到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了,碰瓷团体也就很难找到机会,比如你遇到“诱导式碰瓷”的,千万不要心急,秉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一直不上钩,碰瓷人也就放弃了,退一步讲及时真的被碰瓷了,你也可以拍拍胸脯说:事故问题不在我,这锅我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