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奥逊·威尔斯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配音

代表作:《公民凯恩》《安倍逊大族》《上海小姐》

出生地:美国,威斯康辛

事件:1915年5月6日出生

1915年5月6日,奥逊·威尔斯在威斯康辛州出生。

他的家庭历来有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传统——

父亲是发明家、企业家、旅馆老板,母亲是钢琴家。家中常有演员、画家、作家和音乐家前来作客。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奥逊·威尔斯与他的母亲

威尔斯夫妇颇有民主家风,孩子对父母的慈爱和通达则报以感恩和温情的怀念。

我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对旅行生活的爱好。

我从母亲身上继承了对音乐和语言艺术永恒的、由衷的热爱。

没有这两种艺术,人便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完整个体。

奥逊·威尔斯的童年是幸福的。

在他的作品中,你找不到对受虐的不幸童年的反抗,反倒充满另一种对幸福童年的反抗。

01.《公民凯恩》以前 少年老成

奥逊·威尔斯是个

天才

这个孩子在智力上非凡的成熟使我感到震惊。他在两岁时说话已经有条有理

小奥逊的超越同龄人的智慧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

漫画家、演员、诗人——而且才十岁!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10岁的奥逊·威尔斯,该图是刊发在《首府时间》(1月19日,1926年)上照片的扫描版

父母时刻把他带在身边,并允许他参与成人的谈话。

他竭力使自己看起来年长一些。

比如过早地用粗嗓子说话,往脸上画假的皱纹

从某种意义上讲,奥逊·威尔斯是对表演的需要在先,而对表演的爱好在后。

甚至可能是需要促成了爱好。

在他的少年时代,他跟随父母先后到过欧洲、中国和牙买加。母亲在一次旅行途中去世,那一年,小奥逊刚满八岁。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公民凯恩》中,小凯恩被迫同母亲分离时,也是八岁

奥逊的父亲后来沉迷酒精,带着他周游列国。在奥逊十五岁那年,也去世了。

旅行赋予奥逊·威尔斯某种特权——受益于全世界的文化。

但同时,他也付出了代价——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他都感到不自在:在欧洲,他是个美国人;在美国,他是个欧洲人。

他即使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人,也永远是一个处于分裂状态的人。

中学毕业后,奥逊选择放弃大学深造,带着父亲留下的小笔遗产,只身来到爱尔兰。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奥逊·威尔斯中学时期(左起第四个)

他找到都柏林大门剧院(Gate Theatre)的负责人,胡诌了一段段传奇经历。

我像一个爆竹一样引燃了整个好莱坞。

我曾靠着每周两美元在中国长城上的一间番茄色的小房子里过活·······

我曾靠吃椰枣穿越炎热沙漠,还哼着塞尔维亚狂想曲拥着特拉华州的女人入眠。

没人相信他,可他还是得到了演出的机会。

麦克里·阿摩尔(当时大门剧院负责人)回忆道:

他非常的有灵气,未必说是一个有灵气的演员,而是一个有灵气的生灵

奥逊·威尔斯首先是一个生灵,一个没法简单归入任何已知类型的生灵,其次才是一个人。

结束在欧洲的游历后,他回到美国,加入百老汇演出。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22岁的奥逊·威尔斯百老汇最年轻的经理人——参与制作、导演和演出的《凯撒大帝》打破多项纪录

接下来,他又进军广播界

火星人正在入侵地球,大肆屠杀人类,歼灭全部国民警卫队。

总统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上百万听众对此信以为真,全国上下乱作一团。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广播剧《世界大战:火星人进攻地球》拍摄现场:左上角举起者为奥逊·威尔斯

威尔斯一夜成名。好莱坞的大门也向他敞开。

这一年,他才二十五岁。

若干年后,在一场个人秀上,他这样开场——

我是作家、作曲家、演员、设计家、制片人、导演、学者、金融家、美食家、口技表演家以及诗人。

02.有种烦恼 只属于天才

好莱坞第一个向奥逊伸出橄榄枝的是雷电华公司

合约的条件相当优厚,在大制片厂时代,给予奥逊·威尔斯“绝对权力”——最终剪辑权。

他感觉到,他向公众呈现的,不能仅仅是一部好电影。

它必须是既能总结四十年来的电影,同时又与过去所做的一切截然不同的那一部电影。

一份向传统电影宣战和向电影手段求爱的宣言书。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公民凯恩》再次证明奥逊·威尔斯的天赋

威尔斯渐渐地把自己视为某种天赋的受害者——那是一种他未曾希求、既不明白也无法支配的天赋。

他一生都怀疑他那猛烈的叛逆性的创造力是不是破坏力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他害怕这种破坏力会使他毁掉自己。

虽然威尔斯既导又演而且还创作剧本,但是他最终总是回到讲故事的人的角色。

在他职业生涯之初,他就在电台讲故事,同时他也把这些故事表演出来——

在舞台上,在银幕上,在生活中。

在不断的讲述中,他觉着自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布鲁图一样遭受着政治良心的困扰。

并且体验了像麦克白那样因为过度膨胀的野心而带来的悲惨宿命。

只知道《公民凯恩》?那你就太小瞧他了

△奥逊·威尔斯多次改编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他在小说中发现了自己的不同侧面。

如康拉德笔下那个腐化、疯狂的帝国主义者柯兹上校,梅尔维尔笔下那个残废、自虐的捕鲸者亚哈伯船长。

甚至是塞万提斯笔下那个不切实际却纯真执著的堂吉珂德骑士。

我现在唯一感兴趣的是把我自己的故事搬上银幕。

可是在此之前,他不是一直这么做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