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P2P,此國資非彼國資!

面對頻頻出現的P2P平臺逾期、跑路、倒閉等現象,投資人越來越謹慎,揚言“非備案和國資系平臺,堅決不投”,於是,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衡量P2P平臺是否安全的標杆就變成了,平臺是否備案了?平臺是否與國資系沾邊?難道備案通過了,打著國資系的旗號就安全了嗎?

投P2P,此國資非彼國資!

投P2P,此國資非彼國資!

中國人對於國資的熱忱已經根深蒂固,父輩那一代,覺得能進入國企,就像是拿到了金飯碗,一輩子都不用愁了,於是,在國企上班,是他們那一代人努力追尋的目標,包括現在,依然有好多人還有這種想法,國有企業代表著由國家、中央或地方政府參與投資建設的,擁有其他普通企業用法無法比擬的資金支持,一旦企業出現問題,這些國資企業的股東們會有非常充足的資金來幫助兌付償還,所以,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國資系平臺不可能出現壞賬或跑路的可能性,即使有,出現的幾率也會非常低,最壞的結果,也會是良性清盤或重組再上線,絕不可能出現倒閉或跑路的風險。

這就是為什麼投資者一聽到國資系的字眼兒,眼睛就亮了。然而,投資過國資系的朋友,深有體會,事實並非像想像中的那樣,國資系也一樣有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

近一兩年,隨著監管日趨嚴格,市場競爭日益強烈,越來越多的國資系平臺曝出諸多問題,在國資系平臺裡出現逾期、跑路、資不抵債等狀況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原因並不是國資除了問題,而是因為此國資並非投資者心中的國資。

投P2P,此國資非彼國資!

投P2P,此國資非彼國資!

有好多所謂的國資系平臺,一直大張旗鼓的標榜國資背景,其實,根本不是國企直屬公司,可能只是國企下屬的N級的小企業,雖然有國資的頭銜,但是與國資的關係非常微小,甚至可以是沒有關係,甚至,國企完全不知道這種P2P平臺的存在,出了問題,國企還會去傻呵呵的兜底嗎?顯然不會。所以,如果投了這樣的假國資系P2P,也只能怪自己沒有擦亮眼睛咯。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國資持股的比例少。雖然好多國資系P2P也確實跟真的國企沾邊,但是由於P2P平臺佔有大部分的股份,國企只佔有極少一部分,百分比甚至不會超過10,對平臺明顯沒有掌握太多的實權,自然也不會去承擔過多的風險,但是,這類P2P平臺宣傳的時候,卻不會告訴投資者,國企佔多少股份,而是為了吸引投資,過度的宣傳國企的參與,來矇蔽投資者,不小心的你,可能就從此中了平臺的圈套。

投P2P,此國資非彼國資!

投P2P,此國資非彼國資!

還有一些國企平臺,向P2P企業公開出售,明碼標價,出售國資標籤,許多P2P平臺自然會蜂擁而至,買這樣的假資質就能讓平臺的資金更上一層樓,何樂而不為呢?

更有甚者,完全在相關國企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國企的名頭,誘導投資者,這種虛假的國資平臺,你有火眼金睛可以識別出來嗎?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讓稀裡糊塗的被國資的字眼兒所矇蔽,投資前要調查清楚,國資是怎樣的國資,讓假國資無法藏身,才能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