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滨区南山村3000余亩荒山变采摘园

淇滨区南山村3000余亩荒山变采摘园

3000余亩荒山变成采摘园,带动30余户贫困户增收

在南山村南的山上,柏树、五角枫、苹果、桃、杏等树木长势喜人。“这就是南山村的采摘园,是以荒山入股的形式建设的。”采摘园负责人李跃霖说,去年他投资80多万元,打通了山脚到山顶的道路,修建了蓄水池,平整了山地,种上了3万多棵果树,这些果树明年就能挂果。采摘园每年为25户贫困户每户分红800元,同时优先为30余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今年72岁的杨学成就是受益的贫困户之一。“俺老伴儿瘫痪在床20多年了,我自己也有冠心病、高血压,以前只能靠着3亩地过紧巴巴的日子。采摘园建成以后,不光给我们分红,我们还能在里面干活儿挣钱,挖树坑、栽树、锄草,活儿不累,中午还管饭,一天60块钱。有了这份收入,现在家里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今年5月,修建上山水泥路的资金批下来了,过了农忙就动工。路修好了,以后再上山就更方便了。”李跃霖说,他还将继续扩大果树种植面积,修建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为更多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他们的收入。

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

也正是基于此,工作队协助南山村“两委”干部成立了环山农业合作社,以小米、红薯、柿子、核桃等农产品为主,通过深加工、电商销售,打造南山自己的农副产品品牌。“今年村里免费发放了1000多棵核桃树苗和17万棵红薯苗,进一步扩大特色种植面积,增加群众收入。”该村党支部书记牛五岗说。

“工作队帮俺修房子、找工作,俺也要努力尽早脱贫”

“第一次去张景河家,我惊呆了。没院墙,纸糊的窗户,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堆满了柴火,屋子就10多平方米……”渠爱英说,张景河是南山村的五保户,平时生活没人照顾,想吃了就对付一口,没事就躺在床上,也不出去干活儿,靠着低保勉强度日,毫无生气。“扶贫先扶精气神,把贫困群众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频共振,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渠爱英说,她带领帮扶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为张景河修缮房屋,新建了厨房和厕所,还介绍他去采摘园工作,每天能挣60元钱。

“太感谢工作队了,工作队帮俺修房子、找工作,俺也要努力尽早脱贫。”张景河感激地说。

“看病能报销,帮扶工作队解决了俺的后顾之忧,俺觉得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该村贫困户牛保三说。

总值班:陈鸿


分享到:


相關文章: